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半导体具有强大的巨大效应。
自2018年以来,三星半导体已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制造商。
SK海力士也表现不俗,2021年营收达到343.98亿美元,去年还以9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NAND闪存和存储业务,上演“蛇吞象”事件。
韩国半导体在世界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时韩国半导体也面临着自身的危机。
自2019年7月起,日本对韩国半导体实施出口限制,限制一些关键半导体材料,包括用于制造电视和智能手机面板的氟聚酰亚胺,以及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核心材料光刻胶。
和用于高纯度半导体的氟化氢。
三年前的这一限制对韩国造成了沉重打击,并使其支柱产业半导体产业陷入危机。
为了在危机中生存,韩国对日本的依存度从2019年的30.9%下降到2021年的24.9%。
拜登访韩之后,韩国两大企业相继发布出访各国的消息。
韩国半导体产业迎来新一波机遇。
合作强化联盟 5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抵达韩国后,首先参观了一家半导体工厂。
他与韩国总统尹锡岳共同参观了位于韩国京畿道平泽市的三星电子半导体工厂。
三星平泽工厂据称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工厂。
美国总统选择了当地一家工厂作为出访的第一站。
韩国《中央日报》表示,这样的安排“很少是史无前例的”。
国际舆论称,美国借此机会“表明以本国为中心重组芯片供应链的决心”,“以韩国为主要合作伙伴”。
拜登政府上台后,半导体回流国内的需求更加强烈。
在美国构建独立的产品链是政府的目标之一。
三星的阵地就在这里,美国绕不过去。
拜登的安排“体现了韩国芯片产业的现状”,并再次澄清“韩国半导体是支撑韩美同盟战略价值的核心战略资产”。
韩美领导人视察工厂旨在凸显两国是共同的半导体合作伙伴。
的图像。
据5月31日消息,三星电子将与英特尔在下一代存储芯片、系统芯片、晶圆代工、个人电脑(PC)和移动设备等领域展开合作。
结束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之行后,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前往韩国首尔,会见了三星电子实际掌门人李在镕。
参加本次美韩芯片行业巨头会议的还包括三星芯片业务联席首席执行官庆贵贤、三星移动部门负责人卢泰文,以及三星存储芯片、处理器、晶圆代工等业务。
导师。
通过与英特尔在PC业务上的合作,三星可以确保其在新一代DRAM规格制定方面的主导地位。
而英特尔则主攻三星的代工业务,率先打破了三大公司之间的纯粹竞争。
它首先吸引了台积电,并将其GPU和部分CPU代工订单交给了台积电。
现在英特尔已与三星晶圆代工厂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台积电仍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厂。
目前,三星的晶圆代工产能还不到台积电的四分之一。
因此,三星正在积极加速产能扩张。
其平泽P3工厂集存储芯片制造和晶圆代工于一体。
采取主动并提前计划。
韩国媒体爆料称,三星和SK集团正在寻求与日本企业加强在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原材料方面的合作,以确保供应。
2019年,韩国半导体材料进口受到日本限制。
虽然没有断供,但是以溢价和增加审批程序为代价的。
从外媒报道来看,李在镕等人前往日本的目的是加强与日本半导体供应商的联系,并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确保半导体材料和生产设备的稳定供应。
SK海力士在中国无锡等地广泛建厂,试图用中国生产的氟化氢替代从日本进口,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不稳定,此举或许是三星和SK自立门户的一种方式。
在半导体制造方面,虽然日本的竞争力已无法与过去相比,但他们仍然拥有许多世界顶级的制造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商,在半导体领域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例如,日本在氟化氢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三星难以从日本供应商采购更多氟化氢,则可能被迫减产。
因此,三星也在做两方面的准备。
李在镕要求三星供应商高管采取措施缓解出口管制问题,例如从日本以外的工厂向三星供应受出口管制影响的半导体材料。
随着三星和SK集团相继宣布未来五年投资数千亿美元,半导体领域是投资重点,相关设备和原材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确保稳定的供应对其半导体投资至关重要。
重要的。
三星集团实际控制人李在镕拜访荷兰光刻机制造商ASML。
