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2019「智慧 36 行」行业发展报告》:微信支付降低行业坏账率91%,用户节省数百亿存款

时间:2024-05-20 01:21:07 科技赋能

8月8日,微信支付发布《「智慧 36 行」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聚焦零售、交通、餐饮、医疗、教育、政务民生、旅游、共享生活、在线生活九大行业,首次全面展示微信支付“智慧36行”的最新成果和年度最新行业发展趋势。

截至2020年6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餐饮、零售、交通等方面走在“智慧化”前列。

各行业智能化升级的背后,都离不开80后、90后。

他们不仅是智慧生活的主力军,更是智慧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同时,微信支付坚持开放,与生态伙伴合作共赢。

目前微信支付日均交易额超过10亿笔,连接数以万计的个人商户和商户。

随着基础支付服务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微信支付将深入挖掘细分场景,“做有温度的产品”,与生态圈共创智慧生活。

提高效率、完善服务,全面智慧生活。

通过微信支付数据的统计,《报告》为我们呈现了智慧生活的全新全景。

依托微信支付的“行业工具箱”,零售、餐饮、交通、旅游等多个行业正迎来全面数字化发展,体现在覆盖范围更广,从一线城市辐射到新一线城市,包括更多年龄段的用户;效率更高,改善排队、拥堵、流程繁琐等问题;其服务更加完善,让用户在各个领域享受到便捷的体验。

在智慧零售行业,微信支付聚焦“流量、数据、体验”,帮助零售企业完成人、货、店的全方位数字化。

《报告》显示微信支付智慧零售正在从一线城市延伸。

成都、重庆、东莞等新一线城市凭借“聪明”跃居全国时尚品牌活跃城市前十名。

今年,微信支付智慧零售将继续探索零售数字化、自动化、营销互动、业务延伸电商等多个方向,深化智能运营、刷脸支付、电商迷你等工具能力。

-建立新的全渠道数字业务系统的计划。

截至目前,电商小程序已成为商家的“标配”,交易额是去年同期的27倍。

与此同时,80、90后普遍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更快。

数据显示,刷脸支付被各年龄段人群接受,但80后、90后成为其中最活跃的生力军。

在智慧餐饮行业,扫码点餐场景得到进一步普及和广泛渗透。

微信支付利用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升门店运营效率。

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成都和重庆双双进入全国十大美食城市,其中成都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深圳。

无论是餐饮、快餐、烘焙还是饮品,微信支付已经成为成都和重庆的“吃货”。

他们带来了更智能的用餐体验。

微信支付也成为年轻用户节省时间的“工具”。

使用扫码点的用户中,90后用户占比高达41.6%。

下半年,微信支付将重点升级就餐体验、拓展场景。

通过开放更多的数据能力,将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精细化的运营能力,让更多人享受到智慧餐饮的温暖。

《报告》还披露了交通行业的最新数据。

今年以来,智慧出行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

微信支付已渗透到各个城市,覆盖公交、地铁、高速公路等八大场景。

其中,广州、北京、深圳处于领先地位。

走在全国前列的成都、上海等城市也在迎头赶上。

高速公路上,智慧出行能力正沿着“北广深”向周边快速蔓延;而在智能加油场景中,成都已经超越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

今年五一期间,微信支付智慧出行同比增长0.8%。

此外,90后成为智慧出行“成长中”的一代。

智能停车正在成为他们的日常出行习惯。

90后也是低碳环保实践的先锋,占公交地铁二维码用户的39.6%。

微信支付团队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微信车主服务、公交地铁二维码乘车等智慧出行解决方案,让更多用户用手机享受便捷智慧的出行体验。

