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华为“造”车背后的真相,首款5G汽车

时间:2024-05-20 00:28:12 科技赋能

自5G时代以来,其发展速度也将超出市场的认知,将成为影响未来时代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元素。

从2019年开始,5G用户将用5年时间完成“普遍渗透”,2020年用户数将达到12.8亿;作为通信基础设施,5G产业的市场规模不会暴涨,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6.6万亿。

由于4G时代的商用渲染,5G时代的互联网业务不需要大规模用户教育。

5G时代最大的受益者将是拥有全产业链布局的智能硬件厂商。

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时代到来之前,最需要关注的就是算力问题。

但5G将带来链接媒体和服务终端归属的变化,从而引发商业模式的革命。

例如:用户担心电脑、手机的存储容量、用户担心数据传输速度等,这些需求点将成为新技术时代用户的“常态”。

5G时代,这种需求转变可能会发生在以下两个层面:链接媒体的替代和智能设备产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简单来说,通讯速度的提升导致手机等硬件的功能发生变化,最终影响智能终端的形态,包括你身边“最大的智能硬件”汽车。

作为国内5G技术积累最深的公司,华为为何最终放弃制造“5G第一辆车”这一革命性产品?为什么这家车厂能够打动华为,率先生产出真正的5G汽车?华为“给”了它5G。

在刚刚结束的华为春季新品发布会上,P40系列手机和智慧屏占据了风头。

与它们相比,华为造车的传闻更加令人震惊。

事实上,华为近两年在“造车”方面动作频频,这也凸显了其进军汽车行业的决心。

两年前,华为与清华大学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深度技术合作的消息广为流传,一张看似简陋的自动驾驶汽车“原型”也被曝光。

华为消费者BG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甚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5G车联网有望在年内面世。

去年发布的Ocean Connect车联网平台将华为的“汽车梦”推向了高潮。

“数字化每辆汽车”的口号背后,似乎隐藏着该公司在汽车领域的野心。

但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去年还是今年,华为官方的态度始终如一:华为将聚焦ICT领域,主张与汽车制造企业广泛合作。

去年1月,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明确表示,华为永远不会造汽车。

但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很多,却很少有人相信这个野兽。

作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王军很少公开露面。

毕竟,这个立场隐藏着华为更大的野心和决心。

尽管一再否认进入汽车制造业,但作为科技领域的巨头,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研究动作引起了外界的相当关注。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王军突击参观北汽麦格纳工厂,并会见了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ARCFOX事业部总经理于立国。

最近一直在工厂上班。

这正式为我们揭开了“华为是否造车”之谜的答案。

抗击疫情的持久战下,双方高管刚复工就出现在生产线上?这当然不是为了加快复工复产,而是为了快速推出“新产品”。

这是ARCFOX首款量产高端智能电动SUV。

对于华为造车,其实是这个巨头的边界扩张,也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2020年10月之前,华为消费者BG有非常强烈的造车愿望。

“他们说苹果在造汽车,为什么我们不能造汽车呢?” 2018年10月,华为终于明确了自己的战略选择:华为不造汽车,而是专注于其主导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技术来确定自己的定位。

就是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为广大车企提供零部件和解决方案,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

“造好”车、造“好车”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提出的理念。

汽车产业与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正在融合。

“造好”汽车表明,华为造车的内涵就在于发生变化。

华为帮助“造”汽车的第一家汽车公司是ARCFOX。

ARCFOX首款量产高端智能电动SUV基于北汽与华为联合打造的IMC(Intelligent Module Criterion)智能模块标准架构。

它是目前全球首款搭载5G技术的商用车架构。

可以说,从第一辆互联网汽车的诞生到智能汽车,都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技术印记。

北汽与华为联手,以这种方式加速“第一辆5G汽车”的到来。

为什么选择 ARCFOX?为什么是北汽?为什么ARCFOX是一个新品牌?回顾过去的一年,华为与北汽新能源动作频频,合作逐渐深入。

1月15日,新年伊始,王军在北汽新能源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表演讲。

此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成立仅半年时间。

此前,北汽集团已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成立戴维森实验室,共同研发下一代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并在云计算、车联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开展创新;同时,它将融合ICT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深度融合,为汽车带来车联网、5G等先进技术支撑。

