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概念蓬勃发展。
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行业也迎来爆发。
奥维云数据显示,我国市场年销量达1万台,销售额4.9亿。
预计全年市场销量1万台,同比增长%,销售额13.6亿元,同比增长%。
Canalys发布的全球智能音箱市场预测数据显示,预计年底智能音箱用户数量将突破1亿,未来将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将达到2.25亿,预计年内将突破3亿。
探索时期,我国智能音箱行业的现状已经被认为是国产智能音箱元年。
现在是智能音箱产业链发展的关键阶段,没有厂商愿意放弃这块蛋糕。
先是百度凭借低价小度音箱引发价格战,随后小米、天猫等企业相继参与其中。
随后华为升级智能家居品牌“华为智选”,OPPO、vivo联手多家硬件厂商建立生态联盟。
可见,无论是硬件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抢占智能家居市场。
据记者了解,市场上的国产品牌智能音箱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智能助理音箱,主打语音交互技术,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
国内厂商中,以京东的叮咚音箱、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小米的小爱同学为代表。
另一种是基于内容的智能音箱,专注于内容共享,将音箱作为音乐、有声读物等流媒体内容的载体。
国内厂商以喜马拉雅的小鸭为代表。
放眼整个市场,智能音箱产品不计其数,并且新品不断发布,这似乎预示着国内市场智能音箱行业的欣欣向荣,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智能音箱爆发后行业“假繁荣”的思考 目前,国内智能音箱市场已初具规模,各大品牌销量早已突破百万。
虽然国内厂商纷纷展现出靓丽的销售数字,但也引起了业界的担忧。
首先,国内智能音箱市场玩家众多,导致市场低价竞争严重。
低价、快速渗透的策略改变了公司的工作重点,忽视了产品体验功能的开发。
其次,产品同质化严重,音箱本身体验差、交互能力弱。
三是产品功能单一,受到服务机器人、智能电视产品冲击。
可见,我国智能音箱市场目前面临着语音交互技术亟待完善、产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竞品冲击、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困境。
行业观察家洪世斌指出,智能音箱的主要发展困境不是产品、产业、技术等问题,而主要是发展方向。
大家都想把产品打造成智能家居的终端入口,但目前很模糊、不明确。
。
智能音箱如何突破?事实证明,我国智能音箱产品要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整个行业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未来我国智能音箱行业的出路在于音质与优质内容的完美结合。
通过进一步优化语音技术,通过拓展产业链或者以合作的形式,实现硬件+技术+内容+服务的资源整合,实现生态闭环,完善平台布局。
智能音箱战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与创新的竞争。
对此,笔者认为,智能音箱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突围,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实现功能整合。
语音交互方式、播放音频内容、提供O2O生活服务、进行智能家居控制等已经成为主流智能音箱的标配功能,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毕竟能够实现这些功能的产品有很多,而且很难推向市场。
看来,热门功能的实现并不足以撬动潜在的用户需求,形成购买智能音箱的必要条件。
因此,要想实现突破,首要条件就是功能多元化,完善产品形态,走差异化道路,做到别人没有的我们有,别人有的我有最好的。
二要增加互动感。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音箱产品交互功能单一,交互形式也只有一种。
这对于入门级智能家居产品来说是不是太简单了?目前,一些厂商尝试做可视化产品,通过增加大屏幕来增加交互感,改善内容的呈现效果。
第三,我们需要实现技术成熟。
如果演讲者真的能听懂我的话、执行我的话、回答我的问题,那一定会是AI时代最好的产品。
然而,目前的技术还达不到那个阶段。
有些产品甚至是“功能堆积”。
仅仅增加卖点是没有价值的。
因此,提高技术成熟度也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洪世斌表示,智能音箱除了关注产品本身之外,还必须有明确的发展定位。
只有有了明确的发展脉络,其自身价值才能被无限放大,最终成为智能家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当前智能音箱市场正处于野蛮增长阶段。
尽管已有大量玩家进入市场,但仍缺乏有特色的产品。
火爆的背后,整个行业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未来的发展道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做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不透支概念和炒作技术能力,结合真实应用场景,进行技术创新,完成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