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购物节,突然被电商玩家亲手干掉了。
“先涨价,再打折”。
说是打折便宜,其实就像割韭菜一样。
很多人被骗了,交了智商税。
第二次被骗后,我吸取了教训。
我们不能让消费者一个接一个地被愚弄吧?在我看来,双十一购物节越来越冷,是因为被电商玩家本人玩死了。
“先涨价再打折”,购物节套路已被消费者所理解。
双十一前,我看中了某宝上的一款耳环。
纯金蓝宝石款售价945元。
看起来很不错,我要送给朋友。
本来是打算直接买的,后来想到双十一购物节快到了。
到时候肯定会有折扣,可以省不少钱。
而且是双十一买的,到货的时候,正好赶上她的生日。
昨天是双十一,我打开购物车下单。
当我看到那个页面时,我立刻震惊了。
本来,耳环只要945元,结果在结果页面上,直接卖到了1385元。
然后加上双十一打折、打折、各种优惠券。
最终价格是多少? 995元。
你没看错!平时的价格是945元,双十一打折后就变成了995元。
不但没便宜一分钱,居然还贵了50块钱。
你说双十一购物卡有折扣吗?商家想出了“先涨价再打折”的主意。
这是什么意思?你这是在欺负我的智商吗?如果不是我之前特意截图了,我早就掉进这个陷阱了。
不是我拿不起这50块钱,而是我真切的感觉自己的智商被别人侮辱了,感觉这商家简直就是把消费者当猴子一样对待!更让我生气的是,我非常喜欢这个耳环,一定要买!有一段时间,我找不到其他我喜欢的东西。
如果再等两天,我就会错过我朋友的生日了。
最后,我不得不缴纳这个智商税,作为另一个教训。
无论如何,经过这次教训,我对双十一彻底失望了。
以后买东西的时候,如果需要的话,我会直接下单。
我绝对不会想着趁着购物节看看有没有折扣。
像我这样经历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最近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新闻。
很多人都会截图比较双十一前后某些商品的价格。
一部分是先涨价,再打折。
前后价格完全一样,没有任何折扣。
这也算良心了,至少价格没有涨。
其他部分和我遇到的一样。
折扣后价格比双十一之前的正常价格要高。
消费者并不傻。
他们被愚弄了一两次。
总不能让消费者被骗两次吧?电商公司如此侮辱消费者的智商,被消费者抛弃也是理所当然的。
双十一不受欢迎。
这两年一直很平静。
主要原因是电商企业想自杀。
今年双十一冷清,和老百姓没钱有关系。
买东西需要钱!没有钱怎么能买东西呢?平日里花呗使用率很高,但双十一这一天,很多购物狂却无能为力。
昨天上班的时候,我去单位问了几个柜员小姐姐双十一买了什么。
有两个柜员妹子很直白,说没钱,没买东西。
有姐妹说她存了几盒纸尿裤,确实有折扣,所以就买了。
其他人或多或少都买了些东西,但基本上都是日常消耗品。
没有人会买华而不实的东西。
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大多数人的收入已经不比以前了。
很多能买或不能买的东西现在都买不到了。
毕竟,与生活相比,购物的欲望远不如吃重要。
一方面,电商企业在自取灭亡,时刻想方设法割断消费者的韭菜。
另一方面,普通民众的储蓄却越来越少。
另外,还有很多快递无法到达的地方。
今年的双十一购物卡注定要静静地度过。
今年的双十一很安静,未来的双十一将会越来越普遍。
想要重现往年的辉煌场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10月中旬我在购物车里选了??一些衣服和家居用品,一共960元。
昨晚打开一看,发现优惠到了1050元。
我顿时无语了。
最郁闷的是,由于我所在地区的疫情,无法进行送货。
果断清空了购物车,卸载了网购平台。
如果您将来需要某些东西,请在线购买作为最后的手段!双11,不想再被坑了,韭菜也有韭菜的尊严。
现在最好明智地花钱。
我觉得相比网购,实体店是最难的。
以后我会尽力支持实体店的!至少我可以在实体店讨价还价。
今年双11哑火的主要原因是商家不诚信、冒充便宜。
最终价格会比较高,而且发货也很慢。
一周之内你什么也看不到。
另外,受疫情影响,赚钱非常困难。
许多人把钱花在食物和饮料上。
谁有时间和金钱在网上购物。
现在有些地区,由于疫情影响,快递不允许进入小区。
谁将加入双11的热闹?商人永远是商人,他不会做亏本赚钱的生意。
随着疫情常态化,请理性消费。
是时候告别双11、双12了,不少电商和商家自作聪明,使出各种手段,以假装降价的方式涨价。
消费者有了多年的网购经验,不再轻易被愚弄。
我没有特殊需求,很少在网上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