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手环时代结束后,智能硬件的目的是什么

时间:2024-05-22 10:01:53 科技赋能

虽然硬件智能化是趋势,但目前整个智能硬件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硬件智能化后无法构建更多的智能生活场景。

网络化,让消费者感受到智能化的好处,导致产品接受度仍然较低。

近一年来,京东众筹、淘宝众筹等平台上纷纷推出智能硬件新产品,但现在看来都是徒劳,没有出现真正的爆款产品。

智能血压计、体重秤等与健康概念相关的智能硬件也未能实现预期的爆发。

注重安全理念的智能门锁、智能行车记录仪等也没有成为热门产品,销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今年,由于巨头的进入和风险投资的冷漠,智能硬件创业浪潮很可能不会像去年那么繁荣。

一些产品没有得到市场认可的创业公司会遇到融资困难,从而导致智能硬件创业的衰落。

新的一年该领域正在经历大洗牌,不排除相当一部分初创公司倒闭、消失。

展望2020年的智能硬件,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智能电视竞争加剧,传统厂商可能会在2020年逆袭智能电视市场。

这是智能硬件行业表现比较好的品类在过去的一年里。

2016年以乐视和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的激烈对抗,不仅引发了双方的价格战,也引发了内容方面的竞争。

年底,各大厂商都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和期望。

今年12月底,乐视致信总裁梁军宣布完成万台预期销售目标。

小米电视CEO王川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小米电视销量达到1万台。

2017年,乐视、小米在智能电视领域的围攻,也引起了海信、TCL等国内传统电视厂商的激烈抵制。

他们在智能电视方面效仿互联网厂商的内容策略,与乐视、小米正面竞争。

可以预见,2020年智能电视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不仅仅是国内电视厂商。

借助智能化浪潮,三星、LG等国际厂商甚至吹响了反击的号角。

此外,智能电视在面临同行直接竞争时,还需要警惕来自侧翼的竞争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与智能电视厂商一起抢占客厅娱乐市场的还有智能投影仪(又称无屏电视)等产品。

目前智能投影产品虽然在销量和画面清晰度上无法与智能电视竞争,但在便携性和价格上可以胜出,并且可以用于更多场景。

目前国内有数十家智能投影厂商。

销量最大的应该是极米,保守估计在20万到30万台之间。

据行业预测,全年智能投影仪总销量在50万至50万台之间。

10000这个范围。

可以预见,2019年,随着产品体验的进一步升级,这款产品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

智能手表/手环创业时代已经结束。

在此之前,智能手表是智能硬件创业浪潮中最活跃的创业分支。

甚至在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的智能手表推出之前,国内不少企业家就率先推出了智能手表产品,还推出了针对儿童的儿童智能手表。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硬件技术领域,国内创新基础依然薄弱。

国产手表产品虽然推出较早,但并没有抢到市场红利。

最终,智能手表市场主要被苹果和三星两大巨头瓜分。

食物。

据国际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表销量达到1万台,同比增长10%。

在这万款智能手表中,Apple Watch 占比 63%,出货量为 1 万台。

;三星占16%,出货量为1万台。

凭借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络,苹果今年在全球仅售出1万台,并未达到苹果预期的销售目标,而这个销量已经占据了整体市场的三分之二。

紧随其后的是三星。

不过,虽然智能手表销量首次超越瑞士手表,但显然智能手表还无法成为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的硬件产品。

年销量不超过1万台,远低于2018年。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14亿台。

从目前的产品形态和体验来看,智能手表不太可能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外器官”,其增长速度也很难与智能手机刚开始普及时相比。

最重要的是,智能手表日常生活场景单一,没有可以替代智能手机的突出功能,并且与手机的很多功能重叠,用户没有即时需求。

今年,由于巨头的强势进入,智能手表领域的创业已经成为红海,甚至原创创业者也会面临生存问题。

相比之下,智能手环的市场表现甚至比智能手表还要好。

小米手环的数据线显示,其全年销量突破1万只,但这可能是由其79元的低价决定的。

全球销量第一的Fitbit已成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可穿戴设备公司。

另外,虽然苹果、三星、华为等大牌厂商年内都推出了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智能硬件行业迎来繁荣。

虽然硬件智能化是一种趋势,但目前整个智能硬件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硬件联网后,仍然无法构建更多的智能生活场景,让消费者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好处。

这导致产品接受度仍然较低。

2019年,智能硬件产品方向迎来拐点。

无人机、自平衡车、智能汽车等智能交通工具显然更受关注和青睐。

最新的消息是,国内无人机领域的初创公司大疆无人机2018年实现净利润2.5亿美元。

这从过去一年无人机的火爆程度也可以看出。

此外,国内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公布了自己的智能电动汽车计划。

包括腾讯、百度、乐视等互联网企业都在参与,而传统汽车厂商也在积极推出智能汽车,这也将是未来三年智能硬件领域的最大亮点。

而且,智能硬件很可能在2020年迎来转折点,产品创新的方向开始从现有电子产品的智能化改造转向新型智能产品的打造,特别是与VR等新技术相结合(虚拟现实)。

这很可能是将智能硬件产品更快地推向大众的开始。

例如,将VR技术应用于游戏和娱乐可能会成为智能硬件创业的主要方向,而不是将所有创新集中在运动和健康等非刚性需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