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
在当今高度互联的小世界里,流行的叙事通过口头传统、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传播,无论是关于经济信心还是恐慌、房地产繁荣与萧条,还是关于网红、比特币、健康与保健,或者任何流行的内容。
无论是真相还是谣言,都会影响人们的决策,甚至改变整个经济社会的走向。
然而,坚守理性行动者和完美信息假说的经济学家此前却对此视而不见,远远落后于历史学家、人类学家以及高度敏感的媒体和商界。
《叙事经济学》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拉基米尔·罗伯特·希勒利用流行病学模型,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流行叙事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的新视角。
希勒通过对诸多重大事件的回顾,并辅以数据分析,展示了流行叙事对历史进程和其中个体生活的深刻影响,并表明对这些流行叙事的经济学思考可以提高对金融危机、衰退、萧条和其他经济事件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我们提前计划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负面冲击的危害。
以下为《叙事经济学》的推荐序言,原标题为《叙事:理解过去与未来》叙事经济学:病毒式故事如何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未来。
文/张磊(创始人、高瓴资本CEO))在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中,有两个最基本的假设:理性人假设和完美信息假设。
经济学家习惯于运用数量分析,将许多易于感知、追踪、整理的数量指标视为经济研究的重要参数。
然而,在《叙事经济学》一书中,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弗拉基米尔·罗伯特·希勒以独特的方式将“叙事”引入经济学领域,将过去依赖抽象建模和数理统计的经济学还原为温暖感性的生活片段。
或者在历史场景中,人们的话语、问题和故事成为解构经济现象的重要维度。
比他的研究成果更难得的是,这位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独特的跨学科思维、开放思维和人文关怀的道德精神,尤其令人敬佩。
什么是叙事?叙事体现了集体共情、公共信仰和公共普世价值认同。
“叙事”一词不仅仅意味着故事或讲述。
归根结底,叙事是一种融合历史文化、时代精神和个体选择的载体,甚至是一种集体共性。
感情。
它在一定程度上阐释或阐释了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重要公共信仰。
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潜移默化或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经济行为。
正是这些特征使得叙事传播成为经济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和一个关键的预测变量。
比如对市场下滑的恐慌、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对技术替代的批评、投资的情绪波动等,这些长期且不断变化的叙事载体,无论对于消费者、企业家、投资者还是决策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影响。
上述叙事经济学的核心要旨是,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视角,以时代重要事件为背景,以人们复杂多变的信念为研究核心,融入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
以及事实背后的情感因素。
可感知的类别。
通过理解叙事,才有可能理解普世价值认同,从而获得真正理解经济运行机制的能力。
主要叙述是洞察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预测经济趋势的关键变量。
叙事是理解时代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方式,洞察变化是经济活动非常重要的分析维度。
在商业实践中,环境是一个关键变量。
发现环境的关键时刻和关键变化是做出重大决策的前提。
关键时刻和关键变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重大叙事,因为叙事总是针对当下。
它们既是不断沉淀、变化的新的价值主张,也包含时代特征、观念趋势、意识形态变化。
他们还可以影响和塑造人们的共同信念。
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舆论传播环境正在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口碑传播、社交传播正在成为新的零售推广模式。
传统品牌和新品牌厂商都在用各种有趣的方式来抢占人们的心。
当热点事件发生时快速做出商业决策正在成为建立企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了解了时代的关键叙事,就能判断一个商业模式的底层价值是否符合消费者的精神诉求,是否真正可持续,是否真正创造价值。
在易于“传播”的好故事中,隐藏业务规则的行动策略叙述将枯燥的信息还原到系统中。
了解信息传播的原因比了解信息的真相更重要。
罗伯特·希勒在《叙事经济学》中说过,人们不只是喜欢难忘或美丽的文字,而是喜欢有深度的故事。
深层次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一定是触动了人们最原始的情感本能,而不一定是故事的简单真相。
正如商业世界不能像科学实验一样,在一个纯粹理想的空间里,甚至通过设置对照组来验证决策是否正确。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决策放在动态的环境中,用“传播”来检验,选择符合商业规律的行动策略。
我们永远无法预测,我们只能不断试错。
这种思维方式是第一原则。
它不局限于理论推测,而是在现实系统中定义问题,通过对现实环境的动态观察挖掘真正重要的原理,深入研究问题。
把握集体情感密码,满足用户真实价值需求。
叙事是建立同理心的桥梁,同理心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文的意义始终是寻找共同的价值基础,而叙事的本质是构建和提炼人们的精神指引。
对于企业家来说,理解叙事的核心是拥有同理心。
比如,产品经理不仅要从功利的角度考虑产品的功能属性,还要从审美的角度考虑产品的设计、交互、体验;例如,医生不仅要治疗病人,还要安慰病人;例如,人工智能科学家不仅要考虑效率、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还要热情地思考工人的长期价值。
企业家一旦掌握了影响商业波动的集体情感密码,就可以将产品的价值回归到顾客真正需要的价值范围。
同样,同理心可以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大规模与未来对话的可能性。
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来自叙事经济学的起源,它利用生活经验的本质来指导思考和决策。
《叙事经济学》的阅读体验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智力交融、精神共鸣的旅程。
其对经济的反思、对商业世界的质疑、对金融投资领域的关注,让人感受到火热的人文精神。
正如罗伯特·希勒教授打破经济学的一般假设,运用不同的学科模型,在更广阔的研究空间中寻求经济学叙事的启示一样,我们也在不断反思价值投资的历程。
企业真正的护城河是什么?到底什么是真正创造价值的创业?什么样的投资能够超越周期和天气?这一切都源于对价值本质的理解。
无论是传统产业升级,还是新兴产业崛起,最终创造的价值都是为了人民美好生活。
我们希望企业家追求的伟大格局观的核心是在时代变迁中构建宏大叙事的能力。
这是一种超长期主义。
我们也希望在人文关怀方面赋予投资更多意义,成为提供解决方案的资本和好资本,通过长期投资、赋能投资为社会创造更普惠的价值。
感谢罗伯特·希勒教授,这是一本关于理解过去和未来的书。
相信大家都能从叙事经济学中找到理解这个时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