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科大讯飞的利润来自于补贴,百亿神话将何去何从?

时间:2024-05-22 11:34:58 科技赋能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备受瞩目。

作为风口浪尖上的明星企业,各种质疑声不断。

其中,科大讯飞近期引发争议并引发关注。

此前,有人称科大讯飞是一家低价值公司。

现在人工智能造假已经被曝光。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者,科大讯飞面临着诸多考验。

自2018年上市以来,科大讯飞的股本已达1.07亿。

十年来,通过转让和增发,目前股本高达20.93亿股,增长了近20倍。

虽然股本迅速膨胀,规模不断壮大,但依然赚钱。

能力已经不如当年了。

当年扣非净利润为1万元,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仅为1万元。

对比起来很可怕。

难道说科大讯飞是一家善于要钱但不善于赚钱的公司吗?站立的拱门:有争议的科大讯飞拒绝神话般的人工智能。

每隔一段时间,科大讯飞就会因各种质疑被曝光在公众面前,引发争议和热议。

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长江商学院教授薛云奎对它们辉煌成长背后隐藏的意义提出质疑。

蕴含巨大风险,科大讯飞一度处于风口浪尖。

薛教授的质问引起轩然大波。

科大讯飞援引亚马逊、特斯拉、京东等公司回应称,以亚马逊为例,其亏损已近20年。

这一回应引发热议,但大家都知道,亚马逊的商业模式、规模、利润、现金流甚至市值都是科大讯飞无法企及的。

就在今年8月,红芯事件也间接指向了科大讯飞。

因红芯宣传中夸张说法,内衣被彻底脱光,引发“科技创新是换壳”的争论,尤其是红芯CEO陈本峰背着“科大讯飞创始团队成员”Swagger。

不过,红芯浏览器闹剧发生后,科大讯飞予以否认,称陈本峰只是在公司实习过,但这个假“红芯”背后的投资人包括大型工业企业安徽科大讯飞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基金股东为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就在近日,知乎上有王贝尔同学爆料科大讯飞作弊,称科大讯飞利用人工翻译冒充人工智能,引发了不少麻烦。

面对这样的造假质疑,科大讯飞立即表示,科大讯飞从来没有谈过AI同声传译的概念,但一直强调它是人机耦合模型,并表示目前机器的水平无法替代。

同声传译、人机耦合是未来发展的出路。

他还强调,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取代同声传译,并发布了较早的《拒绝神化人工智能技术需踏实前行》内容。

然而,笔者发现科大讯飞的企业使命非常科幻,那就是让机器能够听、说、理解和思考。

这个非常科幻的使命,作为科大讯飞努力的方向,本身就是人工智能神话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早前也曾发表过不少神话般的言论。

例如,他声称未来十年内50%的现有工作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表明人工智能替代率高的工作实际上不是人类的工作。

不喜欢。

刘庆峰还声称要让人工智能成为“全科医生”。

这种言论很容易误导公众。

他还主张,未来人们应该能够自由交流,而无需学习外语。

科大讯飞刘庆峰的很多言论并没有体现出企业家精神,只是对人工智能的夸大。

科大讯飞的利润来自于补贴。

上半年扣除非盈利后仅盈利2000万。

自2016年上市以来,科大讯飞的股本已从1.07亿股增至如今的20.93亿股,增长了近20倍。

转增、固定支付等模式正在迅速扩张。

去年,长江商学院终身教授薛云奎发声称,科大讯飞的管理团队善于要钱,但不善于赚钱。

那么,科大讯飞赚钱吗?翻看历年财务报表,我们发现,2018年至2020年6月31日的11年间,科大讯飞的利润总额为26.99亿元,剔除非利润总额18.97元,营业外收入高达为8亿元人民币。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扣除非营利后的利润大幅下降,降幅惊人,达到-74.39%。

扣除非营利后的利润只有2000万。

对于增发后规模日益扩大的科大讯飞来说,利润增长缓慢。

今年上半年1.3亿元利润中,1.1亿元来自补贴和投资收益。

只创造了2000万元的利润。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含金量不高的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

警惕虚假人工智能。

当前火热的人工智能无疑已经成为技术发展的方向,也吸引了无数资本的参与。

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更受欢迎,仅融资额就占全球的近一半。

二级市场上,也出现了一轮又一轮的炒作。

就在去年11月22日,科大讯飞市值一度突破千亿。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相关企业的融资额持续飙升,估值也在不断上涨。

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AI公司不计其数,涌现了无数AI独角兽。

随之而来的是,这股虚火不断高涨。

蔓延的花朵迟早会崩溃。

比如科大讯飞去年就达到了千亿的峰值,现在也是千亿。

去年以来,物联网资深专家杨建勇多次表示,需要警惕热门背后隐藏的风险,特别是当一些企业被科幻式的愿景所吸引时。

总之,无论人们有多么大胆,无论土地多么肥沃,他们都在人工智能领域竭尽全力。

尖端科技、进化增殖、伪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资本和雄心勃勃的企业是这一切的主要推动力。

杨建勇进一步指出,科大讯飞引以为豪的语音技术已被BAT等巨头入侵。

与此同时,该领域不少创新型企业也正处于成长期,正在逐步缩小与科大讯飞的技术差距。

科大讯飞还表示,各大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但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人工智能虽然大热,但其火爆背后也存在泡沫风险。

在通往诗和远方的路上,从泡沫中看清前进的方向尤为重要。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企业,应警惕泡沫,杜绝噱头和炒作。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商业转型,需要产业扎实稳定。

据科大讯飞年报显示,营收为54.45亿元。

虽然同比营收增速为63.9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4.35亿元,同比下降10.27%,陷入营收增长。

不增加利润的情况。

最后,科大讯飞这家依靠补贴和投资带来利润的公司,今年上半年扣除费用后股价大幅下跌70%。

然而,对于一家被包装成人工智能明星公司的公司来说,却显得有些可笑。

事情是,早在去年,其投资的相关自媒体就授予科大讯飞AI巨星奖,该奖项与苹果、谷歌齐名。

有趣的是,此前科大讯飞秘书长曾向投资者表示,行业领先水平应该是权威机构和客户充分评价的客观结果。

然而没过多久,科大讯飞凭借自己高管投资的自媒体平台的优势。

他们授予人工智能超级巨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所宣扬的泡沫迟早会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