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万物互联的可穿戴设备真的安全吗?

时间:2024-05-22 12:32:46 科技赋能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讯: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期无人机、智能家居、移动支付等数十种智能设备在各类极客大赛中遭遇黑客攻击,引发人们对“新一轮关注”昨天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上,来自政产学研界的数百位机构代表围绕智能交通六个方面探讨安全生态新模式。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期无人机、智能家居、移动支付等数十种智能设备在各类极客大赛中被攻破,引发新一轮信息安全担忧。

在昨天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上,来自政产学研界的数百位机构代表围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企业信息安全。

车企都注重安全研发。

车联网指日可待。

万物互联下的各种场景正在成为顶级极客和黑客面临的挑战。

以车联网为例。

在去年的一次智能汽车系统破解挑战赛中,挑战者因通过对网络层、物理层和车联网层的攻击发现特斯拉应用程序漏洞而名声大噪。

挑战者:该漏洞可用于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在驾驶时打开车门、鸣笛鸣灯、打开天窗。

我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打开车门,在车内进行操作,并可能启动汽车。

移动应用程序只是突破点。

“当智能汽车成为黑客的新目标,它能否走进人们的生活呢?”在安全峰会上,多家国有、民营、合资车企和互联网信息安全企业就行业技术、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

极客团队KEEN团队创始人吕一平表示,车联网在“互联网交互”层面已经成熟。

此前,由于系统标准争议和安全担忧,商业使用较为谨慎。

但现在,随着宝马、奔驰等海外车企加大研发团队建设,而国内车企拥抱互联网,如阿里巴巴上汽、华为东风、百度比亚迪的联合,车联网指日可待: 陆一平:车联网开放是大势所趋。

包括各个汽车厂商都推出了互联网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能力。

目前车企普遍会在2020年推出相对开放、智能的车联网系统;到2020年,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大多数智能设备都存在漏洞。

业界呼吁建立新的安全生态模式。

除了汽车,智能生活也变得无处不在。

前段时间的各类极客大赛中,无人机、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数十种智能设备被黑客入侵,引发舆论关注。

记者目睹各种智能硬件成为极客“炫技”的道具。

比如常见的智能手环: 参赛者:可以看到,这是我们截获的解密后的明文数据。

它包含用户的纬度和经度信息。

我们通过地图网站确认,可以看到该用户也在这家酒店。

另外还有价格昂贵的指纹电子门锁: 记者:现在攻击小组已在场,破解进度已过半。

参赛者用手机瞄准门锁的感应区域。

开了!裁判:合法主人打开门。

攻击者就在附近,获取关键数据,推断密码,可以随时随地开锁。

在这次比赛中,参赛者通过了。

在本次峰会上,与会各方表示将共同打造“新安全+新生态”:以开放、共享、融合的理念搭建平台,联合政府、行业组织、科研院所、互联网行业各方需要加强在威胁共享和应急响应方面的协作。

腾讯安全营销总监王成: 王成:必须建立产业链安全协作机制。

比如前段时间苹果的X-Code事件,从App开发到用户使用,一个病毒就牵连了20多家公司。

这需要协作机制和共识:仅在技术层面讨论安全是没有价值的。

只有产业和经济领域深度融合,才能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