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提高妇幼健康质量专项行动,实施“先天”“听障”儿童健康服务短板工程为提高贵州省妇幼健康水平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2月23日上午,贵州省红雨伞慈善会启动和培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治和新生儿听力障碍防治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和慈善项目。
在贵阳举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司、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国人民第六医学中心解放军总医院、腾讯集团等相关领导及专家出席启动仪式。
“贵州红伞公益项目”首批试点地区六盘水市、毕节市卫生局负责人、项目机构相关人员以及其他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相关专业医生筛查、诊疗和新生儿听力障碍防治等群众参加了活动。
伞的意思是遮风挡雨;红雨伞象征着项目的希望,为更多妇女儿童的健康提供预防性保护和关爱。
在国家卫健委妇幼保健司的关心和指导下,在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腾讯慈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红伞公益工程”实施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毕节市、六盘水市提升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断、治疗和防控综合能力的公益项目。
旨在从影响儿童健康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听力障碍和出生缺陷等入手,协助贵州基层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全流程管理,优化筛查和治疗服务体系。
从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妇幼保健等方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传播健康理念,提升贵州妇女儿童健康诊疗整体服务水平,助力建设健康贵州。
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妇幼健康和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省委、省政府发出《贵州省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计划()年)》号文,开展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等7项专项行动,为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下大力气。
2017年,贵州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欠发达省份妇幼保健工作快速发展。
贵州省持续加大出生缺陷防治投入,婚前孕前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持续提高。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施永忠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贵州省妇幼保健系统秉承“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服务至诚”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一法两纲”和妇幼保健工作方针。
立足实际,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深化工作改革创新。
各项工作成效显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活力逐步显现;但发展中的短板和挑战也日益显现。
突出。
特别是在儿童健康方面,出生缺陷仍然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先天性疾病,也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治出生缺陷、关注儿童健康,是保障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的最基本任务,对提高人均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妇女儿童健康是国民健康的基石,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启动仪式上,为支持贵州省毕节市、六盘水市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疗和新生儿听力障碍防治综合能力提升工作,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腾讯集团向毕节市、六盘水市捐赠公益项目资金和公益项目设备共计1万多元。
推动妇幼重点疾病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数字化智慧服务,构建“筛查、诊疗、治疗网络”,提高中西部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地区。
启动仪式结束后,来自毕节市、六盘水市几位专门从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治和新生儿听力障碍防治工作的基层医生将参加为期两天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治”活动公益项目培训》和《提高新生儿听力障碍综合防治能力公益项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