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哥回答;航空母舰是海上的移动机场。
虽然航母的甲板长度有300多米,宽度也有60、70多米,但作为机场来说还是有点小,所以航母的甲板上非常忙碌。
甲板工作人员掉入水中,或者被喷气式舰载机的尾焰吹入海中的情况并不少见。
美国是航母大国,拥有11艘超级航母。
也是一个航母强国。
从美国航母的使用情况来看,美国经历了很多事情。
甲板事故造成一万多架舰载机、近万人死亡,落水事故也是其中之一。
其中,1942年3月,美国航母特遣部队(TF39)司令威尔考克斯少将落水莫名其妙身亡。
航空母舰很大。
我们以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为例。
长332.8米,宽76.4米,吃水11.3米,甲板至水面垂直距离约19米。
这个高度相当于今天7层楼的高度。
我们只看到潜水员潜水的最大高度是10米的平台。
10米跳台上的运动员通过表演各种动作落入水中,双手交叉,头朝下入水。
10米的高度是安全高度,这也是设立10米平台的原因。
双臂伸直,双手并拢,可以减少水面的阻力,减少水对身体的冲击。
虽然航母的甲板比离水10米的跳水平台高一倍,但原理是一样的,那就是你能不能从20米的高度掉进水里活下来,和你的身体有很大关系。
入水时的姿势。
如果你能像潜水员一样使出技巧,最后用手将水面撕入水中,你就能活下来。
这是因为水的阻力是空气的800倍,这意味着人与水接触的那一刻需要承受的阻力。
也就是说,冲击力是空气中的800倍。
到达20米的高度大约需要2秒。
人体与水面的冲击力达数百公斤。
因此,如果腹部被水淹没,内脏会瞬间冲向胸腔,可能会造成肋骨损伤或内脏损伤,难以生存。
屁股打水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航母高速行驶的时候,两边会出现几米高的水浪,同时会产生湍流。
这种湍流会给落水者带来危险,也会对落水者的身体和身体造成伤害。
船体相撞。
因此,能否生存不仅与入水的姿势有关,还与落水的位置有关。
一般情况下,落水时,与航母舰体会有近20米的距离,以避免湍流。
如果落水后头脑清醒,生还的可能性就更大。
如果你失去知觉,你就会死。
如果从尾部落入水中,就会被螺旋桨击伤。
这种伤害并非来自螺旋桨本身,而是来自螺旋桨产生的水压。
航空母舰通常有2到4个螺旋桨。
为了抵消反作用力,扭矩通常会向相反方向旋转,这会产生涡流,对落水的人产生扭转力,所以能否生存取决于落水的位置。
其实在航母上掉进水里是很难的,除非你不耐烦,或者你在航母上已经待够了时间,想看看海底。
航母的甲板和易落水部位均设有双层护栏和防坠网保护。
而且,24小时都有专人值班。
现在的航母甲板操作员的背心都装有报警装置。
落水后除了自动打开充气装置外,还会发出警报。
只要没有受伤,自然会有人前来救援。
如今的航母救落水人员的效率非常高。
以上是兔哥的个人观点。
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讨论和评论。
欢迎关注兔哥。
航母甲板距水线的高度有一个专业术语叫边高。
标准排水量条件下,美国尼米兹级航母舷侧高度约为19米。
库兹涅佐夫号和辽宁号稍低一些,大约15米。
如果换算成楼层的话,也就5层左右。
想象一下,一个人从五楼掉下来的后果是什么? (福特级航母,从龙骨到甲板的高度为41米)当然,如果从航母上坠落,着陆点是比较平缓的水面。
如果你有一个优美的姿势,那很可能只是一次高位跳水的经历,但你的生死主要取决于你能否克服水的张力!理科生应该都知道,液面任何相邻部分之间都存在拉力。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枚硬币放在禁止的水面上而不会下沉。
这就是水表面张力的存在。
如果你掉进水里,如果最终不能打破水的表面张力,那么水面就是水泥地面,你就绝望了! (水表面张力的存在)另一条物理知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旦它与水的表面张力结合,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当你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坠落时,你的身体接触到水面的那一刻,水也会向你的身体传递一个反作用力。
