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月的CES上,不少研究机构和从业者认为,今年将是可穿戴设备的井喷期。
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据Canalys研究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智能手环(含智能手表)出货量实现了3.5%的快速增长,且势头不减。
IDC预计,今年智能手环销量将达到1万台,是去年的三倍。
与此同时,科技巨头也在可穿戴领域动作频频。
苹果明年将发布Apple Watch、销售通用版谷歌眼镜、Facebook收购Oculus VR(专为视频游戏设计的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器)等等。
面对可穿戴设备这个快速增长的蓝海市场,无论是思科还是三星,甚至Will i am(黑眼豆豆主唱)都在等待分一杯羹。
然而,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产品设计越来越不满意。
硬件制造商并不认真对待他们的产品。
千篇一律的造型、狭隘的设计思路,让人感觉乏味。
大多数报告都集中在简单的智能手环上,例如 Fitbit 和 Jawbone Up。
这样苍白的数据与其他科技产品相比总是相形见绌。
到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12亿部。
然而,这个数字与智能手机年出货量10亿部相比,与智能手机年出货量预计的20亿部相比,只是沧海一粟。
数量就更不一样了。
甚至笔记本电脑的增长速度也比可穿戴设备快得多。
Gartner 预测,未来四年可穿戴设备将增长到 10,000 种。
然而,当从更高的层面审视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时,我们会发现,不温不火的数据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条沉睡的巨龙。
可穿戴技术远非昙花一现,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计步器、心率监测器或手机配件。
可穿戴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将人类生命体征数字化。
屏幕后面隐藏着世界各地的研发中心,我们中最优秀的人正在不断改进可穿戴设备,以完成人体体征数字化的革命。
那么,问题是,我们如何实现呢?面对今天庞大、不合适、边缘化的智能手表和手环,我们应该如何过渡到未来无处不在的传感器网络?抓住趋势 对于潜在买家来说,可穿戴设备的版本太多,让他们别无选择。
科技狂人也许能够轻松选择设备,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往往很难判断智能手表还是虚拟现实眼镜是否能让他们脱颖而出。
类似的例子还有无数。
在万众期待的谷歌眼镜和蓝牙耳机中,前者早已被冠以“眼镜混蛋”的不雅称号,而后者已经发展了近15年,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CCS 高级经理 Marina Koytcheva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可穿戴市场仍处于石器时代”,“需要大量改进来提高其可用性。
可穿戴设备迫切需要与‘黑’和‘重’相关联。
” ’方面。
”抛开关系不说,纵观可穿戴设备市场,最不起眼的活动追踪器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原因很简单:桌子上的其他设备完全够不到。
顾客和观察家虽然对 Moto 和 LG Watch R 有所期待,但他们对当今绝大多数智能手表和腕带不屑一顾,认为它们“极其丑陋、无用的橡胶圈”;至于谷歌眼镜虽然潜力巨大,但其外观设计并不起眼,而且高昂的价格也让其市场前景黯淡。
这是谷歌搜索栏中的结果:惠普发现了一些线索。
与时装设计师迈克尔·巴斯蒂安合作开发的一款智能手表激起了人们的佩戴欲望,但进展并不顺利,经销商效率低下。
而高昂的价格意味着这是一款不受欢迎的产品。
作为行业标杆的苹果公司,在Apple Watch发布之前,人们就对它抱有很大的期待。
但真正亮相后,尴尬的设计语言瞬间浇灭了大家的热情。
或许,上述观点显得过于极端,但不可否认的是,非原创的设计已经成为可穿戴设备的绊脚石。
去年Modis的调查显示,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人中只有34%会考虑购买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而年收入超过3.5万美元的人中有47%会考虑购买。
这一结果意味着,相比可穿戴设备的外观,价格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普华永道的另一项独立调查显示,只有 42% 的美国人愿意为智能手表付费,而对于智能手环,这一数字下降至 38%。
这些数据反映了当前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困境,那就是:充斥着外观千篇一律、设计粗制滥造的智能手表、带橡胶圈的智能手环、没有用途的智能眼镜。
那么在设计不达标的情况下,如何将可穿戴设备引入千家万户呢?笔者认为,机会在于:如何处理这些设备收集的数据?上面提到的普华永道调查也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这些小玩意不感兴趣,而对于有兴趣购买它们的人来说,他们最希望的是这些设备能够改善他们的身体素质。
超过75%的人渴望可穿戴设备帮助他们锻炼、收集和跟踪医疗数据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换句话说,消费者的想法是,“不要总想着和手机同步,我想要的是这个设备能让我更健康”。
许多分析师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缺陷的设计将会得到改善。
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的工程师 Rohan Puri 认为,“目前来看,可穿戴设备实际上是一种好奇心。
” “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与大数据和云计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我认为我们最终会找到一种有趣的使用方式,我们会越来越习惯不同的可穿戴设备。
” 大数据的未来您可能听说过大数据,但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与其他硅谷术语一样,这些模糊的概念很容易让外行人感到困惑。
但大数据的核心概念非常简单易懂。
它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存储,这些数据可能来自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跟踪位置信息,到金融转账,到生物统计统计等等。
这确实有点可怕。
大数据也是物联网的催化剂,是实现全自动化的基础。
这是一个新的智能系统。
您可以将其视为智能家庭网络或智能电网。
如今的可穿戴设备与大数据的联系并不紧密,但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改变。
几年之内,可穿戴产品将深入人心,从可有可无的小玩意变成不可或缺的医疗设备,并最终直接连接大脑,实现人体体征数字化的革命。
在医疗可穿戴设备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是Scanadu Scout,这是一款带有配套诊断工具的便携式健康监测仪,将于2020年发布。
Scanadu声称Scout将使检查你的健康状况像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一样简单。
这款钱包大小的设备可以监测你的体温、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甚至血压。
该公司正在开发一种类似的设备,可以提供复杂的尿液分析。
作为独立的医疗设备,这项发明影响深远。
Scout 和类似产品提供了有限但至关重要的功能。
他们将更多的私人信息上传到WebMD(美国最大的医疗健康服务网站)。
一段时间后,这些设备会将大量记录信息上传到云端。
就像维基百科的创建一样,这些信息最终将形成有史以来最全面、最复杂的医学数据库。
