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对比一下Apple Watch和小米生态链华米科技出品的米动手表青春版。
当然,这两种产品实际上没有可比性。
除了外观相似外,它们在定位、定价和营销策略上并不在同一维度。
事实上,即使是外表上的相似也是牵强的比较。
手表要么是圆形的,要么是方形的,所以不能是三角形的。
我现在对比和研究的其实是目前可穿戴行业获胜者的产品加法思路:即苹果和小米(华米)在可穿戴领域的具体努力。
Apple Watch和小米生态链手表米动手表青春版就是这两种理念的典型作品。
通过对比这两款产品,我们或许能够发现为什么它们是赢家,而JAVABONE等却逐渐淡出,成为炮灰。
先来总结一下Apple Watch:苹果主打智能,优秀的体验让它称王。
华米属于小米生态链,主打精准。
定位的精确性和约束力使其得以不断扩张。
米动手表青春版Apple Watch主打智能,即打造一款在腕上具有iPhone体验的智能设备。
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打造出应用广度和丰富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手表操作系统。
即使二代开始强调运动之后,智能标签依然是其最具竞争力的王牌。
一个生态丰富、功能丰富的产品不会关注续航,也不应该关注续航。
就像iPhone的续航能力从来都不是出色,但体验仍然很好。
即使电池续航能力极差,它仍然是市场上最好的智能手表。
小米及其生态链公司华米专注于可穿戴设备的精准度。
精准意味着砍掉噱头,在功能上极度克制,只保留和打磨运动等本质功能,从而延长其在手腕上的可佩戴性。
停留时间。
其最近推出的米动手表青春版就是其附加理念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轻便且持久的GPS是这款手表的主要要求。
米动手表青春版配备了独立的索尼低功耗GPS。
再加上相对较大的屏幕,它可以独立完成室内跑、骑行、户外跑、步行等多种运动。
反射式屏幕可以保证电池续航,超轻外壳提高运动时的佩戴体验,长电池续航保证运动不间断。
在满足基本运动状态需求的情况下,用户对于高功耗的担心就变得不必要了。
可以看到,这款手表的所有硬件整体上都是受到克制的。
GPS需要低功耗的索尼,而不是定位速度更快的GPS。
屏幕需要低功耗的反射屏,而不是追求优秀的效果。
电池应该尽可能大。
,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令人难以置信的 45 天的电池续航时间。
极低的售价让观众觉得物超所值。
综上所述,两种加点思路没有什么区别,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案。
而结果也告诉我们:在可穿戴设备领域,要么放弃续航,专注智能,打造最智能、最赏心悦目的手表;要么放弃续航,专注智能,打造最智能、最享受的手表;或者你老老实实研究用户的刚需,重点突破几个最有用的。
锻炼、闹钟等功能会利用电池寿命来确保您的手表始终粘在用户的手臂上。
如果你既想要智能,又想要长续航,而且两者兼顾,那你就一无所有,死得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