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第一颗原子弹,我做到了》中国核武器基地口述历史纪录片在知乎上线

时间:2024-05-19 16:18:33 科技赋能

10月16日是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9周年,我的国家首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口述历史纪录片《火焰与落日:二二一厂口述史纪录片》在知乎上线。

第一集《属于你的名字》讲述了221厂作为机密单位,从无名到有名的故事。

作为知乎“灯塔计划”入选项目,在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核工业221退休人员管理局的支持下,张小北团队完成了对上海、合肥、无锡36221名工厂退休人员的调查、南通。

通过对员工及家属约60个小时的采访,收集口述历史素材,最终以50集纪实短片的形式在知乎上发布,从普通目击者的角度带来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对221工厂经历者进行紧急采访是知乎受访者张小北的夙愿。

2020年9月13日,知乎设立优质内容创作者荣誉激励基金“灯塔计划”,评选科学、人文、社区精神三个方向的顶尖创意项目,最高提供现金补贴单个项目1万元。

张小北的《221《工厂口述历史》成功入选人文领域项目,“现在退休员工绝大多数都在80岁左右,这就是我想抓紧时间宣传这次采访的原因。

”作为导演编剧、央视影评栏目创始人之一,张小北还有一个著名的身份,那就是他是221工厂众多工人的孩子之一,他的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是在221工厂度过的。

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西海镇的工厂,对他来说既神秘又平常。

他隐约知道“我们的工厂是制造原子弹的地方”。

他和弟弟经常打篮球的邮局是直通北京的机密通讯室,“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大多数普通工人并不知道,随着工厂正式关闭,他们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截至221日,数万名员工及其家属被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安置点。

点,还是回家乡吧。

很少有人提及他们所做工作的细节。

在本次采访的退休员工中,91岁的八级钳工钱景清给张小北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面对镜头,他自豪地说:“我制造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第一部分。

” 1960年代,我国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时,已经在上海成家的钱镜清响应国家号召,带着家人来到了海拔高原上的221厂。

他在那里一直待到2010年退休,然后才回到家乡无锡。

“工作的时候,我很紧张。

我不能做任何错事。

这比我的生命更重要。

”钱镜清还记得在十几双眼睛的注视下处理材料时的紧张。

加工的材料是机密材料,“比黄金贵几十倍”。

他曾小心翼翼地将核材料碎片抱在胸口,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经科学家提醒,他才知道它们具有放射性。

的。

纪录片中还有很多这样生动的讲述,来自普通人,他们用自己的每一点力量参与了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的建构。

该纪录片每周一、周三、周五在知乎播出。

《八级钳工钱老板》和《参观爸爸的保密单位》两集将于本周三、周五上线,揭露221工厂普通员工及其家人奋斗一生的故事。

据了解,“灯塔计划”的其他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例如,非营利组织“启途无障碍”带来无障碍博物馆参观指南、“多动症科普”对多动症人群进行访谈调查、探索食物背后黑科技的《科技味蕾》系列视频等都陆续在知乎上发布。

在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