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的主题是“女性与知识产权:加速创新创造”。
时隔五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再次聚焦女性和发明人。
从“参与创新”到“加速创新”,女性作为科技创造的重要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如何进一步激发女性的创新活力也值得关注。
据中国科协统计,目前女性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40%,在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女性占一半以上。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女性和发明人占我国全球专利申请量的23.7%,远高于16.5%的全球平均水平。
除了大学和科研机构外,科技公司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据报道,近三年来,腾讯女性、发明人的累计数量每年每年增长20%以上。
该公司在全球提交的62000件专利申请中,女性和发明人涉及的专利超过22000件。
如果按照腾讯最新的女性员工数量测算,女性在腾讯的人均专利数量达到1.3件。
据了解,这些专利申请涵盖了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区块链等多个下一代互联网技术领域。
例如,人物面部模型生成与渲染的技术专利之一广泛应用于虚拟会议和影视动画创作;一项与振动反馈技术相关的专利,将游戏中实现振动交互的能力应用于信息无障碍。
在出行领域,在出行场景中,手机可以通过振动提示引导视障用户到达公交车的准确位置。
我国女性科技人才规模逐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
他们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工程实践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在政策引导、平台建设等方面为女性创造更加友好的科研环境,充分激发女性科技人才的潜力。
2020年6月,中国科协、科技部等13个部门下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通知,其中“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部分提到,各方要积极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立足岗位、锐意创新,加强交流合作,产出高水平原创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高质量科技成果的产出,不仅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理论研究的科研环境和技术落地的应用场景。
对此,平台公司逐渐成为女性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的重要场所。
以腾讯为例,今年四季度腾讯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3.5%,全年研发支出达1亿元。
近三年来,腾讯研发投入超亿元,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网络安全等下一代互联网领域建立了尖端实验室。
腾讯女性科研人员中,杰出科学家、腾讯多媒体实验室负责人刘山是数百项全球专利的拥有者。
该实验室持续为腾讯业务和产品提供核心技术和工程优化。
在此过程中,刘山带领团队参与了新一代国际视频编解码标准的制定,共提交了数百项技术提案,其中百余项被采纳。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从知识产权输入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国的转变。
女性的科技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
我们要为女性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帮助他们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勇敢探索、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