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Fitbit Charge HR 体验!为什么能够成功上市?

时间:2024-05-22 14:51:41 科技赋能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6月29日报道,美国可穿戴设备公司Fitbit于十天前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可穿戴设备领域首家上市公司。

Fitbit首日股价飙升50%,公司估值达62亿美元。

据IDC报告显示,Fitbit设备今年第一季度出货量为1万台,以34%的份额位居全球智能手环市场份额第一。

表面上看,Fitbit的推出似乎为中国可穿戴设备厂商又打了一针强心剂,但事实并非如此。

2016年,由于Fitbit的火爆以及小米等厂商的介入,国产智能手环的价格被压得很低。

大量智能手环厂商消亡、转型。

那么,Fitbit的千元腕带和国内厂商的几十元腕带有什么区别呢? Fitbit为何能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并成功上线?进入中国一年后,其产品在中国的本地化进展如何?今天我们就通过智能心率手环Charge HR和Fitbit中文版应用程序的体验来一一解答。

  外观设计和配置 Fitbit Charge HR 已经上市一段时间了。

与市场上早已上市的Fitbit Charge如出一辙。

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心率传感器。

该传感器相对突出。

虽然佩戴后没有什么叮当感,但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压痕。

不过手环整体柔软耐用的弹性材质能够给我们带来不错的手感。

设计非常注重细节。

背面仿肤,正面网状,更加耐用耐用。

就连手表的带扣也是固定的。

圆圈全部是凸形的,以便于固定。

另外,Fitbit在产品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心思,包装很有运动感,而且还提供了两种表带,小尺寸为5.4-6.2英寸,大尺寸为6.2-7.6英寸,而且还提供了两种表带。

有黑色、紫色、蓝色、橙色四种颜色可供选择,适合不同人群选择佩戴。

配置方面,Charge HR配备了光学心率传感器、三轴加速度计、高度计、振动电机,可以实现心率监测、计步、楼层、振动通知等功能。

这也是Charge HR的主要功能。

Charge HR 支持三大平台:iOS、Android、WP。

它通过蓝牙4.0低功耗蓝牙进行连接,可以选择后台自动同步(官方手册称每15分钟同步一次)。

官方称Charge HR防汗、防雨、防溅,但不能佩戴游泳或淋浴。

并且运动后需要保持干燥、排除汗液。

防水性能还有待提高。

功能和APP体验针对这一点,小编和业内人士讨论了手环本身和手机APP的功能如何分配。

这也是关系到用户体验的关键问题。

一般来说,因为手环没有屏幕或者微屏,所以它更侧重于收集数据。

即使像 Charge HR 这样屏幕很小的腕带也不适合显示太多信息。

也许与用户互动的最佳方式就是振动。

APP不应该只是显示测量数据,而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清楚地告诉用户数据的价值、是否合理、以及建议。

社交互动是锦上添花。

因此,如何把握这个度,是Charge HR在功能设计和数据展示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Charge HR操作比较简单。

只需操作主屏幕左侧的物理按钮即可。

一般来说,按下它会显示六项:时间、步数、实时心率、距离、消耗卡路里、楼层。

如果设置,闹钟或电话通知将在第七次或第八次按下时显示。

这里需要吐槽的一点是,每次屏幕的显示时间都比较短,并且无法设置显示时间;除显示时间的项目外,都会先显示图标,然后自动滑动到数据。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如果我们一起做会更好。

经验。

手环上还有一个操作。

按住物理按钮三秒钟。

主要功能是开始定时练习。

再次按住三秒钟可停止运动记录。

该功能主要可以准确记录用户这段时间的运动数据。

我们从功能的角度来谈谈。

打开Fitbit APP,大量数据映入眼帘,包括步数、心率、距离、消耗卡路里、楼层数、活动时间、未记录的运动项目、减肥目标、睡眠记录、食物摄入量、饮水量。

等待大量数据。

而且每条数据都可以显示每个小时的详细信息,可见专业性。

首先是实时监测心率。

这也是Charge HR作为新产品的主要功能。

它不仅采用了与Apple Watch类似的光学心率传感器,还实现了高精度的实时监测。

对于经常运动的人来说,可以实时查看自己的心率。

普通的。

准确计算用户每天的静息心率(BPM),可以直接反映用户的健康状况。

第二个是所有手环都有的功能,计步。

这是最基本的功能,但目前每个手环都会记录同一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走过的步数。

