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1万台。
其中,小米以17%的市场份额超越Fitbit和苹果,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
Strategy Analytics行业分析师Steven Waltzer表示,今年Q2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10,000台,较今年Q2的10,000台增长8%。
中国对低价健身手环和美国高端智能手表的强劲需求推动了增长。
小米第二季度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1万台,较上季度的1万台增长23%。
小米超越Fitbit和苹果,成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全球市场份额达17%。
Strategy Analytics执行董事Neil Mawston指出,小米手环在中国非常受欢迎,这得益于其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丰富的功能,例如心率监测、计步器和日程提醒等。
据统计,小米手环自2016年正式推出以来,经历了小米手环1、小米手环光敏版、小米手环2等产品。
截至今年4月,小米生态链公司华米科技宣布,累计小米手环全球市场出货量已突破1万台。
相比之下,一季度冠军苹果的市场份额从16%下降至13%,排名跌至第三位。
不过,第二季度苹果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仍较去年大幅增长56%,达到1万台。
由于缺乏运动手环相关产品,Apple Smart只能依靠AppleWatch这一可穿戴产品与对手竞争。
Strategy Analytics总监Cliff Raskind指出,由于苹果在市场规模相当大的健身追踪器领域的缺席,苹果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出货量领先地位被小米夺走了。
然而,据传即将推出的 Apple Watch Series 3 具有改进的健康追踪功能,它有可能成为流行的智能手表型号,并让苹果在今年晚些时候重新获得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主导地位。
排名第二的Fitbit第二季度出货量为1万台,占据市场份额16%,较去年同期的29%大幅下滑。
分析师指出,Fitbit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品定位不明确,面临着小米手环等廉价入门级产品和Apple Watch等高端智能手表的竞争。
据了解,Apple Watch的具体销量一直是个谜。
这款产品发布已经快三年了(首次出现是在 2019 年 9 月,与 iPhone 6 一起发布),发售也有两年多了,但苹果却从未对外公布过。
其具体销量仅放在财报“其他产品”一栏。
各种第三方组织都试图估算其销量。
Strategy Analytics的这份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Strategy Analytics的出货量从2017年第二季度增至1万台,市场份额也从1万台增至1万台。
9%增加到13%。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此前的数据,Apple Watch全年出货量约为1万台,全年出货量为1万台。
如果算上过去三四个月的出货量,苹果手表的出货量已经突破万元。
具体数字应该是10000元。
虽然与以数十亿计的 iPhone 存在明显差距,但这个数据对于 Apple Watch 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
然而,在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苹果仍然落后于Fitbit和中国的小米。
Strategy Analytics的Cliff Raskind认为:“由于缺乏健身追踪器产品,苹果已经失去了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能是Apple Watch优势:Fitbit和小米销售单价相对较低的智能运动手环产品的原因,尤其是小米。
产品售价仅为70元左右。
他们用低价产品来换取更大的销量。
销量和市场份额;然而Apple Watch是一款智能手表产品,其价格是前两者的数十倍。
加上可更换表带,利润就更高了。
因此,这两类产品虽然都是可穿戴设备,但实际上并不是同一类别。
在8月2日之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CEO库克表示,“Apple Watch销量在6月季度增长了50%以上,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智能手表。
”库克表示过去也曾发表过类似的声明,但正如我们一开始所说,苹果从未公布过这款产品的具体销售情况。
到目前为止,Apple Watch 和 Apple TV 机顶盒、AirPods 耳机、Beats 耳机、iPod 播放器和底座类别配件属于“其他”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