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第一辆智能汽车进入中国,引发了“汽车需要智能吗?”的争论。
几年后的今天,智能汽车销量已超过汽车市场总量的10%。
如今,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车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生产汽车。
汽车的变化比想象的要快。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汽车? 8月18日,百度将第二次携手央视主办“这个时代的AI,星辰大海”百度世界大会。
到那时,人们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2019年,百度首次与央视合作,将连续十几年在线下举办的“世界大会”搬进了央视直播间。
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下,阿波罗自动驾驶汽车载着央视记者,调头、掉头、避开逆行自行车……一口气完成了整个旅程。
直播间里,百度李彦宏和央视主播、康辉一一展示了这项技术的最新进展:预装量产车、5G云代驾、AI老司机。
这种新的出行方式成功引起舆论关注。
“无人驾驶”也因此成为企业力争立足的行业制高点。
自百度世界大会以来,众多资本和科技巨头竞相入局,或投资,或收购。
甚至有一家市值千亿的手机公司拔地而起,宣布跨界造车。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近亿元资金进入国内智能汽车行业。
一季度新登记企业7家,同比增长17.8%。
经过多年调整,自动驾驶行业重新步入上升轨道。
在此行业背景下,百度Apollo直播“迎新”必将成为行业新焦点。
在技??术方面,Apollo作为行业领先者的地位越来越明显:道路测试里程超过10000公里; 5G云代驾获得“球标”,正式纳入全球自动驾驶SAE分级标准。
在Guidehouse 2017年发布的报告中,Apollo也是唯一一家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自动驾驶“领导者”的中国企业。
在成功验证了技术可能性后,百度Apollo开始在其他层面寻求新的突破:从用户偶尔使用的技术体验转变为可靠的日常出行选择,证明商业可行性。
在运营层面,百度Apollo不断突破。
去年,李彦宏在央视直播时宣布阿波罗自动驾驶已服务10万次出行。
在同年底发布的首份国内自动驾驶行业运营报告中,这一数字升至21万。
此后,阿波罗无人车不断延长试运营期限,落地新城市,获得更多载人试运营牌照,并在北京首钢园区实施大规模商业试运营。
7月,李彦宏在上海出席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时公开表示,将提供比现在更便宜的出行服务,并将在未来三年内将服务范围从目前的4个城市扩大到30个城市。
时间拨回到2016年,百度在世界大会上首次曝光了其自动驾驶业务。
作为国内先行者,此后世界会议上的“阿波罗时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自动驾驶行业发展速度的新标尺:四五年时间,从研发中心成立从第一台前置量产红旗EV下线,到5G云代驾浮出水面……阿波罗一步步渗透到全球AI出行的无人区。
作为在线出行打车服务的重要载体,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汽车也从原来的林肯改装车“进化”成了前置量产的红旗EV。
6月17日,Apollo与北汽奇虎联合推出Apollo Moon,售价仅48万元,正式进入网约车运营范围。
仅仅两个月后,百度Apollo就宣布这位新成员即将出现。
它将如何进入用户的视野? 8月18日,央视直播间立即看到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