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小米的2016!与华为决一死战的十大动作

时间:2024-05-22 14:05:02 科技赋能

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小米这头猪上演的互联网神话已经开始褪色。

这家创造了无数传奇、吸引了很多人崇拜的科技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却变得大不如前了。

回顾小米的2014年,虽然其销量没有达到雷军2014年设定的一万到一亿部的目标,但仍然以过万的出货量稳居全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王座。

事实上,这一光芒并不能掩盖小米的颓势。

2019年小米的颓势越来越明显,从双十一、双十二只能靠手环等周边产品勉强争风头,到高端产品线小米Note在市场上表现平平,小米应该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感。

但你还是要有梦想。

2020年小米势必会有很多大动作调整发展路线,不妨跟随笔者来预测一下!   继续专注于高端产品。

虽然我们熟知的小米以性价比着称,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在性价比上追随小米,小米的优势早已丧失。

从精度上来说,有魅族、华为、乐视。

从配置上来说,其他厂商并不一定比小米慢。

就性能得分而言,并没有多少用户关心这一点。

所以再这样下去,小米这家公司迟早会被烧毁。

此前,小米曾推出过小米Note及其高配版。

这是小米首次推出百元以上价位的手机。

小米Note高配版甚至将售价提升至100元,试图用委婉的方式进军高端。

但今年,小米的高端策略并没有奏效。

此前女神版、张杰联名版等带有附加值的手机似乎并没有引起消费者太多的关注。

一方面,高性价比的玩法已经靠不住了,另一方面,试图走高端也行不通。

虽然小米面临困境,但笔者预测2020年小米仍将在高端路线上发力,因为前者已经没有出路,而后者仍然有机会。

或许小米自己也没想到华为能把高端和低端都玩得这么好。

或许今年小米可能会效仿华为,以精细化的产品定位和更好的高端产品打造属于小米的高端产品线。

还在玩饥饿营销 如果说前几年的这种饥饿营销让你对小米非常反感,那么小米在2018年的变化可以说是令人印象深刻。

前几年,当各个厂商都在玩饥饿营销的时候,小米的抢购似乎不再像以前那么难抢,卖完的货补货速度也很快。

然而,饥饿营销就像印在小米身上的标签,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去除。

这也导致小米的品牌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虽然大家都用饥饿营销,但给消费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小米。

这迫使小米必须尽快摆脱饥饿营销的魔咒,否则未来小米的颓势可能还会持续。

虽然从种种迹象看来,小米需要尽快摆脱饥饿营销,但事实上,小米今年仍将继续走饥饿营销路线,因为饥饿营销对于小米这样的厂商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一方面,利用饥饿营销了解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准确预估产量,在不多产或少产的情况下,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部分库存可以线下加价出售,实现额外收入;另一方面,饥饿营销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

一些电子元件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开始降价。

这也是为什么小米能够用旗舰机的配置来卖中低端机的价格。

所以,小米今年应该会继续饥饿营销,但不会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玩,因为它也知道自己的影响力已经不如以前了。

销量可能无法与华为竞争。

自从华为高调宣布销量过亿后,这样的表现也开始让小米感到害怕。

虽然它在国内智能手机销量上排名第一,但也勉强能守住这个第一的位置。

在过去的一年里,小米手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确实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华为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高端品牌的印象。

如果说国内手机市场还不够明显,那么从全球手机市场也能看到同样不争的事实。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调查数据,华为手机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苹果和三星。

去年第二季度市场份额为4.8%,今年同期增至7.0%;小米手机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五,去年第二季度市场份额为3.5%,今年增长至4.6%,增速远不及。

华为意义重大。

即使小米即将在2020年大力发展高端产品线,但从趋势来看,似乎仍然无法与已经盘踞的华为竞争。

毕竟,小米近年来背负了太多的替罪羊。

饥饿营销、屏蔽门更换、空气净化器不合格等都极大损害了小米的品牌。

更严重的是,“屌丝”的标签还没有在小米身上摘掉。

另一方面,华为给人一种高端、精英的印象。

大多数人可能更喜欢华为低调的奢华内涵!也许今年小米第一的位置将开始被华为超越。

小米手机战术20款即将推出。

在我们的印象中,小米的手机策略似乎没有华为那么明显。

不过,在过去的一年里,小米虽然没有发布小米5,但也衍生出了很多新的产品线。

除了红米这个中低端品牌之外,小米可能会在 2020 年发布以下产品: 小米 5 小米 5 Note 小米 5C?? 小米 5i 红米 Note 4 红米 4 红米 3A 如果包括高配版、标准版或特别定制的版本,预计达到20多个款式。

虽然由于产品线众多,用户很难理解各种产品之间的区别和差异,但机海战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升销量。

这会和华为一样,也会对产品进行细分。

如果仔细观察,其实华为的每一款产品都有精准的人群定位,为更多不同的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产品需求,机海战术给华为带来了显着的效果。

今天,小米是我们需要向华为学习的。

小米不可能一夜之间模仿苹果,推出小米笔记本、机器人、无人机、VR。

抛开其他,还有一件事小米还没有模仿得好,那就是产品线。

在小米的所有产品线中,缺少的是苹果不断增长的电脑和笔记本品类。

既然小米能卖电池,那么它生产小米笔记本电脑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各种爆料来看,小米将做小米笔记本已经基本确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款产品将会在今年亮相。

纵观目前的笔记本市场,笔记本在学生市场还是有不错的利润。

一方面是PC的弱势,另一方面是笔记本厂商不愿意降价。

如果小米利用这个性价比优势进军笔记本市场,一定会掀起波澜。

毕竟,谁不想以便宜的价格购买一台高配置的电脑呢?但面对价格屠夫神舟,小米能将笔记本价格底线压低到什么程度呢?当然,今年小米还可能推出机器人、无人机、VR等产品,其中机器人可能会以扫地机器人的形式实现。

