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工智能正在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10月10日,为期三天的华为全联接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
大会以“+智能,见未来”为主题,发布了AI战略和全球领先的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并推出了全球首款涵盖全场景人工智能的Ascend系列IP和芯片,打造全面领先的人工智能能力。
为期三天的华为全联接大会,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展示、创新实践的分享、激烈的意见碰撞,让智能世界的方向逐渐明朗。
但人工智能仍面临成本高、人才匮乏等问题,实施难度较大。
华为倡导推动“普惠AI”改造制造、零售、教育、医疗、物流、金融等众多行业,帮助其数字化转型。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第三天,华为副总裁、云BU总裁郑叶来为开发者发布了一系列业界领先的AI开发平台和工具,向开发者致敬,降低开发成本,践行“用得起、用得着”同时,华为云携手国内品牌,在知乎平台上发表了对AI在行业应用的看法。
京东、科大讯飞、VIPKID、西门子中国,纷纷就各自的实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判断,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一个智能的世界,人工智能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
AI的春天已经到来,随着AlphaGo的进化、无人驾驶汽车的进步、语音和人脸识别的普及、AI翻译大战……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也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国内,人工智能去年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近期,各行业纷纷开展人工智能竞赛,并制定相关规划和蓝图。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驱动力,将推动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
我去过那里,很多人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
这很容易导致分心,而且非常不安全。
汽车行业需要一场智能革命。
智能车载语音交互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
无需手动操作即可拨打电话、搜索地图。
奇点汽车在知乎《普惠AI在行业应用》专题中指出,自动驾驶系统拥有聪明的大脑、灵敏的感觉器官,还可以充当观察者,通过视觉和驾驶行为判断来分析车主。
是否有疲劳驾驶。
人工智能也在重塑零售业。
以前,周末或节假日去超市或大型连锁店购物时,一到付款就头疼。
长长的队伍让人害怕。
如今,传统零售行业也正在掀起一场智能化风暴。
苏宁是这场风暴的始作俑者之一。
在苏宁小店购物时,你可以感受到与你相伴的智慧。
刷脸进店(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高达99.83%),自行扫码,免去排队付款。
苏宁是一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司。
为了让网购变得更加智慧,苏宁利用无人机配送和智能集装箱让服务更加高效。
苏宁认为,人工智能是净化器和助推器,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其人脸识别支付和无人商店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人们从重复、繁琐、低端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效率和体验。
金融行业也沐浴着人工智能的春风。
过去,有些人有钱,但不知道如何管理增值。
现在,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一些金融平台基于自己的数据模型推出了智能投顾产品。
他们会根据投资者的年龄和风险偏好提供理财参考。
即使是新手也能管理财务。
。
此外,过去贷款信用审核流程漫长,信息依赖人工处理。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审批线上化。
过去需要数周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
京东数科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
它相信,未来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自己,而是AI挖掘的大数据。
从知乎平台上的一系列知名品牌互动可以看出: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正在从个别行业发展到整个行业,不断刷新我们的知识。
人工智能实施和业务转型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价值将达到3.9万亿美元。
这是一座巨大的金矿,其前景不容小觑。
那么,未来AI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如何实施?长江商学院教授徐成刚在知乎问答中表示,人工智能将带来一场非常大的革命,它会发生在你能想象到的所有可以明确目标和任务的领域。
比如下棋的时候,计算过程很复杂,但目标很简单,就是赢对手。
人类遇到这种事情就麻烦了。
机器击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打破了最古老的东方智慧。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以摄影为例,涉及到复杂的参数调整。
很多人家里都有一台单反,但不知道如何用好它,很难挖掘它的价值。
如今,我们的手机有了AI摄影,拍照变得很简单。
它可以自动识别数百种场景,并将最佳效果呈现给用户。
华为P20系列让每个人都成为摄影大师。
当然,人工智能是一场全方位的革命。
与信息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相比,人工智能带来的是生产成本的节约。
这是它的核心价值。
为此,华为积极探索了很多行业,发现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在交通领域,华为打造深圳城市交通智慧,缓解交通拥堵;在物流行业,华为与客户一起在路径规划、识别暴力分拣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人力从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如今,企业最昂贵的成本是劳动力成本。
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用郑叶来的话说,这是“新水平的信息化流程”,有利于精细化管理,可以替代人。
例如,某污水处理公司与华为合作,实现了整个污水池氧化浓度的全程监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成本。
随着企业对人工智能的持续投入,技术和算法不断突破。
除了专业领域,人工智能也在通用领域“突然崛起”,赋能制造、金融、医疗、物流、教育、安防、零售、智能等。
