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全球网络犯罪造成数万亿美元损失360杜跃进提到安全大脑是新核心

时间:2024-05-19 16:18:49 科技赋能

“拥有国家领先的全网安全大数据,这个资源应该用于下一代安全技术创新” ,更应该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我们愿意与高校、研究机构共建安全生态圈,共同利用这一稀有资源。

” 4月16日,集团首席安全官杜跃进博士在武汉召开第九届网络与信息安全大会。

他在防护峰会演讲中表示,愿意开放国内领先的安全大数据库,依托大数据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网络安全学术生态圈。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研机构。

实用型网络安全技术人才。

数字智能时代的网络安全需要重新定义,强调需要构建新的安全能力体系来应对未来网络安全挑战。

杜跃进·博士在《数字智能时代的安全挑战与变革》主题演讲中表示。

演讲开始前,杜跃进还强调,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是发展的必然之路,保障网络安全是信息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今后的网络安全工作中,需要重视信息创作安全工作。

【数字智能时代面临“大安全问题”】20年后,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将进一步加速。

数智时代对于国家和企业都具有战略意义。

这个意义堪比《大航海时代》。

该领域的创新空间没有上限。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数字时代非常严峻的安全形势,安全本身需要重新定义。

“在这一波浪潮中,安全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杜跃进博士表示,根据有关机构公布的数据,2018年网络犯罪给全球造成的损失总计超过1万亿,网络犯罪给世界经济造成的损失超过1万亿。

全球GDP的1%;网络黑灰产品每年的市场效率将堪比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然而,现在重要的安全保障往往容易被攻破,对手猖獗,损失惨重,事件频发,令人难以承受。

测试的网络安全问题将成为未来最大的危机。

软件定义、泛在互联、数据驱动是数字智能时代的三大核心特征。

这也意味着未来的网络攻击将是无盲点、跨越时空、超隐蔽的精准打击。

面对IT安全、DT(数据技术)安全、OT(业务运营技术)安全融合的巨大安全挑战,网络安全也需要重新定义。

杜跃进和博士指出,数字智能时代的安全已经到了严峻时刻。

【安全能力比安全产品更重要】数智时代的网络安全威胁是动态变化的,精准的网络攻击必须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随着融合的深入和边界的消失,攻击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导致精准定向攻击的比例越来越大:每个目标都面临来自全球每个攻击者的威胁,每个弱点都面临着各种可能的用途。

安全各维度的快速变化导致对抗空间的快速变化。

原有的对抗思路、技术储备、资源储备、人员储备跟不上网络安全变化的速度。

因此,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很难跟上这种对抗性的步伐,杜跃进博士在讲话中强调。

数字智能时代,网络安全的复杂性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攻防的本质从未改变。

安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产品不存在战胜人的可能。

安全攻防对抗的属性以及数字智能时代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特征,决定了未来安全需要走向能力主导的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安全能力体系,构建复杂巨系统的综合集成分析中心。

数字智能时代的安全新挑战。

【六大理念指导未来安全】关于未来安全,杜跃进和博士总结了六大结论:第一,未来安全必须以能力为主导。

数字智能时代对威胁的反应不同于原来对事件的反应。

原有能力已不适应数字智能时代网络空间对抗需求。

未来的安全能力是综合的、多方面的能力综合体。

其次,协同联动是未来安全的方向。

在数字智能时代,只有协作才能赢得游戏。

更大更好的协作意味着更强的能力来处理更复杂的游戏。

第三,安全大脑是新一代安全能力的核心。

安全大脑以安全大数据为基础,具备安全大数据分析能力。

它可以通过人机融合不断积累和更新安全知识和经验。

安全大脑没有预设特定功能。

相反,它与所有其他安全相关组件进行连接和通信,并利用强大的集中分析能力将各个安全组件有机组织起来,实现智能协作。

第四,大脑只是核心,还要建设能力体系。

以安全大脑为核心的安全能力体系,需要充分调动各类安全组件实现特定的安全功能,并利用标准使其成为可互操作、协同的“安全基础设施”,实现能力传输、业务承载、数据安全等能力。

知识积累。

能力体系中组织和人员的能力至关重要。

其中,不仅需要创新型人才,还需要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第五,实战是检验能力的手段。

数字情报时代对实战测试能力的需求需要通过“实兵、实网、实战”和“实用化、系统化、常态化”的服务体系来满足。

与风险评估不同,实战检查的真正价值不是发现单个隐患,而是衡量整体能力。

六是安全大脑进化带动能力体系升级。

安全大脑本身必须能够不断进化,否则仍然无法适应游戏和与对手的竞争。

基于安全大脑的大规模协作群体也需要实现群体进化。

杜跃进博士最后指出,数字智能时代对安全人才的需求超出了预期。

安防人才的培养和发现需要结合行业条件,打造新的行业生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愿意开放安全大数据库并与各方合作。

毕竟,只有安全才能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