详情请参见雷科技(ID:leitech)之前的这篇文章。

不久前,小米高调宣布将成立探索实验室,研发VR和机器人。

此外,小米此前还投资了一家名为飞米的公司,并与飞米共同申请了多项无人机相关专利。

这三款新品今年首发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如果实验室在成立一年之内不能推出实质性产品或开发出相应的技术,那么对于雷军这个精明的投资者来说将是一种耻辱。

继续扩大视频内容库,目前靠米粉卖几套主题皮肤的盈利模式还没有视频会员赚钱那么猛。

我很高兴看到爱奇艺和乐视赚钱。

拥有自己的电视产品的小米也希望像前者一样通过视频会员来赚钱。

但现在从用户身上赚钱并不那么容易。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精明的消费者知道哪些平台有他们想看的内容,哪些平台更值得购买会员。

这意味着小米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来完善现有的视频内容库。

去年上半年,小米不仅在内容方面动作频频,包括18亿投资爱奇艺、投资优酷土豆、投资华策影视等。

去年底聘请新浪主编陈童加盟小米后,小米还启动了10亿美元的内容战略。

只是内容库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10亿美元只能解燃眉之急。

虽然小米与多家视频网站结盟,但小米开放的内容策略只能保证内容的持续流动,但视频的质量却很难得到保证。

未来,小米还要继续加大视频内容库的投入。

否则,如果跟不上流行的视频内容,就很难吸引用户对小米的视频内容感兴趣,小米的智能电视也会受到影响。

小米智能手表、手环、电视、路由器等周边产品将持续更新。

智能手表是很多手机企业都开始涉足的领域,就连一些沉默寡言的HTC也会在今年作为国产手机的领头羊发布智能手表。

小米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市场。

更重要的是,智能手表市场潜力巨大(它有巨大的潜力)、价格太贵(它有痛点)、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可迭代)、它可以传递科技乐趣(在与饭扇对齐)。

智能手表非常适合小米生态链的选型目标。

同时,相比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性能和可玩性要高得多,成为小米生态链的核心部分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外,小米手环、小米电视、路由器、净水器、净化器等一系列周边产品也将于今年推出。

毫无疑问,以小米手环为首的小米生态链产品已经开始形成真正的生态系统。

虽然除了小米手环之外的其他周边产品表现并不抢眼,但它们却是未来智能家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即使周边产品的市场销量一般,小米今年也会继续发布这些周边产品。

小米私人银行或将推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热潮,无所不能的小米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消息。

定时。

事实上,小米涉足金融领域由来已久。

早在2019年12月26日,小米就成立了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去年5月,小米金融也上线了。

目前拥有小米定额宝、小米贷等产品,与大家熟悉的“余额宝”理财产品类似。

小米贷类似于京东的白条、支付宝的花呗。

今年7月,和邦股份宣布与小米科技、新希望、红旗连锁等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私人银行(筹),初始注册资本30亿元。

虽然此事一波三折,但无论小米最终能否成功建立私人银行,这都已经暴露了其在金融领域的野心。

小米的野心远不止于硬件。

小米今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或许会有更多建设性成果。

行动起来,说不定小米银行真的会在北上广深开业呢?将开设更多线下实体店。

近年来,随着O2O商业模式的流行,单纯依靠互联网电商来销售手机显然是不可能的。

通过实体店,一方面可以让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保持对小米品牌的热情,另一方面可以稳定消费者的信心。

当足够多的线下实体店开业,意味着对于消费者来说,小米的售后问题将不再成为购买小米手机的障碍。

截至2020年,小米在全国只有2个售后网点,小米之家也只有20个。

与魅族的专卖店和乐视的专卖店相比,确实很尴尬。

其实全国各地都不缺米粉。

如果小米开设更多的线下门店,这些米粉也会带动周围的朋友,为小米注入更多的粉丝。

解决印度的专利,拓展更多的海外航线。

自2020年7月小米进入印度市场以来,一年内手机销量达到1万台。

2015 年第三季度,印度销售了超过 10,000 部手机。

正当小米以为自己能在印度蓬勃发展并高声喊出“你还好吗?”时,却遭遇了与爱立信的专利诉讼。

2019年12月21日,爱立信在最新官方声明中表示,目前印度的法律诉讼尚未结束,爱立信的立场保持不变。

作为通信行业的老牌企业,爱立信很早就布局了专利。

任何涉及GSM、UMTS/WCDMA或LTE标准的产品都需要获得爱立信的核心专利授权。

爱立信的专利组合超过 37,000 项。

如果雷军想继续在印度发财的梦想,今年可能就得赶紧拿到专利了。

许可费已支付。

事实上,小米面临的专利问题与很多国产手机拓展海外路线时必须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

而凭借小米手机低价高品质的特点,雷军势必会在2020年将自己的小米品牌拓展到更多的海外国家。

只是去年爱立信事件之后,小米或许明白了有些钱是赚不到的。

已保存。

展望最后一年,小米深深感受到了危机的恐惧。

它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硬件性能,而是开始关注设计和细节。

从当年无法无天的饥饿营销,到今年的变相克制,小米正在改变。

对于小米来说,2019年是关键的一年。

如果输给华为和魅族,那么小米未来重回榜首的机会极其渺茫。

如果能够成功转型高端产品线,小米可能会利用华为的战略模式来压制华为,保持第一的位置。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小米庞大的生态链。

去年,小米的智能家居战略在路由器、电视等周边产品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信明年小米会继续向家庭渗透,甚至可能会转移一些重心。

去看看最近最热门的车。

它正在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不再是一家手机公司、硬件公司、科技公司。

小米是一个品牌,等待着进入每一个有机会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