Scanadu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表示:“我们将收集极其丰富的数据,包括我们自己、我们的家人、天气以及我们周围的一切。
”他相信这将使我们了解事情的因果关系,比如你什么时候生病了,这个庞大的数据库将帮助你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帮助你分析如何防止它再次发生。
他补充道:“通过分析这些离散数据,我们可能会发现糖尿病与我们的骑行速度有关,而日常压力的真正原因是我们的信用卡评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天的医疗水平并不比一年前好。
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普里指出,当医生诊断一种重要疾病时,他们依赖的数据极其有限。
例如,医生可能对一个疑似睡眠呼吸暂停病例进行单一调查,这需要大量繁琐的程序、繁琐的设备和现场睡眠检查,最终仅根据数十个人提供的信息做出决定。
患者。
评价。
普里认为这不够严谨和科学。
他的团队正在开发一种可穿戴设备,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检测睡眠呼吸暂停,但距离官方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想要该设备获得 FDA 的批准,必须进行数百次临床试验,并且每个患者都必须提供一些自己的样本。
”尽管困难重重,但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并不是唯一参与这项研究的人。
。
飞利浦以电灯闻名于世,也是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先驱之一。
飞利浦位于荷兰的研究院最近进行了重组,将照明技术部门分离出来,并合并了其医疗电子部门。
这一暗示性举措表明医疗电子在消费领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10月,飞利浦发布了一款可穿戴生物传感器,旨在记录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身体体征,这种疾病在美国死亡率很高。
该设备是家庭生物传感器系列的一部分,专为远程患者监测目的而设计。
飞利浦营销总裁Manu Varma表示,这些设备可以让患者在更舒适的家中接受治疗,而且随着可穿戴设备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宜,医院将逐渐被更常见、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智能设备同化。
并预测,“从人口的增长来看,各类可穿戴设备都会有用。
虽然目前与大数据没有太多联系,但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指数级增长,这种情况将会改善。
”更重要的是,自动化医疗设备将有助于减轻身体负担和政府财政压力。
“通过技术,我们可以减少浪费并投资于全民医疗保健。
”不过,此类产品的通用性仍然存在问题,不仅是上面提到的飞利浦医疗设备,还有比较出名的 Apple Health 和最近发布的 Google Fit,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大多仅限于自己独有的数据。
APP 和编程接口。
部分数据将传输到云端,但大部分数据仍然隐藏在幕后。
微软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今年10月,微软发布了自己的智能健康服务平台和健康手环。
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微软的平台和手环都是基于云端的,可以在Android、Windows Phone、IOS上使用。
这个智能健康平台的目的是从您的手表、手机、智能手环或其他运动传感器和加速度计收集各种数据。
通过聚合这些数据,微软相信该平台将成为世界人类健康数据库的原型,并能加速当前碎片化世界中医疗系统和可穿戴设备的整合。
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的未来 除了多功能性问题之外,智能手环还必须面对另一个问题:数据不准确。
相关公司对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了多项研究。
通过分析不同运动传感器收集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每个传感器上传的数据是不同的。
问题又来了:如果智能手环的数据完全不可靠,那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ABI研究所分析师乔纳森·柯林斯指出,与医疗电子设备不同,这些智能手环实际上没有标准协议和规则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柯林斯还表示,即便如此,错误的数据也比没有数据好。
随着人们对这些数据越来越重视,相应的标准迟早会建立起来。
虽然个人健康是可穿戴设备的主要驱动力,但它并不是推动市场的唯一杠杆。
大多数出于医疗目的收集的数据可以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高效。
专家相信,最终我们将看到智能手表、手环甚至虚拟现实眼镜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或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同步。
令人兴奋的是可穿戴设备和其他系统之间的交互。
您可以将您的设备连接到智能家居。
例如,当你半夜起床时,你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帮助你提前打开浴室灯;它还可以监控您的闹钟并在您起床前打开咖啡机;或者当您看电视时它可以休眠。
安装后,它可以帮助您录制当时的电视节目并关闭电视屏幕。
普里指出,这些能力已经开始脱颖而出。
基于算法的个人助理,例如Google Now,已经可以分析您在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包括您的电子邮件和搜索历史记录,并在您忙碌时智能地为您提供相关信息。
未来的虚拟个人助理可以做更多事情。
它可以感知到您正在跑步,也可以理解您正在努力赶上 5 分钟后的会议。
然后它会自动通知您的同事您可能会迟到。
或者,当你在一个地方坐得太久,它就会不断催促你站起来锻炼。
如果您有一个智能设备,每天陪伴您 12 到 15 小时,并提供您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血氧含量到血压,您将获得更多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是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方向。
普里的描述让物联网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
未来的物联网将更多地依赖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
这些设备将成为你的大脑,帮助你自动识别周围的环境。
这是一个有趣的概念,但其核心是关于个人健康和医疗保健。
因此,很多人推测医疗可穿戴设备的最初用户不会是极客或2008年以后出生的孩子,而是20世纪60年代的老年人。
对于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量化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发现真正的需求会有很大的帮助。
互联网或许只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注脚,其最终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
生命体征的数字化和医疗革命终将到来。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可能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因为每个人都在谈论医疗保健和健康。
那一刻也许是21世纪最激情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