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Base在“关键业务负载”整合战略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4月20日,第二届OceanBase开发者大会上,OceanBase发布4.3版本,推出全新列存引擎,打造PB级实时分析数据库,可实现秒级实时分析,进一步强化TP/AP一体化。
现场跑分显示,同等硬件条件下,OceanBase4.3的AP查询性能达到了业界一流列存表数据库的同等水平。
作为自主研发的数据库,OceanBase继续践行一体化数据库的产品策略,承载关键业务系统。
2018年,OceanBase 4.0发布,在技术上首次突破了分布式数据库的单机性能瓶颈,实现了单机分布式集成。
目前,在集成方面,OceanBase已经实现了单机分布式集成、TP/AP集成、云对云集成、多模式集成等,用一个数据库就可以满足80%的客户场景需求。
OceanBase 4.3深度探索TP/AP融合。
此前,为了满足企业强OLTP场景下的AP需求,OceanBase内置了混合事务和实时分析处理(HTAP)能力。
基于OLTP,提供复杂查询优化、秒级低延时响应、水平线性扩展(千/千/亿条数据关联查询)能力,部分满足AP场景下企业的需求。
但OceanBase注意到,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更强的实时数据分析能力。
如何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中实现更强的AP性能,成为OceanBase正在探索的另一个命题。
OceanBase 4.3从AP存储入手,推出基于LSM-Tree架构的列式存储引擎,实现可行存储、行行混合存储、列式存储等多种存储方式。
它还集成了分布式TP核心能力小事务写入技术,有效消除数据导入延迟,满足更严格的AP实时分析要求。
同时,新推出的2.0矢量化引擎和基于Column数据格式描述的物化视图,进一步提升了深度AP场景下的性能,实现秒级实时分析,大幅提升OLAP实时分析能力。
与实时分析数据仓库相比,OceanBase具有实时写入、读写一致性强、大规模并行处理、实时分析场景下管理和操作难度低等优势。
OceanBase CTO杨传辉介绍,OceanBase将继续实施“关键业务负载”的整合战略。
今年将重点打造PB级实时分析数据库最强六角战士,持续提升TP性能、分发、兼容性、AP存储等。
、AP计算、AP工具生态能力。
未来PB以下的企业无论是HTAP还是OLAP,在AP应用场景都可以选择使用OceanBase。
发布会上,在同等硬件条件下,OceanBase 4.3还与业界一流的列存表数据库进行了基准对比。
结果显示,在大宽表场景下,两者的查询性能处于同一水平。
这个查询性能是衡量数据库AP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除了AP性能优化之外,OceanBase 4.3的TP性能和易用性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对估算系统、统计信息、成本模型、Online DDL、会话管理、日志流、租户克隆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升了数据库的关键性能。
业务负载的性能和稳定性。
目前,OceanBase已服务超过10万家行业客户,其中30%已应用于核心系统。
例如,海底捞将OceanBase应用于其会员系统,该系统既进行交易处理又进行实时分析。
它为每个会员推荐定制内容。
实时分析计算能力提升30%,数据库成本降低35%。
可以更轻松应对七夕节、七夕节。
1月1日等节假日期间流量高峰。
杨传辉认为,OceanBase 4.3在TP/AP融合方面的进一步突破也是OceanBase坚持自研产品实力的结果。
不依赖开源数据库二次开发,构建自己的研发环境和流程,使得OceanBase对内核代码拥有完全的掌控和掌控,具有更强的突破复杂业务场景、为关键业务系统提供覆盖的能力。
会上,OceanBase还介绍,从开发工具、开发生态、自助体验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数据库的易用性,打造真正对开发者友好的数据库。
目前,OceanBase Landscape技术生态已拓展至10余种主流产品,涵盖基础设施、数据集成、数据治理、应用集成等领域。
在OceanBase开源社区中,目前有2位开发者开通了博客,分享了多篇技术文章。
核心仓库有多个外部贡献者,总代码量超过5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