“40分钟。

”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ARCFOX事业部总经理于立国说。

“当时徐总监带我去见徐直军,我分享了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平台怎么做线控,我以后怎么做,怎么和对手竞争,40分钟后,他感觉首先,他同意我们的理念,第二,团队的文化非常接近企业家的文化,这是当时非常流行的。

与北汽新能源合作。

”另一方面,作为全球领先的5G技术服务商,华为在汽车领域选择重要合作伙伴势在必行,徐直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传统的机械部分不是华为的优势。

如果你让我做机箱,我做不到。

如果你让我造发动机,我也造不出来。

我们非常清楚,华为从事ICT技术,适应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作为纯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者,北汽新能源连续七年销量第一,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力。

ARCFOX。

ARCFOX是北汽新能源推出的高端品牌。

也是北汽集团“领跑”战略的先行者、推动北汽集团新能源综合发展的排头兵,众所周知,华为与ARCFOX于2018年成立了戴维森创新实验室,深入研究智能网联技术,打造“最”。

“强大的大脑”为人、车、家带来跨场景的一体化体验。

这种跨场景的一体化体验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5G软硬件技术的支持。

对于ARCFOX来说,选择与华为合作,华为已经建立了在5G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于立国也坦言,在与华为高管沟通后,他对此事更加有信心,甚至主动调整了新车的造型方案,以适应更高的要求。

情报能力。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一窥当前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算力。

计算能力是这个车软件能力的基础,也是软件体验和自动驾驶体验的基础。

基于车企之间的成本最优关系,我们可以将算力与智能进行正相关比较。

基于“算力”的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汽车智能化”的增速,以及汽车行业内部的巨大差距。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L2级别自动驾驶能力所需算力<10tops,L3级别所需算力为30-60tops,L4级别所需算力>TOPS, L5级别所需的计算能力尚未明确定义(有预测至少需要TOPS)。

华为目前能够支持L4级别的智能驾驶平台。

基于8颗升腾AI芯片,可实现高达TOPS的算力。

整个系统的功耗与算力比为1TOPS/W。

可以说是业内最好的。

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双冗余FSD计算机只有TOPS的算力。

这直接为ARCFOX的第一辆车带来了行业内绝对强大的“大脑”,这是第一次合作。

业界绝对领先的算力不仅有助于未来的升级,也将推动ARCFOX“四肢”的发展。

成长。

“无国界”公司5G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并引领世界的新赛道。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是一次超越的重大机遇,现在5G技术也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在这一点上,华为与北汽新能源有着共同的认识,有着共同的目标。

用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方烈的话来说,“华为唯一选择进行全面战略合作的汽车企业就是北汽集团。

”这也意味着,这一方面体现了双方合作关系的深度。

“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一家平台公司,我给你提供硬件、开发工具、标准,我们大家一起服务我的客户,然后我做验证,一起成长,这就是所谓的无边界公司。

”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ARCFOX事业部总经理于立国表示,这就是DCDC战略,就是数字化汽车、数字化公司。

也许这就是我们公司的愿景和梦想。

真正伟大的公司是共同成长的。

传统手机转变为智能手机后,智能手机成为整个行业持续创造价值的平台。

一旦汽车从传统汽车走向智能网联汽车,它也将成为一个在汽车全生命周期持续为行业创造价值、改善消费者体验的平台。

然而,要让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成为持续价值创造的平台,需要这些“无国界企业”的不断合作与创新。

目前,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尚无法快速完成如此巨大的商业模式转型和能力体系切换。

然而,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将成为人类社会新的革命性发展引擎。

它们的影响将远远超出汽车和ICT产业本身,给人类社会、汽车产业和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的变化。

ARCFOX首款量产车即将到来。

这款划时代的新产品将为我们开启汽车智能化新格局。

我们也可以期待这款“5G首款汽车”的实际量产。

这家“无国界公司”将通过这款明星产品让我们对“智能汽车”有一个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