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腾讯大学(ID:tencent_university)2008年,热爱互联网的医学爱好者硕士生,李天天为了方便医学生搜索信息,我利用业余时间搭建了一个在线搜索社区,丁香花园。
两年后,他发现同仁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于是他将丁香花园升级为专业学术讨论的论坛。
一转眼十九年过去了。
如今,丁香花园已从专业论坛发展成为服务医生、企业、患者的大众化公司,拥有完整的线上线下服务链。
还获得了腾讯、DCM、顺为资本等投资方的青睐。
今年4月,完成D轮融资后,丁香花园估值10亿美元,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独角兽。
《CEO 来了》第二季第三期,腾讯咨询助理总经理、李晓红对话丁香花园创始人、李天天。
以下为权健事件采访摘录: 发生是必然的。
李晓红:权健事件是偶然还是必然?李天天:丁香博士的使命是传播健康科学,而不是打击欺诈。
一开始,丁香花园论坛正在讨论一些不寻常的烧伤事件。
在许多确诊病例中,烧伤部位是胸部和背部,而不是裸露的头部和面部。
后来医生发现烧伤的原因是火疗,但这种治疗方法在中西医领域并不存在。
经过中西医专家反复会诊,医学证明火疗无效。
丁香博士的文章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站得住脚的。
因此,当权健要起诉我们时,我们可以斩钉截铁地答复:对每一个字负责,绝不删稿。
回过头来看,权健事件是不可避免的。
假冒保健品的受害人群与国家脱贫攻坚的目标人群有重叠。
这些人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获取信息的机会有限。
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空巢老人。
当国家给他们钱或者教他们赚钱的能力时,他们就用这些钱去购买假保健品,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扶贫成果。
同时,很多虚假保健品声称有功效,这对于专业医生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因为老百姓把保健品当成治病药物,小病就可能酿成大病,这让本来就不堪重负的医疗保险体系雪上加霜。
李天天在《CEO 来了》录音环节谈“医疗健康网红”丁香博士:专业与大众的平衡之舞。
李晓红:在互联网上拥有一万多用户的丁香博士如何平衡专业性和人气? ?李天天:涉及大健康领域的内容一定要注重传播。
我们有特殊的内容写作标准。
所有医生的科普文章都必须重写,变成公众能看懂的推送信息。
例如,神经科医生写文章时,自然会提到“脑脊液”这个专业术语,但公众并不理解。
因此,我们医学背景的编辑在开始文章之前,先科学地解释一下“脑脊液”的成分和功能。
开个玩笑: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脑水吧。
这样,文章就从专业的科普变成了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语言。
科普领域不能存在无知。
必须用理性来理解,更重要的是用情感来理解。
谈网上问诊:有时候看病是搬不动的。
李晓红:2020年推出丁香医生APP并进军在线咨询领域还不算太早。
你能成为第一个到达的人吗?李天天:2007年移动医疗刚刚兴起时,资本市场对这个概念寄予厚望。
当时甚至有“颠覆医学”之说。
我说了一句很不恰当的话:有时候药是不能动的。
很多人批评我,认为我在互联网医疗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给这个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但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这句话是对的。
当患者需要手术时,互联网可以帮助他传递信息、联系权威专家等,但患者最终需要在医院接受药物和手术治疗,才能真正完成医疗过程。
互联网技术无法颠覆物理医疗过程。
所以,治病有时是不能动的。
《CEO 来了》录音是现场进行的,但医疗护理有时可以转移。
比如痤疮、湿疹等慢性病、多发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很好的解决。
互联网上的医生可以解决问题、缓解焦虑。
许多竞争对手较早进入在线问诊领域,但大多以医疗和疾病为核心业务。
医疗疾病业务,越靠近核心,风险越高,控制力越强,市场化程度越低。
相对而言,健康侧业务风险较低、机会较多、控制较少、需求较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此时,就是为广大健康方提供服务的时候了。
所以我们在2018年、2020年开始进入线上咨询,线上咨询和线下咨询有很大的区别。
线下医院资源紧缺,医生必须快速诊疗;但在网上,屏幕另一边的用户希望医生能多说点,安慰自己。
如果我们的医生没有经过筛选和培训,把线下的经验带到线上,我们的产品就会失败。
因此,我们严格控制医生回答的质量。
我们有一个指标,叫做措辞率。
在丁香医生平台上,医生的书面答复占58%,措辞率占90%。
同时,我们还有分诊机制。
当咨询情况复杂时,医生会立即推荐患者去医院,所以患者有很好的寻求帮助的体验。
毫不夸张地说,丁香博士的在线问答质量达到了行业第一。
李天天在《CEO 来了》录音现场谈医疗互联网慢:要做发电机 李晓红:互联网行业只能快,很快就会成为超级独角兽;但在互联网医疗行业,目前还没有绝对领先的公司,似乎速度越慢口碑越好,您怎么看?李天天: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供需关系平衡甚至供过于求,供需信息基本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你有好的技术和用户体验,再加上互联网的力量,很容易快速做事。
首都。
比如,做行业连??接器:美团连接餐厅和消费者,滴滴连接司机和乘客。
连接器可以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提高效率。
但医疗健康市场则不同。
这个市场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
技术和资本力量很难快速弥合信息鸿沟。
供需双方都需要一个漫长的习惯培养过程,市场不易渗透。
王慧文(美团副总裁)提出了互联网两半场的概念:上半场,企业利用资本和技术的力量,竞相占领地盘,成熟市场;下半年,思维和运营模式发生转变,质量为王,需要用深入、专业、精细的运营方法来提高效率,同时也将考验创业团队的能力和视野。
我们用自己作为发电机的比喻。
我们希望我们不仅连接供需双方,更提供服务,让两方的连接更好。
因此,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变得更加重要。
不可避免地,我们的行业发展会慢一些,这是正常的。
《CEO 来了》录音中谈医疗互联网的未来:苏大强还需要蔡根华李晓红:以三年为时间线,您如何看待医疗健康行业的未来?李天天:三年太短了。
医疗健康行业几乎以10年为周期发生变化。
从以医疗、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社会发展也出现新变化。
未来10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将会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新的需求将会诞生,而这些需求可能在当前社会中不存在,也可能不被文化所接受。
例如。
我们当医生的时候,有一个70多岁的男人来看医生,因为有过不安全的性行为,被诊断出患有艾滋病。
社会上普遍的观念是,70多岁的老年男性可能没有性需求;但未来,当人均寿命增加时,老年男性仍然会有性需求,苏大强仍然会找到蔡根华。
未来,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养老、护理、康复等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
医院的重点仍然是疾病和患者,但互联网健康产品必须以家庭为场景,以专业服务为载体,持续、整体的产品形态:用户阅读文章、学习课程、上网我们的平台。
优质线下诊所的问诊、治疗以及养老康复服务也可以在家中提供。
换句话说,医院更注重诊断,而诊断前和诊断后的活动必须在家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