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段时间获得谷歌数千万美元的投资,今年10月成立的以语音搜索技术起家的创业团队出门问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正如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所说,出门问问的语音搜索不仅限于微信平台和移动终端,在智能手表上也可以看到。
首先是Android Wear进入中国后取代Google Now成为默认语音搜索引擎。
二是自有的Ticwear手表操作系统。
除了适配Moto、LG G Watch R等第三方产品外,还发布了自己的手表产品。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由著名的Frog Design设计的Ticwatch。
给你一个标准的圆形表盘。
智能手机上的两大阵营——iOS和Android,在手表上也都有相应的产品。
前者自然是Apple Watch,而后者阵营中,Moto因为其圆形表盘几乎成为第一。
成为Android Wear的代言人,成为众多用户的首选。
不过,Moto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缺点。
它的屏幕不是标准的圆形,而是在底部有一个缺口,可以容纳排线、IC触摸芯片等。
出门问问的Ticwatch解决了这个问题,采用了标准的圆形屏幕。
官方没有详细说明如何实现。
从下面的产品分解图可以看出,Ticwatch的内部显示屏靠近上凸耳处有一个轻微的凸起,用于容纳必要的部件。
这是一个比较巧妙的设计。
屏幕边框的宽度均衡得很好,这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福音。
以下是 Ticwatch 的基本信息: 显示屏:1.5 英寸,*,ppi 外壳:直径 46mm,厚度 11.95mm,L 不锈钢 处理器:MT1.2GHz 双核 Cortex A7 内存:RAM + 4GB ROM Moto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借助底部额外的小黑边框,摩托罗拉插入了光线传感器,使其成为少数可以自动调节亮度的智能手表之一。
相反,Ticwatch只有高、中、低三个亮度级别,需要手动选择。
外观材质方面,Ticwatch采用了大面积的金属材质,仅有右侧一条长长的塑料触摸条,用于滑动等功能,稍后会详细介绍。
整个手表唯一的按钮在左侧,下方是麦克风,可用于录音和语音搜索。
背面是光学心率传感器。
Ticwatch还支持无线磁吸充电,只需将其放在底座上即可开始充电。
mAh电池可以很快充满电,粗略估计不到一个小时。
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也一般,每天充电一次是少不了的。
另外,整机支持IP67防水设计,普通泼水不会影响手表的功能。
强大的语音搜索 Ticwear整体UI分为三个层次(见上图)。
顶部是卡片式的页面。
默认有4项,包括基本日期、手表信息、常用设置、天气和运动条件,见下图。
,还可以添加常用的功能。
中间层最左边是语音搜索、表盘和应用页面,最底层是垂直排列的系统通知。
Ticwear系统基于Android 5.1开发。
理论上,它可以实现比其他Android Wear智能手表更多的功能。
即便如此,出门问问团队在很多情况下都显得非常克制,并没有强行将手机上的功能搬到小屏幕上。
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当通过语音搜索信息时,比如歌手李智,就会显示百度的搜索结果列表。
会有一个简单的预览,但是你不能直接点击连接来查看。
您可以向左滑动,点击“手机查看”。
然后在手机的默认浏览器上查看详细结果。
搜索门票、美食、美女、路线时的操作方法也比较类似。
对应不同的功能,数据来源也不同,这也体现了出门问问的数据整合能力。
例如:火车票来自去哪儿;机票来自携程;食物来自大众点评;美丽来自网易旗下的华天;名词解释和名人搜索来自百度百科;电影来自Movie Shake;新闻信息来自今日头条;……根据官方的说法,Ticwear集成了包括之前的应用程序在内的60多个O2O垂直应用场景。
这些深度融合的服务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语音搜索的易用性和使用习惯的养成。
为了简单地检索信息,您无需在手表或手机上单独安装这些应用程序。
除了搜索信息,在Ticwatch上,你还可以通过语音打开日程、创建新的待办事项。
使用过程中,在安静的房间内,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令人满意,很少出现识别错误。
但对于一些无法执行的命令,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执行“开启飞行模式”的操作。
“挠痒痒”的手表 关于智能手表的质疑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
即便是 Apple Watch 的发布,似乎也没有让更多围观者更加确信其存在的意义。
其中大多数被认为是手机的通知器和配件。
产品。
不过,我更愿意相信,现阶段的智能手表与诺基亚时代的智能手机类似,也可以说是Android、iOS之前的智能手机。
功能和性能上的限制让很多人看不到它。
潜力和价值。
(音乐卡下,滑动触摸条调节音量)对于智能手表来说,它的爆发可能只是依靠巨头的介入。
生态的改善还不足以获得支持。
可能还需要新的交互方法和交互逻辑。
。
在这一点上,我们最近已经看到了足够多的尝试,比如三星在 Gear S2 上的旋转表盘设计,比如 Apple Watch 的 Taptic Engine,还有 Pebble 的 TimeLine。
Ticwatch 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和实现方法。
除了语音搜索这一出门问问的强项外,Ticwatch 还新增了“挠痒痒”功能,在手表侧面的浅灰色塑料条上增加了触摸功能。
前后滑动可以翻页,类似于Apple Watch上的翻页。
Digital Crown 可防止触摸屏幕遮挡文本内容。
所有垂直展开的页面都可以实现“刮擦”功能,比如从下往上滑动调出的时间线通知栏、App列表、App内部,不过一开始可能会有点不习惯。
它可能是您的第一块智能手表。
经过几天的使用,Ticwatch 并没有让我失望。
甚至可以说是超出了预期。
外观不输Moto,做工精良,整体系统操作非常流畅,语音搜索准确率高,综合服务非常实用。
然而,也并非没有遗憾。
比如屏幕显示不够高,ppi与常用手机仍有明显差异。
语音搜索仅在连接到 Android 手机时有效。
不过,计划年底推出的Ticwatch锻造金版支持iOS语音搜索,价格会更高。
真皮表带版本售价人民币起,米兰表带版本售价人民币人民币。
虽然 Ticwatch 并不完美,但它是一款称职的智能手表,与 Moto 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