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流程1.1项目从立项开始,打算做什么,有一个大方向。交给产品经理做需求文档,产品的思维导图,竞品分析。这个阶段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然后进入需求阶段。1.2需求阶段,产品经理制作产品原型,评估需求,设计项目实施方案。该计划需要由项目总监或项目经理设计。产品经理对其时间进行一定的改动,得出一个可执行的Plan,评估工时和技术难度,然后进行成本规划(成本规划往往高于实际开发消耗,节省下来的成本作为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的绩效,以及项目组成员的奖金,鼓励项目组缩短工期,节约成本)。超出成本计划的资金消耗,视为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能力不合格,扣除奖金。1.3设计阶段1.3.1界面设计界面效果图和标注基于线框图。对于效果图,必须适当考虑交互式内容。UI设计师UI设计规范以UI界面为基础,输出主界面UI设计师的设计规范1.3.2需求设计需求规范以效果图为依据,明确业务实现细节,消除研发工程师对最终结果理解的不一致,让开发工程师了解业务细节。1.3.3结构设计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双方为完成通信或服务而必须遵循的规则和协议。研发工程师,表结构设计确定要建的数据库表及其表结构。研发工程师构建框架。这项工作一般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或项目主管承担。(这个责任极其重要,表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寿命,目前我们的表设计存在较大的隐患,我认为这个基本需要重构。)1.4开发阶段研发工程师正式进入编码阶段,虽然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花在写代码上,但可能还需要进行技术预研和需求确认。编码过程一般需要服务端和移动端联调。编码后,需要进行功能审查。1.5测试阶段测试工程师按阶段《测试实例》进行设计,失败的流程测试提交BUG管理,分配给相应的开发人员进行调整。研发工程师根据测试结果修改代码,完成后提交测试,测试通过后完成测试。测试工程师编写《测试结果报告》,包括功能测试结果、压力测试结果等。测试工程师编写《操作手册》和系统各端口的维护手册。(我们现在的项目组,只有一个测试人员在写测试用例,我在推动项目的测试标准化,没有经过测试工程师的验证,直接在生产服务器上修改,导致生产上的事故频发)1.6产品上线测试工程师在测试服务器的模拟环境中完成后,即可在生产服务器上提交产品。然后通过操作手册向各部门推广产品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