舆论称,他是为了保证高端光刻机的供应。
三星此前宣布将在5年内在半导体和生物制药领域投资360亿美元,并尽快进口EUV光刻机。
前面提到,台积电在代工方面压倒了三星,因此三星启动了“2030计划”,想要在2030年超越台积电,这次又去找ASML采购ASML的下一代EUV光刻机。
同时,消息指出,李榕去欧洲之前,也有意收购台积电的客户NXP。
英飞凌和ARM也是三星的合作对象。
不难看出,三星不仅想要ASML的最新设备,还正式向台积电发起进攻。
韩国的“政府研究院”过去为韩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其中成均馆大学等为韩国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工程师。
不过,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韩国芯片制造业也面临人才短缺的挑战。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建议韩国为当地大学提供补贴,发展半导体相关学院,建立人才培养项目,并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支持芯片相关人才培养。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提议也得到了韩国政府的认可。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准备通过设立新型半导体研究机构、校企合作、人才交流等方式,到2027年培养3000多名半导体专业人才。
韩国还计划在韩国科学技术院、光州科学技术院、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国立蔚山科学技术院这四大顶级研究机构中设立新的半导体研究机构,培养人才。
每年培养200多名半导体领域人才。
韩国计划通过建立新的半导体研究机构、加大硕士、博士项目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半导体人才。
今年是韩国的选举年。
5月10日,韩国新任总统尹锡岳宣誓就职。
尹锡岳政府将经济主导权从政府转向企业和公民,希望发挥民间创造力和活力,打造良性循环的经济体系增长和福利公平。
尹锡岳政府计划积极扶持半导体、电池、人工智能等与经济安全直接相关的产业,将其培育成未来战略产业,确保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为此,韩国将为半导体、电池等国家尖端战略产业的增长奠定基础。
措施包括积极提供半导体设备投资激励和简化许可程序;正式实施《国家尖端战略产业法》,完善半导体、电池等战略产业生态、研发。
和国际合作提供综合支持。
韩国半导体正在通过多种方式摆脱困境。
韩国和日本作为邻国,在半导体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研究两国发展道路对韩国来说非常重要。
韩国半导体产业起步比美国、日本晚十几年。
当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初进入晶体管集成电路时代时,韩国整个国民经济还处于崩溃的边缘。
因此,与日本从一开始就采取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保护本土电子产业不同,韩国政府在发展之初就采取了举债政策。
韩国咬牙同意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市场规则。
这种早期积累导致了韩国芯片工厂的爆发。
与日本不同,韩国高度集中的财阀体系在半导体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韩国政府从发展之初就提出了“政府+大财团”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主导LG、现代等企业集团成立韩国电子产业联盟,通过政策引导撬动巨头的经济影响力。
随着日本DRAM产能过剩,日美贸易冲突爆发,全球DRAM价格暴跌。
在半导体贸易协定中,日本承诺减少产能和出口以提振价格,但效果并不明显。
这给了韩国一个间隙期。
三星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功扭亏为盈。
最后,韩国通过收购美国和日本公司的技术,确立了其在半导体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三星和海力士虽然这两家公司生产了全球大部分存储芯片,但韩国在逻辑芯片方面仍落后。
大巨头、财阀的经济阻碍了韩国的技术创新。
为此,韩国提出要引进更多外资。
荷兰半导体公司ASML计划投资2亿多美元在华城建立培训中心。
美国半导体公司Lam Research也表示将在韩国的产能翻倍。
德国默克公司将开始在韩国生产化学机械抛光(CMP)浆料,预计将于 2022 年上半年开始交付。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如果该计划成功实现,韩国韩国每年的芯片出口额将从去年的992亿美元翻一番,达到2030年的2000亿美元。
韩国的半导体箭已经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