这里面有误差,但更多的是算法的优化。

在这一点上,Charge HR 做得很好。

根据小编的日常使用测试,计算出的步数与实际走的步数误差比较小。

此外,距离统计还可以帮助比较和证明步数的准确性。

计步和心率数据的对比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用户在休息和运动时的卡路里消耗。

这也是添加心率传感器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最大的价值。

楼层数是更准确的函数之一。

由于手环内置气压计,乘坐电梯时步数或心率没有变化,因此手环不会计入爬楼层数。

这是更智能的功能之一。

同时三轴加速计等功能也能很好地记录用户的睡眠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当你设定减肥计划时,系统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自动设定一个卡路里消耗目标,但具体体重仍然需要每天称重并手动输入。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

包括体重、饮水量、卡路里摄入量都需要手动填写,但普通用户不会测量这些数据。

虽然卡路里摄入量可以搜索填写或者直接扫描食物二维码,但这三项缺乏主动感知,体验有待优化,比如智能水杯、智能体重秤等的引入。

在其他功能方面,Fitbit APP支持设置闹钟和来电通知提醒。

在手机上设置闹钟,然后同步到手环振动提醒;来电通知也是通过蓝牙和手机实现的。

不过根据小编的实测,Charge HR连接安卓手机后,来电通知有15秒左右的延迟。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当局有意为之。

而且手环仅支持来电通知,不支持短信、邮件等通讯软件的通知消息。

通知提醒需要加强。

社交方面,Fitbit APP有挑战和交友两大功能。

前者是与好友在线PK,包括单日最多步数、周末两天最多步数、单日最多步数、五个工作日最多步数。

一个脚步游戏。

后者是一个社交界面,可以根据好友的 7 天步数进行排名并显示信息。

但目前的社区挑战模式和运动数据无法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共享。

总之,借助专业传感器与数据的交互,Fitbit Charge HR监测的数据准确、专业。

Fitbit APP数据库显示全面、分析准确、功能强大。

但需要吐槽的是,Android版(2.72版本)中的Fitbit APP中文版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简化。

APP中英文和繁体字混杂,项目名称和逻辑不够清晰。

iOS版本(2.10版本)的优化比较到位,逻辑布局比Android版本更加清晰。

续航及总结 据测试,Charge HR充满电后可使用四五天左右,充电时间为1-2小时。

这个成绩在智能手环中算不上最好,但比一些带屏幕的手环和手表要好很多,足够使用了。

但需要吐槽的是,几乎所有Fitbit产品都使用专门定制的USB充电线。

如果出差时忘记带或丢失,附近不可能找到替代品。

总之,Charge HR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准确、专业的运动数据记录功能(步数、心率、消耗的卡路里等)。

但如何让用户感受到数据更有价值,Fitbit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是让数据显示出价值,而不是仅仅告诉用户数据是什么。

例如,步数对人的健康影响有多大?一个人每天需要走多少步才被认为是健康的?不同运动强度下心率显示能否加入健康范围?这些都是 Fitbit 应该考虑和实施的事情,而不是仅仅作为记录器存在。

此外,社交功能的增强以及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连接也可以增加可玩性和人气。

此外,与线下门店、社区、医院等资源的对接也应予以考虑和布局。

Charge HR在国内最新售价为人民币,在智能手环领域的定价决策属于高端。

因此,它针对的用户也是热爱运动、同时又是专业人士的用户。

这将为Fitbit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奠定基础。

最后小编想说,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界限并不明确,在计步、心率、提醒等核心功能上有所重叠。

而且,大多数人选择在手腕上只佩戴一款智能设备,智能手环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功能更强大的智能手表的市场分割。

苹果在Apple Watch发布前将Fitbit下架,这也说明手环和手表是直接竞争对手。

因此,智能手环的生存空间仍然需要寻求差异化的形态和功能,否则它的生存市场肯定会被手表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