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最新财报找到增长逻辑,泡泡玛特被低估了吗?

时间:2024-05-19 16:36:23 科技赋能

8月23日,泡泡玛特董事长和CEO王宁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港澳台及海外收入可达10亿元,明年海外业务有信心超过整个集团首次公开募股前的收入。

,相当于我们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泡泡玛特。

早盘开盘仍在下跌的泡泡玛特股价应声反弹。

一度从财报发布会前的-3.5%反弹至10%,全天收涨6.8%。

日前,泡泡玛特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财报,延续此前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

在今年宏观消费环境降温的大趋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被认为是不容易的。

多家券商看好泡泡玛特此次业绩,纷纷给出预测,泡泡玛特2023年全年净利润有望突破10亿元,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望翻倍,而同比增长20%。

增长预期。

随着海外、游乐园、游戏等业务的发展,市场各方似乎逐渐形成了泡泡玛特未来空间被低估的共识。

(一)时尚消费的长期逻辑没有改变。

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泡泡玛特上半年毛利率和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

财报显示,上半年毛利率为60.4%,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调整后利润率为19%,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

净利润率为10.86%,较去年年报提升约6个百分点。

迅速走出疫情阴霾,重回高质量增长快车道。

库存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库存约7.6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12.5%,较去年同期减少20.8%;周转天数从2020年12月31日的100天下降到6月30日,精细化运营能力进一步显现。

总体来看,泡泡玛特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优质基础产品和新品拉动毛利率。

同时,海外业务62.9%的毛利率也比国内高2.9个百分点。

同时,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有效控制,效率提升。

能够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拓展海外业务,实属罕见。

从宏观环境来看,潮流玩法的长期逻辑并未减弱。

新周期下,年轻人虽然消费降级,但更关心自己的感受。

从中期行业来看,泡泡玛特在潮流玩具行业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是港股市场的稀缺标的。

从微观公司角度来看,Q2业绩主要得益于公司进一步降本增效,严格控制费用,优化产品成本,新产品毛利增加,毛利率持续提升。

此外,今年以来,香港市场普遍整体下滑。

地缘政治、互联网公司反垄断以及香港市场本身的流动性都是造成本次熊市的重要原因。

许多公司的情况并未恶化,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股价却大幅下跌。

以泡泡玛特为例,外部环境也是打压泡泡玛特股价的一大因素,其影响远远超过公司自身情况。

股价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后,股价相对于公司基本面出现偏差、被低估。

长期来看,或许是布局长期价值投资的好时机。

多家券商在研报中指出,下半年通常是公司的营业旺季,8月天猫会员日、年终双十一、海外黑五等因素叠加。

与此同时,今年海外整体扩张也伴随着园区等创新项目的落地。

一旦实施,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释放。

目前,公司价值被低估,股价还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2) 海外门店盈利%。

国际业务方面,泡泡玛特海外业务延续此前的高增长。

王宁在业绩会上表示,今年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收入预计将达到10亿元。

财报信息显示,上半年港澳台及海外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0.8%;首次披露海外利润,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

报告期内,泡泡玛特在港澳台及海外拥有门店(含合资)55家,台湾地区机器人门店(含合资、加盟),跨境电商平台网站数量达到28. 上半年,在法国和马来西亚开设了第一家线下店。

预计到年底,泡泡玛特海外门店数量预计将达到80-90家,机器人门店数量预计将达到3家,其中70%的门店将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为 30%。

此外,泡泡玛特还将通过在海外举办潮流艺术展览、发展全球授权业务等方式,提升全球知名度。

与很多公司不同的是,先卖量再赚钱的逻辑是没有道理的。

目前,泡泡玛特海外门店已实现盈利。

业绩发布会上,泡泡玛特透露,此前内部目标全年开店数量为80家左右,目前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90家左右。

“目前,我们的海外门店有%%是盈利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海外有58家门店,平均每平米月产值在-0元左右。

8月份,约有30家门店月收入在万元以上。

” ,占比超过50%。

”王宁表示,“我们有信心今年海外业务达到10亿,我们有信心超过整个集团IPO前的营收。

到我们的海外重建。

“除了销售业绩,王宁的信心更多来自于他对欧洲国家的考察和门店考察。

”在法国和英国的门店里,最让我高兴和鼓舞的是,我发现80%甚至90%的消费者%是本地用户,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三)新周期下的潮流游戏吸引力。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周期中,潮流游戏市场的长期逻辑并没有减弱。

尽管年轻人的消费可能会降级,但他们更注重个人感受和体验,追求独特、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与传统的高价潮流产品相比,物美价廉的商品能带来愉悦感。

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盲盒通常以小巧便携的形式存在,满足了年轻人随时随地享受的需求,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互联网的便利。

让年轻人更容易获取和分享潮流玩具的信息。

互联网数据显示,与潮流游戏相关的社交媒体账号和论坛依然活跃,不少年轻人乐于在这些平台上交流、展示自己的收藏和体验。

这种社交互动进一步推动了潮流玩具市场的发展,为品牌商和制造商提供了更广泛的推广和营销机会。

泡泡玛特的快速复苏和两位数的增长,证明了潮流玩具市场依然充满活力。

新经济周期下,潮流玩具市场依然具有吸引力,吸引着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大陆零售门店数量增至32家,自2019年6月30日以来增加32家。

上半年新增注册4000家中国大陆会员,累计会员人数突破1000人,达到8000人。

泡泡玛特首个城市公园将于9月开业;今年5月,还公布了第一款游戏《梦想家园》的首个PV;无边界硬核衍生品牌Resonance推出首款盲盒产品;旗下青年当代艺术运营机构Inner Flow与60位国内外当代青年艺术家合作,业务边界不断拓展。

泡泡玛特的成功也表明,品牌持续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是新周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潮流玩具市场的活力将持续为品牌商和制造商带来机遇,带动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行业竞争抬头看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刚推出时,一度被质疑行业门槛低、没有护城河。

然而,经过三年的疫情洗礼,不少仓促入场的玩家如今陷入了去库存、销售疲软的状态。

许多时尚玩具企业纷纷倒闭。

赢得时尚玩具行业看似轻而易举,但背后却隐藏着极高的竞争壁垒。

有了门槛,品牌、设计师群体、渠道、工厂供应链都紧密相连,相互补充。

一旦闭环,竞争对手就很难打破它。

对于当前行业发展现状,王宁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任何行业都会经历一个由聚集到分散的过程。

泡泡玛特IPO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公司或小工作室参与潮流玩具行业。

“泡泡玛特是一家To C公司,我们一直很清楚卖什么、怎么卖。

” “大家随时都可以看到什么卖得好,也可以随时学习,随时与我们竞争。

”王宁表示,泡泡玛特十几年在零售运营、IP运营、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积累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重要的业务门槛。

其次,潮流玩具行业也是一个有文化的行业。

这是一个软门槛,很多问题不是用钱就能解决的。

泡泡玛特拥有众多优秀的艺术家,也有很多优秀的IP。

这些都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也是泡泡玛特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

近期,自《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发布以来,大公司的合规优势再次凸显。

一些中小企业必须改变以往粗暴的增长模式,这将带来更高的合规成本。

只有收入可观的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

行业规范发展充分惠及行业龙头企业,维护行业健康长期发展。

经过政策和疫情的洗礼,龙头企业的护城河优势更加明显,行业格局更加清晰,龙头企业的估值溢价将逐步回归。

王宁说:“我们内部经常说要向上看。

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公司,比如乐高、迪士尼、万代,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今年是迪士尼成立周年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