家居及社会治理等诸多领域。
物流领域,智能订单分拣、智能配送机器人、无人仓等产品和服务的推出,提升了物流和服务水平;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通过机器筛选和分析医学图像,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从繁琐的工作量中解放出来。
在全联接大会上,华为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总结了AI落地的三大场景:一是海量重复场景,比如图片/图像识别、文档审核等,内容重复且目标明确。
,但都是艰巨的任务。
AI在这类场景下的核心价值是提高效率;场景2是专家体验场景。
在一些领域,由于关键专家的稀缺,比如医疗行业,符合国家标准的宫颈癌筛查专家并不多,而全国适龄女性有数亿。
,需要20年才能再次筛选。
使用AI辅助可提高效率5-10倍;场景3是多领域协作场景,比如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现代制造等,这些复杂的场景对AI有着强烈的需求。
针对AI行业最复杂的多领域协作场景,例如城市治理,华为云推出EI城市智能,利用AI协作云、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注入新动力进入城市!因其智能化赋能,深圳城市交通智能化实现了从车看灯到灯看车的转变,改善了市民的出行。
人工智能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它所带动的商业变革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许多行业和职业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人工智能将改变每个组织、每个家庭和每个人。
这将是一次彻底的转变。
面对人工智能浪潮,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只有积极拥抱这一变革,才能将机遇转化为商机。
在拥抱人工智能的同时,云服务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其计算能力和对人工智能的适应性尤为重要。
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也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主流云服务商均已推出AI服务。
除了华为云之外,还有谷歌、AWS、阿里云等,但云侧AI平台与边缘、设备侧AI架构之间仍然存在裂痕,这使得AI应用无法落地。
从云端平滑迁移到实际应用场景。
华为云发布的“全栈、全场景人工智能”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未来将加速人工智能的落地。
践行“普惠”AI 过去,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存在偏差。
资本市场对其进行了过度包装,抬高了其估值,将其捧为神座;许多科技巨头故意夸大人工智能。
如果把AI包装成高端,很容易陷入概念误区,被蒙蔽双眼,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
也容易走极端,玩得太激进,难以实现商业突破。
如今,人工智能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阻力。
在本次全联接大会上,华为给出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并给出了具体的药方。
华为云认为,当前AI在企业应用中的普及主要面临两个挑战:一是算力不足、获取数据的成本过高,二是AI人才缺乏。
华为发现了这两个症结,并努力解决。
事实上,在今年的数博会上,华为云就提出了“普惠AI”的理念,主张让AI买得起但不贵,为AI的普及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华为认为,企业的人工智能不是独立的产品,也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引导经济发展、创造乘数效应的基础生产力。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华为务实的精神。
在业界普遍迷恋AI概念的同时,华为却强调AI落地,把蛋糕做大,向AI要效益。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华为提出了“好用、用得起、用安全”的普惠AI理念。
与其他云服务厂商不同,华为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集团,拥有超过18万名员工,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和组织结构也更加复杂。
华为是人工智能的受益者。
AI深刻改变了华为制造、物流、零售三大环节,这一点已经被实践证明。
在制造方面,云边协同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智能判断技术,使华为检验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48%;在零售方面,AI激发了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变革。
今年第二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苹果。
除了技术和产品优势外,AI赋能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华为商城融入AI技术,改变以往销售凭证审核依赖人工审核、效率低下的情况。
例如,在识别虚假销售凭证方面,准确率高达99.5%,比人工审核效率提高66倍;在物流方面,华为引入AI技术,优化配送路线和包装方案,装载率提升15%。
单独绽放的花朵不是春天。
如果我们想实现包容性人工智能,我们必须让每个人都能用得起它。
华为降低了技术使用门槛,通过云释放了积累的ICT经验。
华为公有云对外开发公共模块,供企业使用和解决问题。
全联接大会上,郑叶来发表主题演讲,推出更快的普惠AI开发平台ModelArts、更懂开发者的视觉AI应用开发平台HiLens、离线开发套件Atlas以及量子计算模拟,探索未来。
HiQ、处理器和编程框架以及这些全流程的AI开发平台和工具的推出将大大提高AI开发效率,降低AI开发成本。
人工智能需要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的支持。
华为认为,容易获得、负担得起、方便的算力对于AI来说太昂贵,注定是空中楼阁。
人工智能要想普及,就必须解决算力不足的问题。
问题并降低使用成本。
为了解决企业AI计算性能和成本问题,继裸机容器、Windows容器等之后,8月28日,华为云又推出了GPU高性能AI容器(可实现多容器共享) 。
技术优势已成为业界主流AI计算框架的核心引擎。
这是华为云在容器领域的又一技术突破,大幅降低了AI的计算成本,与常见方案相比,AI计算性能提升3~5倍。
有人戏称人工智能只有人工智能和智能。
在数字经济时代,华为力求将复杂简单化,让普通软件工程师能够使用AI,最大限度地减少AI人才的短缺。
在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AI发展战略和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为AI开发者和企业应用打造AI开发平台和工具,让普惠AI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