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的价值“再造”揭示了转型中的四种力量:内驱力、产品力、创造力和服务力。
这是长虹转型和价值“再造”的四大重要力量。
回顾这一年的业绩,四川长虹实现了营业收入。
32亿元,同比增长15.57%。
中怡康数据显示,长虹彩电业务实现逆势增长,全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7%,国内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正在转型的四川长虹家电业务外,其他收入正在成为四川长虹业绩提升的支柱之一。
例如,工业附加值较高的IT分销和军工产品线呈现健康增长,收入占比逐年提高。
这些变化给长虹带来了良好的开端。
四川长虹一季报显示,1-3月,四川长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5.37%。
内生动力:制度优化、合力撬动经济增长转型。
长虹率先通过内部系统优化和协同来启动这一进程。
“内部协同就是高效、快速响应市场。
长虹以营销为突破口,一方面不断优化营销体系流程和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运用自身的信息化、大数据能力,完善研发、供应链、制造、贸易、物流信息决策与响应一体化。
”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内驱力是再造企业价值、不断放大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为了更好地推进管理、经营和资源配置改革,有效激发企业活力,长虹在管理改革方面打破了原有的用人制度,采取了“两少两多”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减一”是指通过对公司管理人员实行市场化竞争、薪酬、考核和淘汰机制,加强绩效考核,优化高级管理人员分工,减少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数量。
高级管理人员减少35%,财务总监减少38%,中层干部减少28%; “二少”就是少代理。
为推进产业管理架构重构和总部平台组织改革转型,长虹将公司产业整合为6个BG(事业群)和2个直属子公司。
同时整合总部平台的能力和资源,打造了技术、资本、投资、供应链、海外等五大运营平台,对内提供服务,强化产能支撑,对外拓展业务,打造“一多”就是年轻后备干部的增加,为促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两名70后年轻同志因业绩突出被董事会任命为公司高管。
充实干部队伍27名平均年龄32岁的青年才俊;“两多”就是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经济增长很大。
在进一步规范母子公司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长虹建立了母公司责任清单和子公司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建立“KPI管工资、利润增长管分享、行业地位管晋升”的绩效考核模式,全面实施“奋力上游行动”计划,激发下属产业经营活力和动力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018年,公司47家一级子公司中,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5%的子公司共有26家,其中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30%的子公司有20家。
-同比。
产品力:持续创新 用人工智能确立行业地位 产品力已成为长虹持续创新的基因。
用迭代新产品占领空间,进一步奠定了长虹的行业地位。
在人工智能领域,从全球首创声纹识别技术到全空间??语音交互系统的应用,长虹一直走在国内乃至全球行业前列。
2019年,以高端Q5N、Q5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产品整体平均零售价格同比增长17.8%,平均零售价格涨幅位居行业第一。
此外,长虹近期还推出了业界首款集图像、位置、手势、语音识别为一体的四合一人工智能产品Q3Ts。
长虹正在将人工智能的应用延伸至所有家电品类。
2018年,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长虹保鲜技术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长虹旗下美菱在智能、变频、低温、无霜等技术方面保持行业领先,积极打造“M Fresh”等行业领先产品。
市场销售结构持续优化,对开四门、法式十字车等高端产品快速实现增长。
通过不断创新,美菱实现营业收入74.65亿元,同比增长11.77%。
长虹旗下的华意压缩表现更为抢眼。
冰箱压缩机业务产销量总量创历史新高。
全年生产压缩机1万台、销售压缩机1万台,同比分别增长9.87%、8.25%;产品结构调整强劲,变频、商用压缩机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7%、17%。
持续强化“产品主义”是长虹的主基调。
他们的目标是:打造彩电市场百万级产品,实现人工智能Q5系列产品销量突破万台;大力推动M Fresh系列保鲜冰箱的市场推广和销量增长;加快人工智能空调的普及,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空调的市场份额;同时,加快研发高性能、10年保质期的新型碱锰电池产品,力争进入全球产品品质阵列。
创造力:需求驱动 用产品增加用户粘性,满足和创造需求,是长虹推动转型的必然选择。
个性化时代,创造需求就是最好的服务。
因此,持续的创意就是迎接“个人定制时代”。
长虹以销售为龙头,以制造为基础,强化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推动研发、供应链、制造、贸易、物流信息决策与响应一体化,打通“用户互动、产品交易”。
、平台服务、体验分享、线上“线上线下一体化”等营销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主动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尝试C2B定制模式。
成倍增长,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方式受到用户青睐 长虹CHiQ电视产品经理陈克宇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长虹智能电视的月均语音通话量已经突破1亿次,这是行业内无人能及的。
”超越。
”这表明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在电视产品上的应用正在被众多用户接受,形成较高的粘性。
为保持长虹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长虹今年将加强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力争三年内在自然语言交互、视频行为识别、语音处理等领域建立行业领先优势,推动建立“信息安全”、“新能源材料”灯塔实验室,加快建立图像质量技术、变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有竞争力的实验室,强化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长虹积极探索智能终端应用新场景,持续探索“平台+内容”的新用户运营模式,积极推动“软硬”价值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打造“懂你”的消费者。
与此同时,长虹也收获了运营价值。
以电视为例,智能电视累计激活数同比增长51.4%,互联网运营收入突破亿元。
服务力量:价值延伸。
服务经济增长新引擎始于家电,但又超越家电。
五年前,长虹聚焦新时代、新技术,进行了基于互联网向物联网的“两个转型”,即服务型制造转型和制造型服务转型。
在制造型服务转型方面,长虹积极推动家电优势产业能力商业化,对外输出能力,不断优化和完善面向外部企业的一揽子制造服务,涵盖从创意孵化、产品设计、信息管理、金融支持等供应链服务。
长虹新能源瞄准世界一流客户,大力提升碱锰电池产品质量,积极开发保质期10年的新型高性能电池产品,已达到与金霸王、索尼有重要合作意向。
通过加快构建和完善基于定制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与客户互动,“IE(工业工程)+IT(信息化)+AT(自动化)+DFM(可制造性设计)”核心技术,我们将加快打造能够在大规模流水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生产之间自由切换的智能制造平台,为更多制造领域的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在IT分销业务方面,长虹嘉华年报显示,全年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均创历史新高,实现销售收入。
86亿元,同比增长12.91%,实现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7.42%。
一年来,公司进一步整合国际技术和产品资源,稳步发展传统分销业务。
整体经销规模已位居全国前三,惠普、浪潮等十几个品牌产品经销份额位居厂商第一。
正在转型的长虹,2019年目标明确:长虹将2020年定位为“质量发展年”。
长虹将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坚决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发展动能;长虹本财年的经营目标是“收入规模保持稳定增长,经常性损益同比大幅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