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当年的Iphone热潮一样,现在年轻人朋友圈最体现“威力”的事情之一就是发帖《Pokémon GO》 游戏界面和精灵收集。
这款集AR元素、LBS玩法和神奇宝贝超级IP于一体的手游,《Pokémon Go》在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发售后迅速登上畅销榜榜首,并引起全球热潮,不仅帮助任天堂股价暴涨,也恐怕已经提前预定了今年全球最好的现象级手游。
但在中国,《Pokémon GO》就相当尴尬了。
当然《Pokémon GO》Facebook官方宣布将在除中国、韩国、古巴、伊朗等国家之外的所有地区开放运营。
一方面给了满怀期待的中国玩家致命一击,但也代表了《代练》时间的延长,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是件好事。
真正尴尬的是,《Pokémon GO》之后,中国的“山寨”游戏真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后门”、“换皮”手段十分粗制滥造。
然而,普通玩家,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大型游戏公司,在 AR 游戏中几乎缺席。
新浪科技从游戏公司得到的答复基本上是我们根本没有AR项目或研究。
虽然只有一个字母的差别,但AR和VR游戏的命运简直就是冰与火的世界。
不过,可以期待的是,《Pokémon GO》作为一款现象级游戏,一定会给AR游戏乃至整个AR行业带来改变。
那么在经历了“山寨”和“缺席”之后,中国游戏企业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呢? AR游戏开发门槛有多高? AR的夏天要来了吗?游戏圈内也有不同的看法。
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
目前,《Pokémon GO》仅在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开放,全球大部分地区均处于锁定状态。
为了玩好这个游戏,中国玩家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昨天,中国暂时解封的消息,引起不少人争相在朋友圈互相转告。
解封只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
更悲剧的是,官方还发推称,“中国玩家大家好,我们已经紧急修复了一个让中国玩家可以玩《Pokemon GO》的bug,现在已经恢复到正常无法玩的状态,感谢你们的支持,抱歉。
”为了麻烦。
”中国玩家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但世界上总有更糟糕的事情。
当焦急的玩家在推特上询问是否会在中国正式上线时,官方的回复是,“将会在全球范围内上线,除了中国大陆、台湾、朝鲜、古巴、伊朗、缅甸和苏丹。
”似乎能听到中国玩家血量清空、下线的消息。
但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也可能是“好消息”。
例如,一些中国游戏厂商擅长山寨游戏。
《Pokémon GO》流行后,全世界掀起了模仿热潮。
据媒体统计,全球已经出现了超过20款《Pokémon GO》“山寨”游戏。
有国外游戏的“像素级”副本《Go Catch Em All! - Hungry Monster》,也有号称早于《Pokémon GO》的简化玩法版本《城市精灵Go》。
甚至还有像《精灵宝可梦 Go》、《精灵宝可梦》、《我的创造世界2,精灵宝可梦Go》这样粗糙、玩法完全不同、强行“借用”游戏的游戏。
对于任天堂来说,究竟是以前高度相似的游戏更可恶,还是粗制滥造的“借用”游戏更可恶,任天堂有自己的看法。
但后者向用户展示的是一些国内游戏厂商对游戏本身的关心是多么的少。
游戏注册系统出来后,市场上有不少感叹,但有游戏从业者告诉新浪科技,注册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市场正规化,而重皮、私服等垃圾手游则不然。
服务器将受到很大影响。
正规化之后,这些烂游戏想要赚钱会更加困难。
这也是一种观点。
主要制造商和初创公司均缺席。
另外一个尴尬的是,《Pokémon GO》走红后,新浪科技询问了几乎所有各大游戏研发公司,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我们没有AR项目,没有AR研究,只有VR”。
与VR投资相比目前,几乎没有游戏公司投资AR。
LBS作为一个辅助玩法,或者说是作为一个“噱头”而存在,更像是一个配角而不是主菜。
那么,游族COO陈立标和蓝港互动副总裁王世英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目前国内从事AR应用开发的公司有很多,其中大部分对游戏应用感兴趣并且已经开发了游戏应用,其中包括商业广告游戏。
然而,中国有数万家游戏公司,占比不到1%。
至于AR游戏产品,情况可能更糟。
“我以前做出版商时见过的产品中,一般都会有AR产品。
但在国内的大学生比赛中,比如我之前担任评委的两岸三地VR冠军赛, AR游戏在学生作品中所占比重仍然不低。
”不过,蓝港互动副总裁王世英也向新浪科技表示,即便是这几款AR游戏产品,也没有取得特别好的经济效益。
他们基本上是在发射的时候就死了,或者根本没有看到发射。
AR很难还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创新?尴尬过后,我又要回到一个很俗气的问题了。
