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物联网的安卓!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华为的Liteos?

时间:2024-05-22 10:06:26 科技赋能

几乎没有人会反对物联网是下一个更大的趋势这一事实。

除了苹果、谷歌和微软等目前的领军企业外,三星、华为、阿里巴巴等也都错失良机。

最早推出智能手机的企业也在物联网大局尚未确立之前努力抢占市场份额。

其中,离我们最近的就是华为。

5月20日,华为在北京举行的华为网络大会上发布了“敏捷网络3.0”解决方案,被称为“物联网网络解决方案”。

具体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敏捷物联网网关、敏捷控制器。

华为表示,借助该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快速构建“无尽”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实现生产、制造、物流等领域的智能化。

除了上述解决方案之外,华为还发布了自己的物联网“1”战略:第一个“1”指的是物联网平台,用于集中采集、管理、处理数据,然后开放。

给合作伙伴和行业。

基于该平台行业合作伙伴可以开发应用; “2”是指华为的传统优势,即网络接入,包括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最后一个“1”指的是华为全新的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

Liteos的系统大小只有10KB。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轻量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

它也是开源的。

华为希望更多的第三方合作伙伴采用该系统,并基于华为的数据开发行业应用。

华为利用Liteos打造物联网版Android。

物联网不是趋势,而是现实。

Gartner预测,物联网带来的经济附加值到今年将达到1.9万亿美元。

因此,目前各国针对物联网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如“中国制造”、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等。

而就像三星放弃了让Tizen在手机上取代Android,而是将其放在一些Android尚未触及、尚未普及的领域一样,华为也吸取了之前的“晚一步,一步一步”的教训在制作 Liteos 的手机上。

这种希望在未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行为,也意味着华为立足于该领域的开发商身份。

具体来说,物联网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行业标准长期处于竞争状态,无法统一。

目前所谓的物联网行业标准实际上是由各个联盟制定的,比如AllSeenAlliance技术联盟、开放互联网联盟、工业互联网联盟、IEEE Society P Project等,实际上造成了很多认证标准的冲突和重复。

由同一联盟内的企业成员经常同时参与多个项目和标准。

整个行业就像一盘散沙,但同时也充满了机遇。

这是华为的第一个初衷。

另一方面,现有网络性能低下也限制了物联网的发展。

据华为预计,到2020年,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将接近1亿个(目前只有70亿个),而新部署传感器的速度将达到每小时1万个,届时,现有的网络不仅将无法承受负载,但即便是现有的网络速度和延迟也将远远无法保证远程精准控制工业级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就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升级,而华为本身就是其中之一对于5G标准的制定者来说,顺势涉足物联网当然也在情理之中。

再者,物联网的到来可以很好地连接华为现有的一些业务——移动终端、运营商网络、芯片、应用等,可以为华为提供新平台、新产业、新业务的探索和发展。

模型机会,进而抢占更多消费者和企业市场。

这些都是华为首先推出Liteos的原因。

但能成功吗? LiteOS并不完美,市场混乱的原因在于持续的争议。

除了各种组织之外,家电厂商、互联网厂商、运营商也有各自的诉求。

其中,不仅有苹果的HomeKit、谷歌的Android Home(暂定名)和收购的NestLabs,还有微软的Windows IoT,包括IBM的智慧城市、英特尔的智能网关、三星的Tizen和SmartThings以及华为的Liteos。

以及亚马逊、阿里巴巴的云解决方案,都是希望自下而上取得物联网市场领先地位的产品。

在这些推动物联网标准化的产品正式完成之前,谁也无法预测最后会留下谁。

华为选择开源,是为了吸引更多第三方加入其生态系统,以振兴、壮大自己。

不过,与苹果、谷歌、三星等瞄准的消费市场不同,华为首次提及的IoT战略主要聚焦行业市场,包括制造业、智慧城市、车联网等优势领域,将它们作为其主要焦点。

方向。

但分析起来,Liteos并没有特别创新。

它的模型与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的Contiki系统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明的TinyOS没有太大区别。

后两者还具有轻量级和开源的特点。

功能并得到了专业黑客、学术界和企业的认可。

此外,Liteos要想确保成功,还需要减少其局限性。

比如必须为其他品牌的芯片提供技术支持和优化,而不能只支持自家的海思芯片。

目前,华为应该只能识别额外的英特尔芯片。

,但对于高通、英伟达等来说,目前还没有消息。

此外,Liteos仍然是基于华为自己的通信网络和传感器解决方案设计的系统。

它解决的更多是“物联网”问题,不提供云控制、运营、优化等解决方案。

这一部分是真正解决痛点、产生粘性的部分,就像智能??手机上的交互方式一样。

不过,华为目前在这方面的努力还非常有限。

总的来说,尽管Liteos前景广阔,但仍需要大量改进——毕竟,虽然它已经逃离了智能手机等成熟市场,从而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但华为Liteos最大的敌人仍然来自iOS和Android。

向物联网演进,华为必须确保自己在新晋者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