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消费者委员会最近发布报告称,Fitbit、Garmin、Mio和Jawbone四个品牌的运动手环侵犯了用户的权利。
隐私。
在这份报告中,研究人员使用了 15 个非常关键的用户隐私项,对四款支持心率监测的运动手环:Fitbit Charge HR、Garmin VivoSmart HR、Mio Fuse 和 Jawbone UP3 进行了横向比较。
结果显示,所有四个手环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收集额外的用户信息,例如手环佩戴者的全名和具体出生日期。
挪威消费者协会认为,手环制造商只需要知道用户的昵称和出生年份,并不会影响其提供服务的准确性。
报道还指出,当《用户服务条款》(Terms of Service)的细节发生增加、删除或调整时,用户将不会收到相关通知。
四家手环制造商没有明确说明用户佩戴手环产生的数据会共享给哪些第三方,也没有说明用户的生理和健康相关数据将被存储多长时间。
更值得注意的是,Fitbit、Garmin 和 Jawbone 腕带的用户无法禁止制造商与第三方共享其数据。
当用户主动注销并删除账户时,之前生成的所有数据不会同时被删除。
在可穿戴设备市场,Fitbit、Garmin 和 Jawbone 等公司被认为是行业的领导者。
他们深知,海量用户运动和生理监测数据的聚合具有可观的商业价值。
每个用户的数据都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特的样本。
当手环公司掌握的样本足够广泛、多样时,通过数据挖掘就可以演化出各种具体实用的功能。
例如,它可以根据出生日期、身高、体重等数据推荐相应的日常运动计划,根据运动和静息心率等提供个性化的呼吸指导等。
此外,手环制造商还可能出售用户的生理和运动情况。
将数据记录给第三方,例如广告商、私立医院和保险公司,以获得收入。
如今的运动手环能够测量的生理指标还是非常有限,主要是计步和监测心率。
随着更多传感器组件的加入,智能手环和手表的监测能力很快就会得到提升,这也将增加更多与个人健康相关的核心数据被泄露的风险。
到那时,我们再与大而不能倒的可穿戴公司谈论隐私问题可能已经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