为什么中国拥有如此现象级、领先的产品如此困难,甚至难以效仿? AR很难还是我们不懂创新?昆仑万维CEO陈放、蓝港互动副总裁王世英、中国手游出版中心副总经理徐光祥都认为AR不是问题。
技术和研发难度并不大。
难点在于“如何将科技与创意结合起来,将新鲜感与可玩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 《Pokémon GO》神奇宝贝和皮卡丘的全球超级IP是其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而LBS(地理位置)+RPG(角色扮演)+AR(增强现实)的创新玩法是王世英认为更关键的因素。
” AR技术并不难,但很多人觉得他们不知道如何在游戏中使用它,大多数中国游戏开发商仍然不习惯创新,他们习惯于等待国外的类似产品。
打开这条路,我们中国的开发者就会跟进,所以这样的产品会很少。
”徐广祥、陈立标认为,现实的商业考虑也是重要原因。
“新兴游戏类型市场风险较高,大部分手游厂商风险承受能力较差,不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制作AR游戏。
中小型团队迫于生存压力,普遍只考虑传统游戏类型而大型团队上市公司也面临着绩效考核的压力。
”对于AR技术的难度,不少游戏厂商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他们看来,《Pokémon GO》只是一款类似AR的游戏。
真正的AR应该能够实现虚拟图像与现实的交互,这需要新的计算能力和硬件。
这仍然是非常困难的。
游戏引擎开发商LayaBox创始人谢成宏告诉新浪科技,实际上国内场景识别技术还比较缺乏。
高强度的AR游戏开发也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这在国内并不强。
“虽然AR与游戏的结合看似前景广阔,但移动硬件载体本身的缺陷却制约了AR游戏的发展。
比如手机的配置要求比较高,功耗非常巨大,服务器的稳定性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成熟的AR游戏产品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比如计算机视觉、空间定位、运动追踪等。
”游族网络COO陈立彪表示,下一个《Pokémon GO》还有多远?《Pokémon GO》作为现象级游戏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款游戏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改变,但这种改变真的意味着春天已经到来,还是又一个繁荣的幻象,中国手游出版中心副总经理徐光祥对此表示乐观。
他认为,一些游戏公司会逐渐尝试做AR游戏,这可能会带动手游行业新的细分领域的蓝海市场的发展。
游族网络COO陈立彪也认为,对于整个社会和游戏玩家来说。
这是对AR游戏认知的普及,让AR游戏从原来的小众品类变成了大众的热门对象,对于游戏从业者来说,大家都看到了AR游戏的潜力,对这个新兴行业的兴趣也有望更加浓厚。
超越VR游戏。
但还有另一种观点。
“我其实不同意这是AR游戏突然火爆,而是Pokemon GO突然火爆。
这包括Pokemon IP、LBS、AR元素。
除了任天堂之外,不要忽视Niantic和Pokemon GO的贡献。
”社交网络。
”陈芳表示,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可能会增强一些创新者的信心。
但从消极的角度来看,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Pokémon GO》会引发一阵短暂的追随者和模仿者的热潮,但很快就会像昆仑万维社的《部落冲突》或《皇室战争》的追随者一样,并且最后发现很难成功,然后热潮就会过去。
在游戏圈子里,和陈放有着类似观点的人还有很多。
他们觉得AR游戏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Pokémon GO》主要提供新的玩法。
后《Pokémon GO》时代,如果游戏开发商一味跟风,当新鲜感褪去后,市场就会迅速萎缩。
仅仅因为《Pokémon GO》流行并不意味着AR游戏就完全流行。
AR迎来春天了吗? 《Pokémon GO》之前,中国互联网巨头就已经开始布局AR市场。
今年2月,阿里巴巴领投AR公司Magic Leap 7.94亿美元融资,腾讯也参与了Meta的1万美元B轮融资。
高榕资本与腾讯共同投资Meta。
作为该项目的领投方,高榕资本岳斌也向新浪科技提供了投资界对AR游戏的看法。
“《Pokémon GO》作为一款应用AR技术的现象级游戏产品,打消了一些创业者和用户对AR内容受欢迎程度的担忧。
《Pokémon GO》的运行也基本说明手机已经具备了搭载AR技术的硬件基础,AR技术在用户侧的推广可能会变得更加顺畅。
”岳斌表示,《Pokémon GO》让C端用户能够看到AR技术在游戏和娱乐领域的应用可能性未来,还有机会看到AR技术在机械制造、医疗、军事、电视广电、教育、建筑和旅游等领域的应用。
不过,他并不认同过度放大《Pokémon GO》作用的观点,“现象级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AR/VR产业的发展,但目前看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 AR和VR的商业化和普及还处于早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