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落地

机关事业单位激励工资(又称13个月工资)如何支付?

时间:2024-02-26 20:07:51 技术落地

,谈起职场话题,很多人常说,你们机关事业单位不是发十三个月工资吗?谈起职场话题,很多人常说,你们机关事业单位不是给你发十三个月的工资吗?这里所说的十三个月工资就是题主所说的激励工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三个月工资。

关于第十三条工资,有几点是非常明确的:第一,并不是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都有第十三条工资。

只有公务员才有第十三薪。

事业单位十三个月不发工资。

绩效工资是每个人通常支付的。

说是年终奖补发。

二、第十三条公务员支付的工资是指基本工资,由职务工资和职级工资组成。

不包括岗位津贴、预留补贴、房产补贴、汽车补贴等基本补贴,须按年缴纳。

只有合格及以上的人才能享受,无能力的人不能领取十三俸禄。

随后的各种津贴和补贴往往占公务员日薪的大部分。

也就是说,公务员的13薪其实很低,部门级别一般在2000左右。

第三,公务员的“年终奖”,除了所谓的十三薪外,一般还包括年终考核表现奖或文明奖等,这才是奖励的大头。

东部发达地区可达8万-10万元,甚至更少。

基本上有3万-5万人;中西部地区很多也有1万-3万人。

差距比较大取决于当地的资金实力。

中西部地区公务员之所以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与这部分奖励有关。

事业单位不计十三工资和年终绩效考核,但有绩效工资。

有的财力较好的地方按照当地公务员标准支付,有的按公务员的70%左右支付,有的地方自己制定标准,数额不一。

至于工资,从几千到几万不等,一般比公务员低很多。

国家没有统一的政策,完全由地方政府决定。

笔者这里提到的机关事业单位奖励工资(也叫13个月工资)不仅国家没有统一的政策,而且在省内和地区之间的发放范围和标准也不统一。

据我所知,首先,第13个月的工资应该只发给公务员。

除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等少数省份外,大部分省份的事业单位职工都没有拿到13个月的工资。

;其次,有的地方发第13个月的全薪,有的地方只发底薪。

近年来,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后,各地对机关事业单位福利发放进行了限制,取消了一些非法福利,但增加了一些合法福利,并将这些福利暴露在阳光下。

比如,我所在的中部省份,为了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充分调动大家创业的积极性,近年来,年初每年,将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党的建设、城市发展、精准扶贫、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等任务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

年底,各市、县将进行综合评估。

考核排名前20名的,县机关事业单位给予2个月全额奖金工资;考核中单项工作排名前10名的,单位可发放一个月的全额奖金工资。

这样,不仅各项工作得到了改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待遇也得到了提高。

据了解,近年来,各市县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普遍可增加5至7个月的激励工资,金额在3万元左右。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都有我们俗称的13个月工资。

依照公务员法规定,只有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才有权领取13个月的工资。

其次,激励工资和13个月工资都是俗称。

事实上,他们指的是公务员的奖金。

也可以称为年终一次性奖金。

年终一次性奖金仅指个人工资的基本工资,并非全额工资,包括职位、等级工资和级别、等级工资,如果是经济特区还包括特区津贴。

以海南某二级科员为例,年终一次性奖金包括职级工资1170元、职级工资2162元、特区津贴750元,共计4082元。

元。

因此,如果发放一次性年终奖,可发放4082元。

一般情况下,年终一次性奖金与一月或二月工资一起发放,五险一金的个人部分还需要扣除。

如果符合减税标准,个人所得税也将被扣除。

此外,即使你是公务员或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你也不一定能够领取一次性的年终奖金。

因为《公务员法》规定,只有在定期考核中被认定为优秀、称职的公务员,才能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这里的定期考核一般是指年度考核。

不参加年度考核或年度考核等级确定为基本胜任或不称职,或参加年度考核但等级未确定的,不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在这些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