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落地

XBB.1.5 菌株的起源是什么?如果在国内蔓延,会不会又被禁?

时间:2024-02-29 21:44:52 技术落地

XBB.1.5菌株的起源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在国内传播?如果疫情在国内蔓延,是否会引发国内社会再次封锁? 01 首先要明确的是,XBB.1.5毒株并不是新毒株,但仍然是奥密克戎病毒的一个亚分支。

也就是说,XBB.1.5的母体XBB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病毒毒株,而不是另一种全新的病毒。

其次,中国最流行的病毒株是BA.5和BF.7,尤其是BA.5,这是绝对强大的病毒株。

目前,XBB.1.5仅在移民中检出,国内社会尚未出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XBB.1.5想要在国内流行起来,成为流行株,特别是想要成为绝对强势的流行株,彻底压制BA.5,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02 再次强调,XBB.1.5、BA.5和BF.7都属于奥密克戎病毒株,都是奥密克戎亚病毒株。

目前,中国已有大量人员感染BA.5或BF.7。

我们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实际上对 XBB 具有抵抗力。

您无需对此过于担心。

因此,即使XBB.1.5最终引入国内,在国内社会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也不大。

毕竟社会上70%或者80%以上的人都感染过奥密克戎BA.1.5或者BF.7,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免疫力。

目前,国家在公共感染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坚决放松了疫情管控。

未来,即使ⅩBB疫情真的蔓延,也不可能再次实行封城管理。

那是不可能的。

03 而且,从1月8日开始,国家明确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乙类疫情防控管理,与普通流感属于同一类别。

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封城管理就没有政策基础,更不可能恢复封城管理。

与此同时,同样从1月8日开始,全国近三年因疫情关闭的口岸陆续开放,口岸不再关闭。

除非出现新的疫情,对外交往和开放已逐步恢复正常。

一场重大疫情,否则,如果XBB.1.5只是流行,历史的脚步肯定不会倒退。

此外,现在还要求入境我国的外籍人员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和个人健康声明书。

口岸国家相关部门做得很好。

XBB.1.5想要进入国内并不是那么容易。

因此,大家无需过于担心。

该菌株是从国外引进的,传染性很强。

当然,症状相似,但更严重。

现在专家表示,如果你感染了一种病毒株,半年内就不会再感染同一种病毒株。

面对正式需求,国家实行开放政策,在这里强加限制是不现实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并考虑自己的安全。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一方面,XBB.1.5菌株的起源是什么? XBB.1.5株是奥密克戎的新突变株。

其致病性与奥密克戎系列其他毒株无异,重症率和死亡率并未明显上升。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免疫逃逸”能力“世界最强”。

XBB毒株去年8月在印度首次发现,后经多次突变成为XBB.1.5毒株,成为美国主要流行毒株。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称,截至2023年1月1日,奥密克戎亚型XBB.1.5毒株已传播至美国43个州和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美国最流行的毒株状态。

2022年最后一周,美国约75%的COVID-19确诊病例感染了XBB.1.5毒株,7天内确诊病例几乎翻了一番。

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酸痛、疲劳和发烧。

据媒体报道:上海已监测到XBB感染病例25例,其中XBB.1.5病例3例。

当然,都是境外输入病例。

浙江省杭州市也在闭环管理的入境旅客中检出XBB等奥密克戎分支病毒株。

上海和杭州均未出现本地传播。

另一方面,如果疫情在国内蔓延,是否会再次封锁?至于XBB.1.5毒株是否会成为中国主要流行毒株并造成继发感染或传播?深圳市第三医院院长卢洪洲表示,由于XBB突变株的流行,新冠再感染率已从20%上升至35%。

这意味着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很可能对XBB.1.5无效,过去感染过新冠病毒株的人可能会再次被XBB.1.5感染。

但它不太可能蔓延到全国。

如果疫情蔓延,就完全不可能再次实施封锁。

因为国家已将原来的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将其从“B-A类”降级为“B-B类”。

这意味着将不再有封锁。

这是大势所趋,彻底放松的时机和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一是严格把控“境外输入”。

放松后,“外资防输入”压力会很大。

放松并不意味着放手。

全面开放并不意味着让病毒普遍感染中国人民。

二是普及全民疫苗接种,特别是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在完成原来的三针后积极接受第四针。

三是做对自己健康负责的第一人。

想要避免病毒感染,首先要从戴口罩开始。

综上所述,XBB毒株去年8月在印度首次发现,后多次变异为XBB.1.5毒株,成为美国主要流行毒株。

目前,上海、杭州均发现输入性病例,但尚未造成本地传播。

因此,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如果疫情蔓延,该国将不会再次实施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