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VR)在概念上通过模拟生成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让用户感觉身临其境。
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实现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感知。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参与以下场景:无需办理日本签证,即可通过VR体验东京街景、富士山雪景;他们无需乘坐飞船前往月球即可体验太空行走;他们无需去试衣间即可选择商品。
合适的服饰。
虚拟现实未来的定位是下一代消费和计算平台,它将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并催生更多新的应用场景。
虚拟现实的想象空间和市场前景如此诱人,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对其进行投资。
三星、苹果、谷歌、微软等知名科技公司早已在虚拟现实领域投入巨资,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三星为开发者发布了Gear VR眼镜; Facebook首席技术官Schroepfer表示,未来10年,将会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更多投资。
投资将达到10亿美元。
其收购的Oculus宣布将于今年第一季度正式开始销售消费者版Oculus Rift CV1,并提出与微软Windows平台的合作。
苹果获得了一项与 iPhone 插槽结合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专利;谷歌正在通过其新项目 Project Aura 开发一款头戴式计算设备;微软研发的HoloLens全息头盔甚至在其开发者大会上大放异彩。
国内巨头也动作不断。
今年4月,腾讯TOS官方微博晒出了旗下全新TOS系统VR一体机的图片,表明腾讯也在进军这一领域。
A股上市公司也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进入VR产业链。
从全球产业和资本布局来看,VR即将进入一个持续3至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投资主题。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虚拟现实可以简单地分为零部件或核心技术供应商、产品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
在零部件和核心技术领域,有多家芯片、显示器、摄像头等供应商,以及操作系统和人机交互核心技术供应商;产品供应商类似于PC、手机整机提供商,为消费者提供VR整机产品;内容提供是VR最有想象力的部分,比如基于VR的影视、游戏、社交等。
当然,VR的创新和普及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产品体验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
好的体验需要高昂的物理成本和研发投入。
目前,产品体验与成本的平衡仍然是一个难题;其次,交互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
PC交互是通过鼠标和键盘建立和普及的,智能手机交互是通过触摸屏建立和普及的。
目前,VR仍缺乏权威、统一的交互标准。
从PC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来看,硬件成本和产品体验将不断优化。
交互标准等核心技术应该在科技巨头的介入下在未来1到2年内实现突破。
VR的普及和创新将远远超过PC。
和智能手机时代。
这一大行业趋势下的投资机会也令人兴奋。
未来3至5年,A股市场预计将出现一批基于VR的上游零部件、完整的产品供应以及VR内容制作和发行公司。
投资者可以结合行业走势选择相关个股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