这个力量有多大?假设一个人重60公斤,重力加速度为9.8米/秒。
从15米高空坠落仅需不到两秒。
着陆速度接近20米/秒。
60公斤重的身体,以如此高的速度撞击地面。
朝向水,最终的冲击力相当于一个两吨左右的物体压在你的身上。
如何以四两吨的身手化解这股力量,就成为了你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果一个人张开四肢,大字击打水面,后果会很严重,因为水面张力无法被打破,此时的水面就和水泥地面没有什么区别了。
您在水面上施加的两吨力将保持不变。
反弹给你,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肋骨断裂,内脏受压变形,最终内伤死亡!如果运气再差,很可能会当场被打晕,沉入海底,活活淹死! (如果以这个姿势落水,基本就GG了)那么航母上落水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呢?当发现自己从航母上掉下来时,立即用手捂住鼻子和眼睛,双脚并拢,以锐角切入水中。
这样,你就可以像潜水员一样以流线型冲入海水中,海水就会向你袭来。
你的反作用力也会转化为对你身体的摩擦力并缓冲大部分。
这样,对你整个身体结构的影响就会大大减少,避免重大伤害。
(正确示范)捂住鼻子的主要原因是,当你落入水中的那一刻,水流的冲击力仍然很大。
如果水直接冲进你的鼻子,你很可能会直接窒息而亡。
捂住眼睛是为了防止水冲击视网膜,就算活下来也不会失明!那么,如果你有机会从航母上掉下来,你知道该怎么办吗?这不是美国航母上的水手们闲暇时跳海游泳??,这是航母被毁后的跳海求生演练!无论男女四人一组,从近20米的高度跳下都需要勇气和正确的跳跃姿势,以避免受伤。
如果惊慌失措,跳跃姿势变形,身体侧倒在海面上,就有可能伤及内脏,导致死亡!训练跳海时,还需要调整呼吸节奏,入水前尽量屏住呼吸,甚至捏住鼻子。
这些事情如果做不好,入水的那一刻就可能会“窒息”!或者鼻腔受到刺激导致呼吸困难……从上面美军进行的“跳海求生”训练中我们可以知道,从航母上掉入海里是非常危险的!由于从水线到飞行甲板的高度高达六七层楼,在“重力加速”的条件下,如果跳跃姿势不正确,死亡率非常高,更何况不慎坠落呢?因此,在航母服役期间,舰员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法规考核。
同时,航母上还有很多危险标志,提醒舰员注意安全。
从停泊的航空母舰上跳下(意外坠落)已经非常危险了。
如果航母在高速航行的时候掉进海里的话,死亡率会极高!基本没有生还的希望。
航母以20至30节的速度行驶,≈37至55公里/小时,人体以2至3米/秒的速度下落。
这就形成了两个速度:前进惯性+下降惯性。
人体接触海面时会受到损害。
威力非常强大!它会对骨骼、内脏和血管造成损害,导致死亡。
就算当时没死,沉入水中也会被水噎住,几分钟之内就会死掉!从航空母舰上跳下来就好比:从速度更快的汽车上跳下来,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但是,从静止的汽车上跳下来通常是不可能的。
因为车子停住了,地面也静止了,所以很安全。
跳跃时只有一种下落力。
人体的关节和肌肉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因此受伤的几率较低……但是,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时,跳跃有两种力量:向前的惯性和坠落。
受此影响:人的下肢是下落的力,而上半身仍然是运动的惯性力。
这两种力同时作用,干扰人体关节和肌肉的缓冲,进而接触坚硬的地面。
接触受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航母的高度显然比汽车高很多,坠落惯性力也大很多,所以船员死亡的概率也会更大。
在航母上服役真是“苦差事”!不仅工作压力很大,而且还经常遇到大风大浪。
航母虽然大,但也比大海中的一片树叶还小!剧组人员必须面对生死考验!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才能确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