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阿里巴巴启动“爱心助农”计划,收集滞销农产品直供北京、上海、广州

时间:2024-05-20 01:21:31 科技赋能

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突破疫情带来的“封锁”,恢复几乎完全瘫痪的状态农产品供应链?答案是:最多两天。

近日,阿里巴巴农办启动“关爱农民”计划,汇聚数字经济力量,打造全国核心产区滞销农产品应急供应链,保障城市菜篮子数量充足、价格稳定。

同时还帮助建设农村数字化防疫网络。

针对中国冬季“菜篮子”海南果蔬滞销,在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阿里巴巴紧急成立了项目组。

经过两天的努力,重新打通了从海南到全国,从采收、加工、物流到销售的全链路。

农产品数字化供应链。

2月8日至10日,海南滞销果蔬1000余吨通过天猫销售。

线下,盒马与大润发直接采购了57吨海南果蔬和文昌鸡。

重启正在加速。

截至发稿,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等省市核心产区供应链已部分打通,直销城市不断增加。

两天定制应急供应链 疫情带头,全国多地农产品滞销。

据估计,仅海南就有超过20万吨蔬菜、水果急待投放市场。

在三亚崖州,杨礼贤一亩地种植的数吨芒果现已上市。

尽管价格比去年低了三分之一,但还是没有人来买。

疫情发生后,海南农产品出省电商渠道基本瘫痪,就连包装用的纸箱也不得不从外省进口。

“从采收到销售的整个环节都被堵住了。

”福建邱曼芝实业有限公司的郑玉柏说,“很多地方都封村了,找不到采摘工人,因为招不到工人,也很难找到合适的采摘工人。

”加工和包装厂恢复运营“最大的问题是物流”,另一位水果商表示,“海南紧急推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

本地农产品可以上路,但在海南以外的地方却不一定能上路。

” 回到路上,困难重重:农产品从采收到销售的整个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售地的路径必须从头开始,一一重新打通,阿里巴巴紧急成立项目组,整合数字农业、菜鸟和天猫在数字化生产方面的能力,数字化流通、数字化销售,加上34家商家的参与,历经两天的时间,满载的海南水果终于穿越了琼州海峡。

目前,海南农产品加工能力已恢复到日均近5万单,大部分农产品可在72小时内发货,直供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线上线下销售网络 在“爱农助农”计划下,天猫、淘宝、聚划算、盒马、饿了么、阿里巴巴农村事业部等,形成了完善的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网络。

线上,淘宝App开设多个销售入口,最大程度地推介各地特色农产品。

天猫的正宗原产地和聚划算的百亿补贴都设置了专门的场地。

在淘宝搜索“吃货助农”可以直接进入淘宝的吃货活动页面。

对于通过“海南果蔬绿色通道”在线销售的水果,平台提供专项销售补贴,让足不出户的“吃货”也能享受到优质低价的果蔬。

2月6日,淘宝直播官方直播帮助烟台销售西红柿近万公斤、黄瓜近1.5万公斤、草莓近6000公斤。

这一天,淘宝吃货推出了帮助农民的频道。

上线三天,滞销农产品网上销售量达到1万公斤。

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为医生护士送上热饭菜的孔先生,春节以来已陆续向全国近10个省市供应了十余类滞销果蔬,比如广西永福的糖橙、浙江德清的糖橙。

山东临沂的春笋、白菜、茄子、小番茄,海南长江的喜州蜜瓜等。

从2月1日至今,盒马已经帮助销售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吨滞销果蔬。

在当地生活方面,饿了么的“网上市场”将水果、蔬菜等食材送到封闭管理的社区门口。

还与商家合作,清理各地滞销农产品,帮助山东土豆、安徽叶菜、海南水果等上架。

阿里巴巴农村事业部通过新型县域数字营销平台,陆续销售浙江临安春笋、陕西武功猕猴桃等区域特色农产品。

确保农村安全卫生 春节过后,南方地区抢收冬季农产品,北方地区开始准备春耕。

疫情正在打乱农业原有的节奏,农村面临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重任务。

2月5日,阿里云与阿里农村事业部联合推出面向县级政府的“大数据疫情监测云屏”,可免费使用直至疫情结束。

目前,这项服务已在全国县级行政区推出。

利用钉钉开会、“打卡”,成为疫情期间县域农村联防联控的抓手。

在甘肃省临洮县,全县疫情联防联控工作调度会通过钉钉召开。

进出村庄检测点的人们使用钉钉扫描二维码并填写表格。

相关实时信息有助于准确统计农村疫情、合理安排值班力量。

阿里健康在线问诊项目向公众开放。

每天8:30-24:00,农村群众可以在线咨询健康问题。

此外,阿里健康“足不出户买药”项目将有助于缓解基层线下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

淘宝村分布在全国各地,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重要力量。

淘宝大学将推出一系列公益课程,为商家讲解如何应对当前电商运营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