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总是美好的,但实现起来太难了。
两年前号称进军智能穿戴领域并寻求转型的中晶电子,至今仍无法生产出智能穿戴产品。
2018年,中晶电子强势进军智能穿戴领域,旗下参股公司乐源数码承载着其转型野心。
不过,中晶电子与乐源数码在年初分道扬镳。
中晶电子给出的解释是,“双方在战略发展和具体实施方式上未能达成良好共识”。
除了入股乐源数码外,中晶电子本身还拥有一家专注于智能穿戴业务的子公司中晶智能。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这家成立两年多的公司尚未正式运营,也没有生产任何产品。
一款智能穿戴产品。
中晶电子董事会秘书人士表示,中晶智能确实还没有投入实际运营,还在建设厂房和设施。
该公司仍在观察智能穿戴市场的发展情况,然后再制定进一步计划。
●从志在“通吃”到分道扬镳,智能穿戴正迎来“风口”。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的数据,每年智能可穿戴产品市场规模达到15亿美元,年销量预计将增至1万件。
齐鲁证券研报认为,随着可穿戴设备产业布局的逐步深入以及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各厂商将基于这一新的产业链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可穿戴设备领域将成为仅次于手机和手机的第二大产业。
继平板电脑之后新的市场增长点。
芯片巨头英特尔注意到了乐源数码。
2019年4月,英特尔在中国设立1亿美元的“中国智能创新基金”,首轮投资了乐源数科等5家中国企业。
据悉,乐源数码成立于5月,主要从事可穿戴智能核心技术及云端开发应用。
是国内智能手表产品品类齐全、研发技术核心、销售渠道畅通的智能穿戴行业公司。
其智能手表涉及智能养老、健康管理、时尚运动三大领域。
乐源数码旗下品牌FashionComm与百度dulife联合出品的L28C运动手环,于2018年3月在京东独家预售,开盘三天订单量超过17万件。
2019年5月26日,中晶电子与乐源数码控股股东乐六平签署《增资暨股权转让协议》协议,向乐源数码增资人民币1万元,并以人民币转让乐六平持有的乐源数码。
增资后10,000。
部分股权。
本次投资完成后,中晶电子持有乐源数码20%的股权。
截至2019年3月31日,乐源数码账面净资产为9700元。
此次增资及股权转让交易中,乐源数码所持%股权估值为3亿元,增值率为0.32%。
当时,中晶电子信心十足,在公告中表示,“通过投资乐源数码,进军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最终实现在智能穿戴设备行业的成功布局”。
年报中,中晶电子还提到了参股乐源数码。
源数码成功进军智能穿戴终端领域,为其转型目标奠定了基础。
通过多次增资和股权收购,中晶电子最终持有乐源数码20.45%的股权,中晶电子表示,计划在今年收购乐源数码剩余80%的股权。
业内有猜测,中晶电子可能会全力转型智能终端产品。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乐源数码在2018年和2018年继续为中景电子贡献可观的利润,但两人仍于2018年1月分道扬镳。
中景电子将乐源数码20.45%的股权转让给乐源数码。
控股股东乐六平,转让金额为2.05亿元。
为何出售乐源数码?中晶电子在公告中解释称,乐源数码自投资以来,其运营业务发展良好。
但在具体合作中,公司与乐源数码控股股东未能就乐源数码未来的战略发展及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讨论。
双方达成良好共识,经友好协商达成股权转让协议。
然而,在外界看来,中晶电子转型智能穿戴的尝试却遭遇挫折。
“并不是说转型受挫,任何一个尝试转型的公司都有一个探索期。
除了智能穿戴,我们也在尝试向健康领域发展。
今年4月,我们成立了全资子公司。
” “控股子公司惠州中精医疗控股,但目前尚未开展实际业务。
”上述中精电子董事会秘书室人士向记者致电乐源数码询问原因。
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
●转型载体尚未落实。
中晶电子转型智能穿戴领域的载体也是中晶智能。
今年8月,中晶电子转型的载体也是中晶智能。
中晶电子与乐源数码成立子公司惠州中晶乐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晶乐源),中晶电子和乐源数码的出资比例分别为70%和30%。
这家公司被中晶电子视为公司转型“以终端产品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
中晶电子设定的转型目标是“打造优秀的PCB供应商,并择机向下游终端产品拓展,实现以元器件为基础、以终端产品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目标”。
可见,向智能终端产品转型是中晶电子的重要目标。
中晶电子的决心不小。
当时的公告显示,该子公司将承接“年产1万台智能穿戴终端项目”。
根据初步设计,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含厂房等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智能终端产品1万只(其中智能手环1万只、智能手表1万只)的规模,年销售收入12亿元。
,净利润3亿元。
2019年4月15日,中晶电子与乐源数码再次签署协议。
乐源数码将其持有的中景乐源30%股权转让给中景电子。
至此,中京乐源成为其100%控股子公司并更名。
对于中晶智能来说。
那么,中晶智能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呢?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中精电子所在地惠州市陈江镇,与中精电子多位技术工人、货运司机、招聘人员、保安等沟通后得知,中精智能尚未投入使用。
目前还没有一款智能穿戴产品推出。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一直提到明年会推出一款(智能穿戴产品)。
”中晶电子一位女性招聘主管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招聘的职位还是印刷电路板技术工人,并未招聘智能穿戴产线相关工人。
公司董事会秘书室也证实了上述说法。
上述中晶电子秘书长办公室人士承认,中晶智能确实还没有实际运营,还在建设工厂设施等设施。
该公司仍在观察智能穿戴市场的发展情况,然后再制定进一步计划。
当记者询问中精智能目前是否有生产线和配套技术工人时,其表示目前只有厂房和初??步装修,还没有相关的生产设备,因为这要看市场的后续发展。
“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跨界进入智能穿戴行业时常常会遇到挫折,因为他们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 AVC智能硬件高级研究经理胡学东认为,技术积累、用户洞察和工匠精神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消费级智能硬件的三个必要条件。
在胡学东看来,智能穿戴的“风口”仍将存在,但不同细分市场的“风口”却大不相同。
足够实用、新颖的企业有望在未来一两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长远来看,产品设计精美、品质优良、性能可靠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