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华为数据准确的秘诀,离不开专业的设备和科研人员的奉献!

时间:2024-05-19 16:52:30 科技赋能

十年来,华为依托全球十多个研发中心,构建了庞大运动与健康科研网络,建成了三个全球最大的运动与健康科学实验室。

正是因为专业,截至2020年8月,华为智能穿戴产品已成功出货超过1.3亿台,服务用户数突破4.5亿,连续四年占据中国智能手表市场第一的位置。

那么,华为研发团队是如何进行运动与健康的科学实验的呢?他们在人体智能传感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吗?南厂智能穿戴制造生产线有何神秘之处?湖南卫视记者丁玲将深入实验室进行深入调查,为我们揭开这一系列谜团。

通过镜头的前进,我们可以看到华为运动与健康科学实验室(松山湖)的广阔区域,面积高达㎡。

这也是华为迄今为止最大的运动与健康科学实验室。

虽然实验室呈现出综合体育馆的特点,但实际上,它是专业人士收集运动健康数据、开展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

实验室分为专业研究区、生态联合开发区、运动健康场景孵化区。

拥有80余项专业测试能力,为智能可穿戴硬件产品、平台级技术、数字健康服务的研究、孵化、测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支持。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运动科学实验原理,主持人肖丁亲自参观了不同运动研究领域的实验场地。

力量训练研究区,工作人员个个看上去肌肉发达。

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人并不是职业运动员,而是华为的研发人员。

其中还包括生物力学和运动人文科学博士学位。

通过多年在实验室的广泛锻炼和科学模型,华为的研发人员练就了强健的体魄。

对此,华为运动健康军团CEO张伟也表示,这里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运动员。

在游泳研究区,甚至还有被称为“游泳界跑步机”的无边泳池。

虽然只有5米长、2.5米宽、1.6米深,但据了解,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游泳可以继续下去,仿佛没有尽头。

这种独特的设计可以为华为提供丰富的原始数据,包括泳姿识别、水下心率、能量消耗、划水次数等。

与室外采集相比,实验室环境更加可控,可以通过调节流速、水温等因素达到科学、准确的数据采集结果。

既然有水域,也就少不了高原。

在实验室里,主持人发现了一个约10平方米的“特殊小房间”,这是华为打造的第一个民用高原血氧研究实验室。

虽然空间有限,但通过调节气压、温度和湿度,可以模拟0至6公里的高度。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场景,工作人员将在这个空间居住数天,然后进行血氧和高原运动生理数据测试,以确保科学有效性。

华为可穿戴设备中的“高原血氧”功能就源于这个实验室。

当GPS感应到用户进入海拔1米以上的高原地区时,手表会发出高海拔提醒和低氧警告,智能启动高原护理模式,并监测海拔、心率变化和血氧指标。

最让丁玲震惊的是华为实验室配备的电影级光学运动姿势捕捉系统。

这个系统比湖南卫视使用的系统还要先进。

它采用28个红外高速摄像机,采样率为0Hz,是普通摄像机的数倍。

通常,这种光学动作手势捕捉系统更常见于动画、科幻电影和游戏制作领域。

在华为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这项技术捕捉人体运动中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细节,实现毫米级精准动作捕捉。

这不仅给科研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准度,也展现了科技在各个领域的跨界创新。

成功将传统电影级技术应用于运动健康领域,推动科技不断进化。

从华为科研团队的辛勤工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验室取得的宝贵成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华为智能穿戴产品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准确度。

经过十年的潜心发展,华为智能穿戴产品展现了出色的专业精神,如华为WATCH 4系列、华为WATCH GT4系列、华为WATCH D等设备。

凭借血氧监测、科学减脂塑形、高血压测量等黑科技,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12月12日,华为在迪拜创新产品发布会上宣布,华为WATCH GT 4系列全球出货量已突破万部。

除了在市场上的出色表现,华为WATCH GT 4系列近期还获得了Tech Advisor和Trusted Reviews两家国际权威媒体颁发的年度最佳设计奖,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关注。

不仅如此,在不久前的华为芬兰运动健康实验室媒体开放日上,该实验室的研究团队还宣布,致力于通过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深入探索更精准的运动量测量指标,从而对轮椅使用者的运动效果和健康状况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华为用技术,力争不让任何人落后。

目前,华为智能穿戴设备已经涵盖多种运动模式。

华为智能手表的问世,加快了国民健康步伐,为建设健康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既是技术创新的胜利,也是对用户健康担忧的回应。

相信未来,华为运动健康实验室将通过华为研发人员的不断测试和研究,为用户的运动健康保障带来更加先进、实用的服务,回馈消费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