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了SegmentFault思维征文《2021年总结》,如果您正在阅读,欢迎加入。说句题外话,自从我编了春联贴在门上,感觉很有效果。去年编辑的春联:上联:葵牛、水牛、黄牛、牛王,下联:俏小狗、小狗、猫、猫、崽。所以我决定今年再做一个。上联:春乘势捉牛尾下联:隋登南风遇虎喵恒克里:双子石溪不知新的2022年会怎样,我们拭目以待。今年的关键词:触底反弹。今年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家里原本的两人,多了一个新人。这是生命周期的转折点。毕竟老大年纪也不小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这一年基本没有出游。在命名方面,我也是绞尽脑汁,甚至还专门为它造了几个短句。夫〇〇走,皆留〇与〇。〇是音;〇是形状。音形俱富,乃绘〇〇。——死亡之月2021年5月4日凌晨经过这个变化,似乎之前的很多事情都显得不重要了,渐渐的觉得理所当然。相反,事情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今年只有一个脚印。按照惯例,它应该是一个
列表,但只有一个项目显得虚伪。武汉·节点地铁沙龙#11制作人这个连“生活”一栏都不应该,因为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忙了两天。也因为没去别的??地方,所以这版块只发一张照片。是的,左下角背对着你的就是我。“其实有一些临近年末的套路照片,只是比较私密,所以不会放到公众平台上。”其他理想车主今年集中加一。我在购物中心附近找到了一家好吃的小酒馆(尤其是金蒜风干鸡)。辞职的时候想请同事去,却发现他“每周一闭关”,有点遗憾。自从游记收敛,开始转向内心生活。游戏通关、云通关、开坑:《渡神纪》《对马岛之魂》《赛博朋克 2077》《双人成行》《天穗之咲稻姬》《轩辕剑柒》和一台PS5——不过好久不见。相应地,还有新的塑料小人。而年初进入的宝儿姐姐,并没有出现在镜子里。下次我要一张带几个柜子的全家福。而我和女儿们一起参加了展览:还有,好久没唱歌了,心血来潮去录音室录了一首歌《赤伶》。我真的很想去卡拉OK。↑点击试听,吵你的耳朵。感谢调谐器,否则我无法听到它。而今年的琴练了第一,却没有出视频。黑胶很多,有一种“我不是文化人,却又要装文化人”的感觉。今年工作差点又翻了,莫名其妙的帖子多着呢。《散了散了》,原标题大概是说我辞职了。我从来没有时间或机会谈论这个。这一次,让我们借年终总结的机会,谈谈今年的工作。自从去年从蚂蚁跳槽到淘宝后,我一直很开心——毕竟做的事情更符合自己的灵魂。有足够的前沿度和足够的技术深度,也得到了机构的认可。对我来说,能够同时做到这三点是非常宝贵的经历。自从我2017年去了蚂蚁体验技术部之后,由于自己和团队的方向,我做的东西并没有太大的价值,至少当时是这样。但是体验技术部是一个很好的团队,同事也很好。所以它不冷不热。但一切都可以是一两个。后来在研发效率部做CloudIDE的时候,彻底迷失了自我。无意说CloudIDE产品本身不好。产品不错,不然我也不会主动往这个方向做事。只是这个项目在当时是前端太重,后端太轻。作为典型的后端Node.js工程师,我写了几个月的前端。一方面写起来很痛苦,另一方面没有输出。最后在淘系前端找到后,我选择了和平分手,这对团队和我来说都是正确的选择。作为1990年代出生的第一个涉水者,从三岁变成了四岁。在优秀青年包围的环境里,有比我小五六岁的P7,也有比我小三四岁的P8。还是万岁6,这无疑让我产生了极大的焦虑。毕竟,潜规则是属于整个互联网,甚至是整个职场的,与一两家公司无关。庆幸的是,去年年底和今年,我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了今年的重点项目,才松了一口气。既然赶不上,超越不了,就选择拉近与天才的距离。如果说去年转会之后做的事情是PoC,那么今年就是这些事情的落地。一是推出了Node.jsPGO快速启动方案,将改造项目的启动速度提升了100%左右。还开发了基于V8的ServerlessWorker(Shinki.js),双十一内测成功。对此感觉模糊的同学可以对标CloudFlareWorker、DenoDeploy等。值得指出的是,我们的Worker实现了亚毫秒(<=1ms)启动,架构是高密部署(理论上,一个Pod可以部署数十个或数百个云函数)。至于这里的一些干货或者介绍,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凌恒老师在北京节点地铁沙龙#12的分享《云原生时代的 Alinode》。和了不起的同事一起工作了一年,感觉身边还有那么多人在坚持走技术深度这条路。淘系的一系列变化,也让纯技术人重新燃起了一些希望。2021年一整年,不会有后续的跳槽,依然是我在阿里巴巴集团最开心的一年,如鱼得水。非常感谢淘系前端Node.js架构团队给了我今年升职的机会。虽然结果出来了,但还是希望自己对外永远是P6,以此来警醒自己。其实今年上半年就有猎头来找我,说字节跳动想找能带Node.js的同学。之前也有猎头找过我,但是没有回复,或者闲聊几句看看行情。今年,这个猎头的专业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多数猎头公司都广撒网以增加人手。添加后,他们直接放下工作列表并开始联系。连前端和Node.js的关系和区别都不知道。毕竟他们不是技术出身的学生,我们也不能对他们要求太多。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事业努力。只是今年找我的猎头其实很懂圈子,他要找的是能把Node.js带给我的人。想了想,杭州也就那么几个人。尝试一下以获取想法。当时,我只是决定试一试。毕竟自己的价值和市场价差距太大,拿不出好成绩。想了解这个猎头的可以私聊我。而且其实第一次面试的结果不是很理想,我拒绝了offer。同时,堂主还几次请我吃饭,让我感动的是,雨北居然从上海过来一起吃饭,当天就回来了。