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Ticwatch最新评测!颜值高、功能高、续航足是痛点

时间:2024-05-22 17:49:16 科技赋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涉足智能穿戴。

该品类涵盖了手环、手表、眼镜等传统的“三剑客”。

当然,还有服装、珠宝等新兴品类的产品。

其中,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接受程度最高,这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今天要体验评测的主角是Ticwatch,它被誉为“国内首款中文语音互动手表”(官方指导视频发音为“‘Tic’手表”)。

Ticwatch 是出门问问历时一年多打造的。

其创始人李志飞是谷歌研究院从事机器翻译工作的科学家。

今年第二代Moto国行(评测)上安装的语音系统就是出门问问的解决方案,该团队最近获得了谷歌1万美元的C轮融资。

在开始评测文章之前,我会像往常一样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一下这款智能手表:圆润的外观、中文语音、全面的功能(通话、三方应用、运动健康)、弧形侧边触控条、磁吸无线充电。

以下是这款手表的具体参数。

显示屏:1.5英寸TFT全圆屏,*像素,PPI,康宁大猩猩玻璃3高强度耐磨屏,电容式高灵敏度曲面侧边触摸条(专利)表壳:直径46mm 厚度11.95mm L不锈钢表带:皮带版(元) 钢带版(元) 颜色:绅士黑、优雅棕、米兰银、太空灰 处理器:MT1.2G 双核 ARM Cortex-A7 CPU 内存:MB RAMGB ROM 蓝牙:4.1 Classic&Bluetooth Low Energy WLAN:2.4 G .11b /g/n 防水等级:IP67(洗漱、洗澡时无需摘下) 电池容量:mAh(续航时间1-2天) 操作系统:Ticwear OS(基于Android) -出门问问智能语音搜索引擎配对手机系统要求:Android 4.3及以上版本; iOS 8.0及以上 颜值高,做人的根本就是“先看,后智能”。

我想这句话可以很好的概括笔者对于智能手表设计理念的看法。

不过最早的三星Galaxy Gear、华硕ZenWatch、索尼SmartWatch、Pebble Time等都是方形的,这也导致Moto在发布后直接戴上了“最美安卓手表”的桂冠。

虽然方形的形状也可以好看,技术要求也较低,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圆形的设计更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赏心悦目。

这也是华为、三星等回归“最像手表”设计的初衷。

Ticwatch没有走任何弯路,第一眼就抓住了我的审美趣味。

更重要的是,屏幕完全是圆形的,没有Moto延续至今的“月牙形”。

这次快科技拿到了米兰不锈钢+金属拉丝表圈(可选磨砂)的款式。

我的手腕周长是16厘米。

即使我穿得最紧,它仍然有点宽松。

不过,表盘感觉并不算太大。

这取决于个人喜好。

官方皮款图片:从意大利老厂Monteverdi生产的黑色小牛皮手表的佩戴舒适度来说,钢带相对于牛皮、胶带来说是比较常见的,Ticwatch也不例外。

同时钢带是最耐磨的,这也是大家在选购时可以考虑的一个因素。

关闭屏幕时,屏幕是深蓝色而不是纯黑色,这可能与TFT材质有关。

如果说 Ticwatch 的外观设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窄边框、薄厚度(前提是不牺牲续航)应该是未来的方向。

功能,这是Ticwatch最强大的部分。

Ticwatch于今年6月3日正式发布。

内置Ticwear(Android 5.1)系统已迭代至v3.0.6版本。

除了自家产品之外,现在还支持Moto和LG G Watch R,由此可见官方团队的极客精神。

当然,如果你真正拿到这款手表,你会惊喜地发现,它简直就是一款“全能王”。

难怪有用户得出“手表太智能,智商明显不够”的结论。

Ticwear 同时支持 Android 和 iOS 平台。

下表说明了该问题。

需要向 iPhone 用户指出的是,目前发货的 Ticwatch 并没有如图所示的全面 iOS 支持。

这些将在经过Apple MFI认证的缎金版本上实现。

预计快科技将于12月份拿到相关产品。

届时将对此进行验证。

Ticwatch 与手表建立连接后(通过 Ticwear 助手应用),手机上的几乎所有通知都会推送到手表上。

官方还对短信、QQ、微信进行了优化。

主界面向上滑动是通知中心,以时间轴的形式有条理地呈现。

这里我们要说的是Ticwear上的Cubic UI——完全卡片式,通过左右上下滑动来解决。

侧面的专利触摸滑块“痒痒”,可用于改变音量、放大、缩小等。

默认系统下,Ticwatch预装的应用包括电话、日程、日历、健康(计步、心率、久坐提醒)、录音、秒表、闹钟、定时器等。

因为Ticwatch自带Mic,所以可以直接在手表上进行语音通话、接听以及与联系人对话,而无需拿出手机,这是Moto无法做到的。

健康方面,计步可接入微信运动,轻松霸占好友封面。

幸运的是,还支持心率监测。

录音是一项非常增值且有特色的功能。

除了保存本地外,还可以同步到手机。

当然,官方最大的武器就是应用商店。

最常用的是表盘类,在游戏和健康方面潜力巨大。

笔者统计了一下,已经有50款游戏,包括体感拳击(手机版)、掷骰子等。

我们来谈谈语音识别。

这不仅是出门问问团队的最强点,也是触控之外的又一大交互方式。

和目前所有的语音助手一样(《语音机器人哪家强 度秘/小冰/Siri/小娜横向评测》),他们的共同问题是,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体验都会被抛到后台。

Ticwatch 可以识别“呼叫 6”等命令,但普通的 11 位数字目前还无法识别。

通过经验来看,联系人识别率并不高。

但另一方面,它在食物、天气、闹钟、路线搜索等方面还是非常好用的。

它和Moto同源,非常相似。

续航,智能手表的痛 说到续航,几乎所有智能手表都能嗅到一丝“恐惧”的味道。

搜索Ticwatch论坛,关于电的帖子也占据了论坛的大部分。

参数方面,Ticwatch内置电池为mAh。

实测中,如果只看时间和步数,两天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把重磅通知方连接到手机上,说实话,你一天都活不下去了。

充电方面,官方标配5V 1A无线磁吸充电器,约1小时20分钟即可从0充到0。

目前Ticwatch不支持像第二代Moto(OLED屏幕)那样的低功耗和常亮功能。

相反,当您举手时它会亮起。

通过固件更新(过去几天测试期间每天更新一次),电池寿命应该还有改进的空间。

毕竟这是用户的一个关键痛点。

综上所述,产品经理在平衡智能手表时最难做的就是做出权衡。

谈到智能手表,要在科技与时尚之间取得平衡并不容易。

无论你选择哪一种方式,你都会因此而失去很多客户。

当您考虑第三个维度(价格)时,每个决定都变得非常重要。

作为一家纯软件公司花了一年时间打磨的产品,Ticwatch 显然想要最大程度地解释平衡。

功能层出不穷,青蛙工作室主导的圆形表盘让你觉得这个价位值得一试。

当然,最后我也愿意列出Ticwatch的一些缺点。

比如一些深度定制的第三方系统(比如我的Color OS 2.1)会出现连接中断、通知无法推送、触摸屏误操作、抬手亮屏等情况。

过敏或者过敏等。

据悉,这些问题官方团队已经在论坛上确认,将随着固件升级逐步解决。

笔者同意这一说法。

目前的智能手表仍然处于试错和探索之中。

Ticwatch的大胆加入是明智之举。

毕竟苹果的Apple Watch还没有推出,机遇和挑战都会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