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车机系统的“修身”

时间:2024-05-20 00:54:01 科技赋能

2016年,第一代iPad问世。

距离第一代iPhone问世已经三年了,距离乔布斯拿出改变世界的iPhone 4还有一年。

iPad为介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平板”产品开辟了新的市场,让人们体验了大屏移动设备的新玩法。

iPad最重要的特点创新终于得到了认可,iPad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智能时代到来,人们身边的任何事物都可能与智能二字联系在一起。

为了顺应“智能”汽车的大趋势,领克是吉利&沃尔沃的创新答案。

在领克首款汽车领克01中,你可以看到一个强调“创新”的汽车品牌如何将智能、网联等新理念落实到车辆中。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领克01的车机系统。

领克01中控系统|王志鹏摄 “一切从简”设计 “简单”是苹果一直贯彻的理念。

凭借简单而强大的设计,iPhone能够引领智能手机的潮流。

iPad 也是如此。

11英寸大屏上只有一个物理按键,其余的都可以在屏幕上手动操作。

现在看来很正常,但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虽然“简单”的概念已经扩展到各种类型的智能硬件,但现在它也被汽车系统所使用。

领克01的中控系统只有空调、音响等少数必要的物理按钮。

其大胆的设计就是减少了大部分不必要的按钮,将其整合到上方的10.2英寸屏幕中,融入到车载系统中。

之中。

在增加中控空间的同时,也通过车机简化了操作程序。

直观上看,整个中控系统并没有什么花哨的地方,让人的主要视线都集中在这里。

“Keep everything simple”,一直以来在智能硬件产品中贯彻的“简单”理念,被领克01落实到了汽车和机器上。

领克01 屏幕底部按键|王志鹏摄 即使有实体按键,但在实际体验过程中,极客公园发现很难将这些按键融入到屏幕中。

打开空调并调节温度。

物理按钮比屏幕更容易操作,并且可以实时感受到反馈。

相反,如果在屏幕上完成,步骤可能会变得复杂。

领克01并不遵循大屏设计的盲从。

它采用了一些创新的设计,但并不“激进”。

它对智能交互有自己的想法,首先保证车主的体验。

显示效果方面,领克01采用了首款车规级In-Cell屏幕。

经过测试,无论是亮度还是分辨率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强光下,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从侧面看,画面效果都是一样的。

虽然仍然是TFT LCD显示屏,但由于采用了基于LTPS工艺的IPS技术,IPS面板具有响应速度快、色彩还原真实的特点,适合作为汽车中控显示屏。

In-Cell技术还带来了许多优势。

屏内触控技术无需外接显示器,显示区域更接近玻璃盖板表面,画面更清晰。

In-Cell将原有的外部触控面板组件与液晶面板集成在一起,使得面板的更薄、更轻成为可能。

由于触控面板的感应层完全集成到 LCD 像素中,In-Cell 技术可以消除 LCD 面板和触控面板之间感应层造成的光反射。

同时,为了防止夜间屏幕刺眼,领克01还新增了夜间模式,拥有出色的一统黑效果。

领克01汽车导航界面|王志鹏摄 由于In-Cell屏幕必须嵌入配套的触摸IC,否则很容易导致触摸感应信号错误或噪声过大。

因此,对于任何一家显示面板厂商来说,进入In-Cell触摸屏技术的门槛确实相当高,仍需要克服良率低的难关。

考虑到质量要求的差异,大多数In-Cell显示屏只能作为手机应用,可以进入汽车市场。

其中很少能满足汽车应用的可靠性要求。

因此,可想而知,领克01要将In-cell技术提升到车规级标准,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领克01内饰|王志鹏摄 iPad经过多次迭代,屏幕品质已经成为其硬性标准之一。

就像手机一样,屏幕甚至可以成为人们选择电子设备时的首选。

既然如此,仍然使用液晶屏的汽车是否已经落后了呢?从配置数据来看,确实是这样。

但从实际的显示效果来看,极客公园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

领克01整车系统以黑白色为主,与整体内饰效果相适应。

不过时不时出现的颜色非常鲜艳,而且长时间使用后屏幕也不会发烫、拖花。

其背后的原理其实和IPS屏幕有关。

IPS面板的最大特点是两个电极都在同一表面,不像其他液晶模式电极在上下表面呈三维排列。

当遇到外部压力时,分子结构会稍微向下下沉,但整体分子仍然是水平的。

分子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远远优于软屏,不会造成画面变形或影响画面色彩。

在处理连续动态图像时,IPS硬屏技术改变了液晶分子颗粒的排列方式,并采用水平转换技术,使液晶屏的运动轨迹更加细腻清晰,解决了图像拖影和抖动的问题。

考虑到实际情况,汽车开发周期长是决定车辆系统的一个因素。

生产不可避免地无法像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那样快速迭代。

这个问题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效。

解决方案。

此外,极客公园还发现中控台还有一些值得细细品味的细节。

整个中控台向驾驶员位置倾斜15°,方便驾驶员在驾驶时进行操作,也间接减少了屏幕反光的可能性。

iOS软件生态系统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它的稳定性。

iOS系统凭借流畅的操控和稳定性,在智能设备发展初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直到今天,iOS仍然是最稳定、最可靠的系统之一。