虽然不知道当事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我只是自恋地一厢情愿地认为他是来杭州一起吃饭聊天的。WebInfra还需要一个负责Node.jsInfra方向的人。被大家的诚意打动,我开始了第二次面试。结果大家都知道,我从阿里巴巴辞职,来到了字节跳动。并不是说原来淘系的前端Node团队不好,而是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里的Scope更适合我。我还是可以做前沿和深入的东西,我有足够的空间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建设这个基础设施。还有一点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至少要对冲。所以,今年工作上最大的变化就是,我终于从阿里的底层IC变成了字节跳动一个小方向的负责人。对了,各种广告:BytedanceWebInfra-Node.js基础设施招聘:基础平台(全栈工程师)、基础生态(Node.js工程师)和底层技术(C++/Node.js工程师)。还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Ant和蔚来结合起来,想着如何为国内的Node.js生态做点活水,重新热身。目前正在研究一套新的框架规范,称为中国开放Node.js框架(CONF)。明年我可能会举办类似ChinaNode.jsConf的大会,敬请期待。Technology&community今年逐渐从前台走到了后台。发表《JavaScript 悟道》,被认为与蝴蝶书的作者有交集;继续参与OpenJSNode.js认证考试的翻译和审核,获得Linux基金会颁发的ExamDeveloperBadge;ExamDeveloper:OpenJSNode.jsApplicationDeveloperExamDeveloper:OpenJSNode.jsServicesDeveloper制作节点地铁武汉专场;开源node-sfml,在用Node.js写桌面游戏的路上摸索;发起CONF社区,专注于中国开放Node.js框架及其规范。比去年更开心的是,今年写的代码落地并产生了价值。译本《JavaScript 悟道》终于出版了。每个人都喜欢它并讨厌它。道格拉斯的个人风格过于鲜明,让人在翻译的时候很难弄清楚他来自哪里。译文做了很多润色和本地化,但很多都因为一些和谐的原因被编辑杀掉了。比如Wat?这一章的标题,我个人认为最合理的翻译是【卧槽!】.还有一段讲的ThisinEnglish和Thisincode的区别。就像美国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两个喜剧演员结对编程(忘记喜剧演员名字了)。我翻译成:It(This)是指示代词。在编程语言中使用它(this)使得它很难用人类语言表达。你再这样说下去,你会觉得你在跟郭德纲和于谦结对编程。结果,由于种种原因,这段话干脆全盘丢失了。原本是第16话的最后一段——【这真是个坏人】之后。另一个彩蛋是出版社当时设计了两个草稿封面。没有被选中的那个使用了我姐姐花了几个小时在她的iPad上画的原始图画。而我最先想到的这本书的中文译本是《JavaScript 异闻录》。幕后花絮:武汉Node.js地铁&考试开发者徽章&CONF社区今年5月,作为制作方制作了武汉Node.js地铁。找了腾讯、淘宝、有线、有赞、蚂蚁的工程师分享。也算是为我明年重新投入Node.js生态做一个预热。总之,期待明年让国内的Node.js生态火起来。毕竟Node.js在国内沉寂了太久,大家也渐渐忘记了它还能写服务端应用。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下载Slide。做幕后的另一个好处是,如果有一天我出去面试,有人问我是否通过了OpenJSNode.js开发人员认证,我可以自豪地说,这些问题都是我审核的。就像这次字节面试被问到千篇一律的时间循环,我就直接告诉面试官Node.js事件循环是怎么实现的,我自己写的V8ServerlessWorker事件循环是怎么实现的。这样,即使我忘记了一些需要阅读的细节来背书千篇一律的答案,我也可以借此吓唬人。而且CONF社区还在筹备阶段,进去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关于node-sfml这里就不多说了。11月,我在知乎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还包括一个用Node.js编写的基于OpenGL的桌面NES模拟器。《想用 Node.js 写桌面游戏吗?》至于为什么一时兴起做这个项目——毕竟我小时候学习编程的初衷就是创造自己的小游戏世界,让别人在这个世界里跑来跑去。这种心态有点像SAO里的茅场晶彦。工作后不知何故在Node.js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20年的checklist去年没有给自己定checklist,就放过自己吧。相反,在Checklist没有固定之后,事情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至少现在,我觉得是一个好的方向。展望2022在经历了这几年职场的波动之后,有些事情变得更加清晰。相反,在做事的时候,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利他的心态。快速熟悉并开始今年的新角色——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培养尽可能多的团队成员成为该领域的深度专家;翻译出版《软件开发珠玑》;玩的很开心。其余的,随它去吧。随机箭头。问我任何问题:https://github.com/xadillax/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