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的“网络安全博览会”每年都是“亮点”,黑科技各大厂商带来的让广大用户应接不暇。
本届成都网安博会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融为一体,让本届网博会更加精彩。
携手智创宇、GeekPwn组成“最强安全生态舰队”的腾讯安全联合参展。
继“智慧共治平台”上线后,大会第二天《腾讯安全十大前沿探索》发布了新动态,盘点了一年来的成果。
在人才建设、技术创新、生态共建、企业责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为行业合作伙伴、政府单位、用户带来的价值,已成为考核年度网络安全建设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人才+技术”双轮驱动助力产业链安全升级。
网络安全对抗的本质是人才的对抗。
在助力网络安全人才建设方面,腾讯安全与广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建立四个联合人才培养基地,从基层培养人才。
此外,2019年,腾讯安全还成立了腾讯安全学院,其中包括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合作体系和生态助力合作体系,形成了以“百人计划+腾讯安全学院”为核心,集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与价值转化于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持续的人才创造,为腾讯全面安全技术研究提供了不竭动力。
在反病毒领域,腾讯安全的反病毒软件依靠其自主研发的反病毒引擎TAV,实现了全球七大国际评测机构的大满贯;在移动安全领域,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今年1月首次披露了基于Android漏洞的“应用克隆”漏洞利用技术,揭示了移动安全时代,亟需新思维看待安全风险。
而这只是腾讯安全技术能力的一个缩影。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技术正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形成覆盖多个领域的生态平台建设能力。
例如,在医疗行业,腾讯智慧安全提出“云、管、端”一体化防护解决方案,为医疗机构建立集风险监测、分析、预警、响应、可视化于一体的安全体系;在车联网方面,2016年5月,腾讯安全科恩实验室荣获宝马集团颁发的全球首个“宝马集团数字化及IT研发技术奖”,堪称车联网建设的重大里程碑车辆安全生态系统。
腾讯安全“人才+技术”的双核输出模式在国际领域不断得到锤炼。
通过协助全球顶级黑客大会DEF CON在中国启动,并主办腾讯安全探索论坛(TSec)和腾讯安全国际技术峰会(TenSec),加速全球信息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交流安全领域。
政企合作,助力智慧监管升级。
在帮助各行业提升安全防御能力的同时,腾讯安全还基于自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力优势,积极向政府部门提供支持,协助智慧监管升级。
网络安全周期间,腾讯安全正式推出“智慧共治平台”,融合了灵鲲金融安全大数据平台等腾讯大数据优势和AI能力等“黑科技”产品,以及腾讯安全长期与当地公安、工商、食品药品、金融监管等企业共同治理互联网违法势力的经验,构建了全时、全流程的监管体系。
(腾讯安全智慧共治平台)目前,该平台的核心能力已在政府相关部门初步应用,包括金融、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传销监管等民生重点关注领域,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协助政府和行业升级金融监管的过程中,“智慧共治平台”为北京金融局、深圳金融办等多个省市提供了金融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打早抓小”识别覆盖率达到99.99%以上,有效监控了借金融创新名义实施诈骗的金融违法行为。
为进一步探索政企合作的有效模式,2019年7月2日,深圳市金融办与腾讯联合成立的金融安全监管技术实验室正式成立,对金融领域进行持续深入的联合探索和研究。
监管技术。
实验室的成立是双方深化合作的新载体,可能对国内监管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承担企业责任,保护亿万用户的网络安全。
数字经济时代,安全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也意味着用户正在经历激增的安全威胁。
作为一家为大量用户提供安全服务近20年的公司,腾讯安全在保护用户安全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
今年7月,问题疫苗事件爆发。
针对社会上对问题疫苗的恐慌情绪,微信小程序“腾讯平安计划”紧急开通了问题疫苗查询入口。
用户可以通过该门户查询某个疫苗批次是否已被监管部门列为“疫苗召回”。
随后,“腾讯安全计划”开通了疫苗共享预警通道,为同批次有问题疫苗的用户提供查询和提醒功能,筑起疫苗安全防护屏障。
针对愈演愈烈的网络诈骗,腾讯于2018年推出“守护者计划”。
仅2017年,“守护者计划”就帮助打击网络案件,抓获人员,涉案金额32亿元,涉及公民个人。
信息量超过100亿条。
进入今年,腾讯进一步联合社会各界,通过“守护者计划”开启从“社会共治”模式到建设“网络安全共同体”的又一次升级。
今年8月,以“拒绝网络传销,守护亲友幸福”为主题的腾讯守护者计划公益行动正式启动。
得到了企业、媒体、明星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反响,《奇葩说》创始人、娱乐大师马东东主演的《杀人游戏》宣传片同时发布。
腾讯守护者小程序也已正式上线,让防范、查询、举报、追踪网络传销、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成为可能。
腾讯安全发布的十大前沿技术探索,体现了安全厂商参与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安全新生态的方式。
同时,进入新时代,网络安全形势时刻发生变化。
只有各方共同打造公共基础安全平台和能力,共享安全能力渗透到产业链各个环节,才能确保更加立体、更加全面的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