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贝佐斯十年投了八轮的机器人公司Rethink倒闭了,如何躲避“先驱者诅咒”?

时间:2024-05-22 10:31:30 科技赋能

贝索斯十年八轮投资的机器人公司Rethink倒闭了。

如何避免“先锋魔咒”? 2019年9月,Rethink Robotics(以下简称“Rethink”)推出了其代表协作机器人Baxter。

它高 3.1 英尺,没有移动底座,每臂有 7 个自由度,有效载荷为 5 磅,最大操作半径为 1.21 米。

编程后,可以通过控件调整准确性和功能,并且有一个卡通面孔可以“表达”情感和工作进度数据。

百特联合创始人罗德尼·布鲁克斯教授认为,这款协作机器人将像苹果改变手机一样改变制造业,并且会像“新鲜出炉的蛋糕”一样畅销。

罗德尼·布鲁克斯为新一代协作机器人树立了新标准。

在百特产品中,除了安全性高、无需为机器人设置护栏外,还操作简单、使用快捷。

工人无需编写代码即可对机器人进行“编程”——工人只需移动手臂即可完成简单的任务。

编程并执行操作;此外,Baxter还具有视觉传感和力传感等传感能力。

Rethink独特的内置传感器可以自动学习如何“摸索”和“感觉”传送带上的物体;更重要的是,百特不断推出新的软件支持,“与常见传统工业机器人及相关设备的内置软件相比,它们似乎没有变化。

”不出所料,“教学与编程”的极简操作体验等创新让Rethink大受欢迎。

很快就引起了资本的关注。

在其运营的十年间,Rethink获得了1.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其中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参与了Rethink从2004年到2015年的A轮到E轮八轮融资,总计1亿美元。

Rethink自诞生以来就是一家明星公司。

其产品足够创新并得到行业领导者的认可。

然而,直到2016年仍在接受融资的公司最终还是没能避免传说中的“先锋魔咒”。

10月3日,Rethink首席执行官斯科特·埃克特(Scott Eckert)通过电子邮件确认了公司倒闭的消息,随之而来的是机器人行业的叹息和质疑。

讨人喜欢的智能协作机器人 知名数据分析公司IDC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0年,协作机器人将占据机器人市场的30%”。

它们将以目前机器人三倍的工作效率服务于各个行业,并能为人类员工提供安全保障。

协作机器人(cobots)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分支。

一般来说,协作机器人可以通过编程进行有限的自主操作,也可以直接与人类工人进行近距离协作。

2001年成立的Rethink成功地让“协作机器人”的概念更加广为人知。

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 Rethink 的创始人之一是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谈到机器人就无法回避他。

他是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他也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

比如他2008年创立的iRobot公司生产的扫地机器人征服了世界。

罗德尼·布鲁克斯 (Rodney Brooks) 创立了 Robotics,因为他坚信协作机器人的未来销量将像“小型计算机”一样激增。

“就像我们都知道的电脑公司一样,他们一开始专门做大型机,但是卖不了很多,然后就生产中型机,然后又开发出小型机,销量成倍增长,而且变得更便宜、更便宜。

” ”就这样,可以与人类合作的Baxter诞生了。

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Baxter还足够便宜(基础价格为0美元)并且易于编程和重新编程,使它们能够适应更短、更多样化的生产周期。

索耶来了。

2017年,Rethink推出单臂机器人Sawyer,主要用于机器维护、电路板测试等精确重复性任务。

在全球范围内,协作机器人主要用于解决特别容易受到季节性事件影响的消费品行业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劳动力的频繁增减在高峰期是很常见的,而且在这个时期往往很难雇佣到合适的人。

