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2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互联网普惠发展成效显着。
截至201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88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8.3%。
今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应用层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人工智能领域,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是目前比较成功的领域之一。
国内语音交互公司在智能语音助手、导航软件、智能摄像头等产品的研发上已经颇有成效。
其次,开放平台快速发展。
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在积极推动技术落地的同时,也在推出结合自身技术的开放平台,吸引更多的服务和硬件合作伙伴,连接更多的终端和数据;最后,AI芯片的研发进程正在加速,考虑到开源AI算法的发展趋势,基础层芯片和数据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AI芯片将成为发展的支柱人工智能的。
与传统芯片相比,AI芯片能够更好地满足AI算法所需的巨大计算量。
因此,我国将为AI芯片注入更大的技术力量。
8亿互联网用户和7.8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
这是支撑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基础。
这也反映出我国的网民数量极其庞大。
而且这个数字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这也保证了大数据时代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持久的生命力。
一方面,中国庞大的互联网技术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形成了以移动支付为基础的无现金社会;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经济蓬勃发展,网上购物已成为居民常态消费方式。
规模为世界之最。
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享经济在新业务拓展、立法监管、日常监管、市场容量等诸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如果把互联网分阶段的话,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信息技术(IT)时代,正在走向人工智能(AI)时代。
在IT时代,美国互联网公司堪称先驱者。
他们通过软硬件技术和一批创新型“独角兽”企业,拉开了互联网经济的序幕。
更扎根市场的是中国。
移动支付、电商网购、共享经济让世人看到,互联网技术不仅实现了科技巨头的创富传奇,也深刻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
IT时代的中国向世界贡献了“新四项发明”。
除了高铁之外,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络购物“三大发明”都依赖于互联网技术。
但随着新一轮市场洗牌和全球经济竞争,中国不能仅仅满足于这“新四项发明”。
我们还要面对全球市场的各种考验。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但它并不是整个世界。
首先,互联网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经济新动能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烦恼和风险。
网络安全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个人信息泄露、账号密码被盗、网络诈骗等层出不穷;共享单车监管缺失,导致乱停乱放、单车企业破产押金无法退还,以及网约车企业面临的问题。
乘客安全等现象不容忽视。
其次,互联网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对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传统行业,释放互联网+的作用,是世界和中国面临的紧迫命题。
如何将中国互联网+在消费市场和服务业的活力转化为工业互联网的动能,给制造业带来质的升华,值得思考。
第三,信息技术造就了美国软硬件兼具的高科技公司,也催化了中国领先世界的电子商务经济和互联网新业态。
AI时代,世界面临新的竞争。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借助5G技术平台,互联网信息变成了大数据。
这个大数据体系已经全面覆盖生产、生活、市场。
因此,在AI时代的互联网经济中,移动支付、电商网购、共享经济新业态已不再新鲜。
深入制造业的自动驾驶、无人机、智能制造等是市场关注的热点。
在大数据的海洋中,掌握核心技术而不是炒作人工智能概念,仍然是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关键。
8 亿互联网用户 — 并且仍在增长。
这是中国独特的优势。
然而,来自终端用户的大数据资源需要更好的AI供给侧。
如果没有核心技术,AI时代的中国只能玩别人玩的东西。
即使它生产的东西再花哨、廉价,也只能是神奇而巧妙,经不起别人的“卡壳”。
AI时代,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创造创新强国转变。
这也是我国一直追求和突破的新模式。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行业具有重塑作用,通过改进和创新,为行业提供新的辅助工具,推动行业进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技术将达到新的高度,在金融、交通、健康、安全等诸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