微信支付不仅为交通“提速”,还通过打造景区、酒店一站式出行体验,推动旅游行业智慧运营升级。

微信支付已覆盖全国34个省级景区。

能够扫描二维码购票,可以减轻园区运营的压力。

还帮助酒店打造自己的微信直销渠道,打造会员服务体系,降低营销获客成本,从而增加用户粘性。

不分地域、不分年龄,智能服务全覆盖。

通过整合多元化的产品能力,微信支付用“智慧”覆盖政务民生的方方面面,为公共服务机构打通更多闭环体验。

在医疗行业,微信支付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正在全国加速落地。

医疗机构利用微信挂号缴费、医保缴费等功能缩短就诊时间,缓解用户看病难、排队长等问题。

不论年龄、地域,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信智慧医疗就医。

数据显示,在享受智慧医疗的用户群体中,50岁以上老年用户占比近10%。

微信支付异地实时结算功能也改善了跨省就医问题。

在广东、北京、江苏等跨省就医排名靠前的省份,更多用户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便??捷的医疗服务。

2017年,移动化已成为教育行业的趋势。

微信支付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帮助教育机构优化流程,构建具有良好用户粘性和社交场景的互动生态系统。

目前,智慧校园队列持续增长。

全国多家K12、高校、培训机构接入微信支付。

在K12和高校中,微信支付支付充值日均交易次数已超过百万笔。

在校园内,微信支付覆盖了食堂超市、水电缴费、交通、校卡充值、洗澡取水等多个场景。

在教育培训机构,微信支付帮助打造学业诊断、智能选课、快速报名、信息采集平台,将老师批改作业的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并为学生生成个性化的错误题册和诊断报告。

1秒。

在政务民生领域,微信支付产品工具箱和运营系统支持帮助合作伙伴和各级委局升级智慧政务民生服务,实现“少跑腿、少信息”必须执行更多的任务”。

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的一级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单位、27个省的公安单位接入微信支付。

15个省级地区支持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通过公众号、小程序、微信生活支付、微信支付等工具和渠道覆盖超过6亿人口。

城市服务。

微信在线预约、线下“智能”支付,让近9亿公民出入境手续更加顺畅。

此外,《报告》创新性地介绍了微信支付在细分场景的应用成果:全国同家殡仪馆、公墓、公墓支持微信支付;约10家法院支持便捷缴纳诉讼费、法律援助等服务;全国20省共76所监狱开通了微信支付,连接监狱购物、电商、医疗等系统。

微信支付不断提供创新能力,满足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的需求。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网上开具电子发票已成为“刚需”。

微信支付电子发票解决方案已在不同行业、不同场景落地,加速“无纸化”进程。

通过微信收集和保存的电子发票总量相当于节省了近吨纸张的生产量,减少了15万棵树的砍伐。

一键保存、自动填写,让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使用微信开具电子发票。

以深圳为例,自5月30日推出出租车电子发票以来,累计开具电子发票超过30万张。

如果在深圳全市更多地区推广,预计每年可节省数万元费用。

创新场景应用,科技向善推动社会前进 微信支付也深入探索线上线下创新智能场景应用。

线下,微信支付致力于消除信任壁垒,为用户、商户乃至全社会创造更加便捷、温馨、值得信赖的智慧生活。

凭借先租后享、先享后付的能力,微信支付积分逐渐成为线下生活服务场景的“得力助手”,涵盖充电宝、医疗陪床、网约车、无人集装箱、机上购物等场景,降低了接入行业坏账率91%,上线以来为用户节省存款超百亿。

其中,热爱尝试新鲜事物、享受无押金高效生活的90后最为活跃。

线上,聚焦本地生活和支付的微信支付智慧生活,正在帮助行业降本增效,解决用户生活中的各种痛点。

数据显示,享受快节奏生活的80后、90后用户已成为外卖主力客户。

消费群体,20世纪70年代、1960年代出生的兼顾家庭和事业的人,成为了生活费用的支付中坚力量。

后移动支付时代,精细化运营的大趋势对产品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信支付团队表示,将始终坚持“开放”的初心,用创新传递新技术、新能力,创造更多“有温度”的应用和服务,驱动社会民生的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