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假期促销的效果将小于预期,彩电行业从狂热回归理性

时间:2024-05-22 13:30:07 科技赋能

中秋、国庆将至,新一波家电促销提前到来。

走进彩电卖场,限时折扣、满折促销等活动比比皆是。

不过,与商家的高涨热情相比,走过其中的消费者却显得相对“平静”。

向销售人员询问功能的人数远多于进行交易的人数。

多得多。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彩电行业能否延续往年的促销热情,形势似乎不容乐观。

市场:彩企中秋、国庆促销活动依旧。

目前,主流彩电品牌TCL、创维等均已开启中秋、国庆促销活动。

与往年一样,他们通过优质促销、限时闪购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眼球。

TCL电视则携手京东推出“京东超级品牌日”活动。

TCL黑电大品牌盛典主推优质产品,领券最高立减10元。

众多优质电视参与活动,超值优惠助力满月团圆。

其中,TCL创意出品的XESS浮窗全场景电视备受关注。

它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更是一款永远在线的大屏智能音箱。

也是AI+IoT智能家居的核心入口,颠覆消费者对现有电视的想象以及对未来智能生活的期待,成为本次TCL“京东超级品牌日”活动的嘉宾。

除TCL电视外,创维还携手流量明星李易峰推出京东促销活动。

作为创维电视全球代言人,李易峰凭借实力偶像的光环助力创维电视中秋国庆促销活动,汇聚多款全面屏电视产品,单购立减百元,无任何折扣。

封顶,还有机会瞬间卖出电视订单,免费赠送影视会员、音箱等礼品,诚意满满。

参加活动的产品中,高颜值、强悍的创维65H9D采用全面屏2.0设计,一体化合金工艺搭配星灰色后壳,马海里吊桥金属底座,外观靓丽;创维75A7大屏电视采用75英寸超大屏幕,IPS炫彩硬屏,画面色彩更加丰富,配备超HDR画质和区域对比度增强技术,对画面进行分区还原图像细节。

面对来之不易的中秋国庆促销,不仅国产彩电品牌竞相发力,国外品牌也使出浑身解数。

9月21日至10月7日,飞利浦电视推出“国庆好礼回购”促销活动。

大众化价格与腾讯会员共享,为用户打造专属影视娱乐平台,还有飞利浦扫地机器人、飞利浦音箱、飞利浦耳机等好礼拉开国庆购物狂欢序幕。

据悉,本次“国庆好礼回购”活动期间,飞利浦高品质大屏电视不限购。

其中,荣获年度Appleland智能创新奖的飞利浦65POD/T3 OLED电视,采用欧洲极简美学设计,集成OLED显示技术、飞利浦P5画质增强引擎、三面流光溢彩和智能语音系统,为消费者提供带来了全新的、改进的画质音视频体验…… 预测:节日促销效果不及预期。

和往年一样,彩电企业都在拼命迎接中秋、国庆促销节点的到来。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预测,今年中秋、国庆节这样的促销节点,对彩电行业的影响要小于预期。

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每年促销节点太多,消费者应接不暇;另一方面,新兴营销模式层出不穷,吸引众多消费者参与,造成分流。

目前,彩电促销活动不再局限于此前的春节、五一、国庆三大促销节点,而是转向十多个促销节点,并均匀分布在节前后一个月内。

假期。

新年以来,彩电市场的促销节点不下十个。

元旦、春节、五一等主流促销节点陆续持续。

此外,彩电企业品牌日活动持续发酵。

消费者从过去的新奇事物,变成了如今的“新奇”,难怪这些促销节日早已在视觉上变得麻木了。

这也是预测中秋国庆节难以激发消费者消费欲望的关键。

此外,为了赢得用户的关注,彩电行业新的营销模式不断涌现。

他们利用高频系列营销内容迅速扩大规模,利用社交传播、口碑营销等手段吸引更广泛的社会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传统促销节日的消费者。

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为例,此类顶级IP流量对中国彩电市场的影响最大。

促使中国彩电市场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彩电市场多年的竞争格局被彻底打破。

海信电视最终成为大赢家。

海信电视通过世界杯营销,在国内外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

中怡康数据显示,海信电视6月、7月销量份额均超过20%,7月创下20.63%的历史新高;海外,据盛开体育CEO冯涛数据显示,6月25日至7月1日,在法国市场,海信电视销量同比增长高达1%。

99%,销售额同比增长。

78%;在加拿大市场,海信电视销量同比增长。

58%,销售额同比增长。

60%!本届世界杯,以海信电视为首的中国品牌打了一场非常精彩的世界杯营销战。

他们在线上、线下的推广营销上想出了很多巧妙的办法。

除了与国际足联直接赞助合作外,各家企业还利用签约球星、签约球员等球队、电视转播权等方式在世界杯上展开了营销战。

特殊节日之外的营销活动越来越多,这种营销需要更加系统化、系列化。

最关键的是调动用户的高参与度。

因此,传统促销节点的消费热情分散,那么今年的中秋、国庆彩电促销预计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结:彩电行业已从狂热回归理性。

事实上,近年来的彩电行业早已从特促节点的狂热回归到如今的理性。

这不仅包括彩电企业的理性,也包括消费者的理性。

从彩电企业来看,日益困难的生存环境迫使彩电企业升级产品结构,以中高端技术产品进入市场,争夺市场主导权。

低价促销换量的时代已经悄然过去。

延续去年的下滑,整体来看,上半年电视行业尚未度过瓶颈期,消费者需求并未明显增加,开机时间仍在不断缩短。

据中国电子商会发布的《年1-6月中国彩电消费及下半年市场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内彩电零售量约为1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随着国内彩电刚性需求迅速减少,彩电零售市场增速逐渐放缓,进入盘整期,竞争焦点转向股市。

同时,原材料和运营成本的增加,使得电视机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占总成本70%以上的面板成为关键。

从去年到今年,面板价格持续波动。

在此背景下,AVC调查显示,近年来国内彩电厂商整体净利润率徘徊在3%左右,企业盈利难度加大,行业压力骤然加大。

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盈利,不少品牌不得不通过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来保持中高端产品的高份额,从过去单纯的数量转向质量,从产品结构中寻求利润。

电视行业的竞争也由此从以前的价格战转向如今的性能价值战。

具有“巨屏”特点的激光电视、持续流行的人工智能电视,以及色彩更鲜艳、对比度更高、画面效果更强大的OLED电视,都成为LG、索尼、创维、长虹、康佳等的主力产品。

品牌关注升级焦点。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彩电市场消费升级。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对个别促销节点的预期不断下降。

目前,消费者观念的变化以及对好产品的追求正在慢慢增强。

他们不再单纯追求超低价格或只购买更昂贵的产品,而是开始追求更多的质量保证和个性化差异化。

经验。

显然,定位于低价竞争的彩电产品正在失去其市场核心竞争优势。

那些“低价批量”、“优质低价”的模式正逐渐开始失败。

高品质、高技术的彩电制造模式正在逐步抢占市场。

,这也是彩电行业回归理性的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