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其他系统花了很长时间才达到与iOS相同的用户体验水平。

稳定性为iOS十多年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种个人使用设备比手机/平板电脑要求更高的稳定性,那么人们唯一想到的就是汽车。

如果车辆发动机变得不稳定,或者因为车辆发动机本身卡住而导致无法运转甚至撞车,将会极大地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领克01在屏幕内部集成了触摸IC,支持10点触摸。

在稳定性方面,我们特意通过打开音乐/导航的同时进行其他操作来进行测试,比如打开和关闭某个功能,或者打开其他应用程序。

结果显示,触摸操作零失误,点击反馈基本没有延迟,流畅度和易用性都相当不错。

为了保证领克01的稳定性,车内的CMA基础模块架构体现了其在电子架构方面的前瞻性。

与传统平台采用的中央网关模型不同,CMA的电子架构采用骨干网连接子网的分布式拓扑网络模型,可以简化信息传输,实现更加准确、快速的传输速率和效率。

CMA电子架构中使用的最新FlexRay网络也是确保稳定性和速度的关键因素。

FlexRay的带宽是CAN网络的20倍。

它使用1个通道作为总线,实现5个或多域节点之间10Mbps的通信,可以实现车辆不同域之间的信息共享。

如果将只能实现发动机、底盘、车身域内的信息共享的CAN网络与普通的道路交通进行比较,那么FlexRay可以看作是一列高速列车。

同时,FlexRay的可靠性保证了未来随着车联网的不断发展,面对客户和车辆信息可能受到的攻击,拥有足够的安全防护。

iOS 的另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软件,这一点在 iPad 上尤为明显。

在提供了一些基础功能,比如视频、音乐、拍照等之后,苹果又向各个方向发展了各种生态系统。

例如,教育领域一直是iPad最喜欢的地方。

苹果在教育行业的理念是“人人都可以创造”。

基于硬件,APP可以产生惊人的效果。

在一款名为Forggipidia的APP中,用户可以通过软件了解青蛙从卵到成虫的发育过程,还可以模拟解剖来了解青蛙的内脏器官结构和功能。

在AR模式下,青蛙可以真实地呈现在用户面前。

基础功能加软件生态,这个策略也是很多智能硬件厂商希望发展的策略。

说到汽车,这套生态也同样适用。

这并不是说汽车可以大力发展教育或娱乐生态,而是说在汽车里,在具备基本功能的同时,乘客还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智能互联方面,CMA电子架构带来了更高的扩展性和传输速率,可实现三屏交互、云技术、远程控制、车载APP等智能互联功能。

领克01车机APP界面|王志鹏在领克的车机界面上拍照,对于操作者来说还是很友好的。

左侧有四个功能栏。

每次点击功能栏都有详细的功能界面。

所有必要的功能都放置在第一级菜单中。

在“互联网”栏目,支持音乐、天气预报、交通违章查询等功能,可通过操作或语音直接从APP访问。

对于一些不太必要的软件,也可以从应用商店获取,包括蜻蜓FM、新浪新闻、大众点评等应用。

应用商店给了这个汽车系统很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车主来说,APP完全囊括了车内“够用”的功能。

当然,导航、大众点评都是为了出行。

音乐、新闻、天气等功能是车主在驾车或在车内放松时的选择。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功能的结合让汽车承担起了移动娱乐设施的角色。

领克01大众点评APP界面|王志鹏摄 如果你不习惯Linux内核的车载系统,可以使用Carplay或Carlife用数据线连接手机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也是另一种选择。

不过,Lynk & Co 01 提供终身免费数据使用。

如果车主担心交通问题,可以尽可能放心地使用车内的大屏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iPad和领克01都具有“摆脱手机”的效果。

一是完善娱乐、教育等软件生态,让大屏操作无法通过手机完成;二是让用户从源头上扔掉“手机支架”,让手机在车内能完成的所有任务都可以使用。

中控大屏就完成了。

领克01语音识别界面|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正如iPad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取代手机一样,汽车所承载的智能是为了让人们真正使用车内的中控大屏。

它也无意取代手机。

正如极客公园曾经提到的,未来汽车和手机作为交叉产品,肯定会走不同的路。

更加确定的是,在我们所知的移动设备的演进过程中,智能化已经成为所有品牌的发展路径。

现在,在汽车中,智能必须遵循同样的路线,从汽车开始。

从完全没有想象力的交通工具到“联网”,再到我们现在所认知的“智能”,甚至云、物联网、5G、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的升级,让汽车这个大移动设备,全新体验,汽车智能正在逐步完成从0到1的过程。

不到十年的时间,第一代iPad发展到现在,产品外观和智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领克01只是该品牌的首款车型。

再过十年,汽车的智能化将发展成什么样,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