与传统机器人行业不同,Rethink“让人与机器无障碍协作”的目标以及机器人产品的产品思维从一开始就被注入了互联网创投的基因。

最具代表性的是贝索斯的私募基金Bezos Expeditions从2004年到2018年参与了Rethink从A轮到E轮的八轮融资,总计1亿美元。

Bezos Expeditions 的资金占 Rethink 十年运营期间获得的 1.5 亿美元风险投资的近 75%。

因为亚马逊也相信“人机协作”将是未来:亚马逊在2016年斥资7.75亿美元收购了Kiva Systems的机器人项目。

这家公司专注于如何利用机器人完成大量在线订单配送任务。

仓库。

Kiva机器人将扫描地面上的条形码并向前移动。

它可以按照无线指令的顺序将货物所在的货架从仓库移动到员工处理区域。

这样,工作人员每小时就能拣选和扫描物品,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三倍。

Kiva Robots 此外,贝佐斯看重“未来的事物”和创始人的想法。

Rethink作为先驱,确实点燃了协作机器人的发展。

Baxter的研究版已在世界各地的大学使用,在咖啡店里也能看到挥舞的手臂。

总体而言,火爆的协作机器人市场吸引了众多玩家。

Franka、Universal Robots等知名初创公司,Bosch、Omron等大公司,甚至ABB、KUKA等四大工业家族都在开发类似产品参与这一行业。

一个领域的竞争。

但正当大量玩家涌入战斗时,早早进入游戏的Rethink却被迫提前退出。

无法逃脱的先锋魔咒 在接受《波士顿环球报》采访时,Rethink CEO Scott Eckert 将无法继续运营的原因归咎于销售未达到预期,导致公司出现现金流危机。

尽管Brooks教授在两年前的独家采访中表示对Rethink的未来充满信心,但他甚至表示目前还没有考虑盈利的问题。

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Rethink的现金危机与该公司在中国的订单有关。

投资公司Robo Global联合创始人Frank Tobe表示,Rethink为中国市场定制了Sawyer机器人,但经销商没有跟进这笔大交易,因此Rethink有一批机器人被搁浅,没有收到账单。

托比表示,这可能是由于中美之间针锋相对的贸易战,或者是中国经济普遍放缓。

就这样,Rethink 陷入了“没有钱玩的等待游戏”。

然而,未能达成协议可能只是 Rethink 崩溃的表面原因。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Rethink在继续强化协作机器人的服务定位、制定更科学的商业计划方面未能跟上行业需求。

机器人在市场上不太受欢迎的最大原因其实是价格过高。

机器人优异的工作性能众所周知,但中小企业资金有限,性价比成为企业采购的重要考虑因素。

去年,有消息称,许多经销商对Rethink产品的销售不满意,开始与其竞争对手优傲机器人合作。

从成立时间来看,优傲机器人与Rethink是同一年成立的。

但截至目前,生态建设较为全面、完整的丹麦优傲机器人已无法与Rethink相媲美。

它在协作机器人市场拥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上个月宣布其总共销售了0台机器人。

UR5了解中小企业对产品的实际需求。

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优傲机器人对产品价格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还推出了广告视频——购买优傲协作机器人后,客户会等待三四个月到一年。

您可以在几天内收回成本并开始盈利。

之后,不少协作机器人厂商纷纷从价格入手,利用易用性和成本回收期短来凸显产品优势。

当时,Rethink还意识到自己的编程平台并不像Universal Robots那么简单,并且还在打磨自己的新软件平台Intera 5。

当然,没有一家公司的管理层会允许自己的公司失败。

Rethink也试图拯救自己。

外媒提到了一点。

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科特·埃克特透露,确实有交易(出售公司),但最终没有达成。

目前尚不清楚为何 Rethink 未能获得进一步投资或成功出售自己。

但在Rethink破产后的这些年里,制造巨型工业机器人的库卡、发那科、ABB和安川也意识到了协作机器人的重要性,并且这些公司近年来纷纷进入市场。

这些巨头比Rethink拥有更多的现金和坚实的客户基础,抢占市场的意图明显。

相比之下,Rethink虽然在创新方面取得了成绩,但其产品规范还不够精确和僵化。

机械臂抓取重物速度太慢,固定时晃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避免。

诸如此类的问题也遭到了业界的诟病。

对于Rethink的倒闭,IDC服务机器人研究总监John Santagate认为,“不幸的是,有时成为行业领导者也有风险,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毫无疑问,Rethink是又一个陷入先锋诅咒的公司。

企业——行业先锋确实开拓了市场,但如果高估了资本的耐心,不时刻保持警惕,对市场没有深入的了解,机会仍有可能被等待机会的追随者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