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热门的短视频平台现在都拥有短视频、直播、电商三大模块,似乎是短视频APP的标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组合?短视频运营平台,相对较低的内容成本、带宽成本、获客成本,带来了用户流量、用户粘性、商业变现的高回报;引流引流是支撑平台全方位发展的基石。相比于短视频平台开发的内容价值,直播模块的观众更看重主播的个人价值;同时,视频直播承载了大量丰富的信息价值,为观众营造了与主播“面对面”的互动聊天、实时互动的氛围;直播是建立主播与粉丝深度信任、巩固私域流量、通过粉丝打赏实现盈利的桥梁。平台通过直播间为用户营造社区氛围,提高用户粘性;同时,直播打赏也成为平台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电商的核心价值在于拓展商业模式,让创作者和平台有更多的肉吃,赚更多的钱。短视频平台具有强大的跨境网络效应。只有更好地满足“供给方”的利益,才能让“消费方”有更好的体验。与传统电商不同,短视频的直播电商没有货源,大大降低了创作者的创业成本;平台提供完整的供应链,主播搭建货与人的连接场景;对于平台来说,这种模式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变现空间。在传统电商中,用户往往在有购物需求时才使用产品,这就是主动消费;用户日常活跃度较低,因此淘宝推出了省钱小小乐、淘金币、巴巴农场等APP。本质上是先增加日活时间,再提升转化率。传统电商与短视频内容平台的合作,让直播的“人、货、场、形”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带货。人:裂变传播是通过在短视频和直播基础上搭建的社交网络实现的。每个用户既是购买者又是传播者。商品:基于个人用户去中心化的通信网络,增加长尾商品的发展空间。场域:主播通过个人魅力搭建人与商品的交流场景,增加人们对商品的信任度,提高转化率。形式:在短视频和直播的支持下,买卖商品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在直播电商中,用户最初使用产品是带着看短视频和直播的娱乐需求,但在娱乐过程中,在平台的引导下,在主播的影响下,“发现”了购物需求,并且更加注重被动消费。内容方面:短视频短小,传播快;直播时间长,重在互动。短视频而直播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娱乐社交需求,电商也是用户的刚需。只要生活在群体社会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易。娱乐社交+电子商务的结合,满足了用户“精神消费+物质消费”的追求。业务方面:短视频主要以广告收入为主,直播以打赏为主,电商以卖货为主。短视频平台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第三大流量入口,拥有庞大的流量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直播和电商的本质也在服务于短视频的主赛道,未来还会有其他渠道成为主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