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DADataAnalyst懂编程语言正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语言一样,人与计算机的交流也需要语言,连接人与计算机的桥梁就是编程语言。任何一种编程语言,只要是用来开发程序的,都有相同的使命——“为人类工作”,将人类的需求“翻译”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机器指令,让计算机代替人类工作。为什么选择pythonPython可以说是编程语言中不可多得的简单而强大的语言。python语言简洁、优雅、强大。使用python,你只需要关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编程语言。语法和结构。Python的发明者“GuidovanRossum”给python贴上了“简单”和“优雅”的标签,即编程语言的新手也能快速上手python。下面总结一下python语言的三大闪光点:数据科学领域的主流语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数据分析师被誉为最性感的职业在21世纪。仅次于R语言,python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成为数据科学领域编程语言中的后起之秀,为该领域提供了大量强大的模块。有了成熟的包资源库,Python除了自带标准库外,还拥有大量丰富强大的第三方库,避免了一些“重新发明轮子”的工作。PyPI是python官方第三方库的仓库。它拥有超过85000个python模块和脚本的资源库,堪称python语言的“宝库”。跨平台先锋python可以在Windows、Linux、macOS等多种不同平台上使用,而且其代码是开源的,非常贴心。同时,python在多个版本中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运行也非常稳定,可以保证你的代码能够流畅运行。如何学习Python俗话说“摩天大楼始于平地”,学习任何一门编程语言都要为语言打好基础,但如何打好基础呢?只有一个秘密:输入更多代码,输入更多代码,输入更多代码。在学习初期,建议找一本关于python基础知识的书或者博客,按照里面的例子进行学习。打好基础之后,可以去kaggle等一些知名的竞赛网站,通过做项目来巩固知识。推荐书籍:《Python基础教程(第3版)》MagnusLieHetland推荐理由:全面介绍Python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进阶话题,以及Python程序测试、打包、发布等知识,10个Python开发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过程涉及面广,既能为初学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帮助程序员提高技能。适合各级Python开发者阅读参考。基本介绍1.代码规范缩进与其他使用花括号和结尾来标识代码块的语言相比,python语言相对“独特”。它使用代码的缩进来标识它所属的代码块。通常,4个空格是一个缩进。这可以通过Tab键完成。缩进是python代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的代码的缩进格式不正确,比如代码块语句的缩进不一致,首句不在顶部空格等,都会跑错。一个完整的语句的首句要以i=0开头同一个代码块中的语句要缩进一致foriinrange(5):print(i)i+=1Comments对编程语言的注释,即解释和代码说明。在代码中添加注释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当你阅读一段别人写的代码时,可以通过注释快速掌握代码的大概意思,代码阅读起来也会更加轻松。python语言中的注释分为单行注释和多行注释,注释后的内容计算机会自动跳过不执行。单行注释:在需要注释的语句前加“#”,可以在代码后使用,或者换行i=1#在代码后使用注释,换行使用comment多行注释:在语句的开头和结尾添加三个单引号或三个双引号(必须一致)'''多行注释使用单引号Multi-linecommentsusingsinglequotes'''"""Multi-linecommentsusingdoublequotesMultiplelinesusingdoublequotesComments"""除了使用注释可以快速理解代码含义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小技巧,可以隐藏某段未完成的代码或需要修改,并暂时阻止计算机执行它。Python中的多行语句默认以行尾作为代码的结尾,有时为了阅读方便,我们需要跨行表达一段完整的代码。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续行符:反斜杠""来分割一行语句多行显示:score=eng_score+\math_score+\his_score注意:如果语句中使用了大括号{},方括号[]或者圆括号()来括起数据,不需要使用续行符,如下所示:name=['Ada','Ailsa','Amy','Barbara','Betty','Blanche','Carina','Carrie','Carry','Daisy','Darcy','Diana']2.什么是算法?在学习使用python之前,使用python的目的是什么?作为数据分析师,我们不需要使用python语言来设计程序,只需要使用python来实现算法即可。那么什么是算法呢?算法是指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或步骤。我们可以用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来理解。如果需要做一道“番茄炒鸡蛋”,按照菜谱:先准备好食材,然后油热锅,将番茄倒入翻炒,加入蛋液翻炒至熟。这就是我们用来完成“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的“算法”,而完成这个算法需要的只是原材料和操作说明。让我们来看看原材料和说明是什么。3.变量Python语言中的“原材料”就是对象。在python中,万物皆对象,对象只是通过引用变量而存在。参考上面的例子,“蛋”可以理解为“对象”,给它起的名字是“小红鸡下的蛋”是“变量”。变量的概念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和中学方程中的变量基本相同。变量可以理解为事物的代号或标签,是可重用的量;与方程式中的变量不同,编程语言中的变量不仅是数值型的,还包括字符型、逻辑型等其他数据类型。变量的性质是先定义后使用。python中的引用变量需要先定义,否则会报错。但是,与C语言等其他编程语言不同,python不需要事先定义变量类型,可以通过赋值给变量的值的类型来确定变量类型。重复赋值和操作在python中,变量可以进行重复赋值,变量之间也可以相互赋值。同时可以对变量进行操作。变量可以重复赋值i=2i=3可以对变量i+1进行操作检查变量的数据类型type(a)变量的命名规则只能包含:数字、字母、下划线不能以数字开头,并且不能包含python保留字、关键字和函数名称。谨慎使用小写l和大写O,避免与数字1和0混淆建议使用驼峰命名,即name加一个单词加“”,如:studentname查看python有哪些保留字。importkeywordprint(keyword.kwlist)变量赋值basicassignment在python中,我们使用“=”来给变量赋值,比如“x=3”。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和变量是分开存储的,即先在内存中创建数据“3”,然后创建一个标记“x”,再将x指向内存中的值。如果将值“2”重新赋值给变量x,实际上是修改了数据的引用,变量x又重新指向了内存中的数据“2”。多个赋值可以引用同一对象的多个变量。例如,一个人可以有多个身份。李先生既是父亲又是老师。不同的变量其实指向同一个东西。father=teacher='MrLi'多次赋值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等号两边可以加括号也可以不加a,b,c=1,2,3(a,b,c)=(1,2,3)4。语句了解了算法中的“原材料”,我们再来看看算法中的“运行指令”是什么?算法中的“操作指令”可以说是算法的“灵魂”,就像一道菜做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厨师的厨艺(即烹饪秘诀)。构成算法“运算步骤”的是语句,语句包含了python的基本语句和控制流语句。控制流语句的语法比较复杂,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中继续介绍。先了解下python的基本语句:其实我们已经接触过python的基本语句:赋值语句,比较简单,不再介绍。下面主要介绍Python中另外一种使用特别广泛的基本语句:输出和输入语句。输出语句python中输出值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表达式和print()函数。两者的区别在于表达式的输出结果是一个python对象。实际中,为了阅读方便,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输出结果,print()函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print()语法:print(*objects,sep='',end='n',file=sys.stdout,flush=False)print()参数:objects--复数,表示可以一次输出多个对象时间。输出多个对象时,需要用,分隔。sep--用于分隔多个对象,默认值为空格。end--用于设置结束的内容。默认值为换行符“n”,可以用其他字符串替换。file--要写入的文件对象。flush–输出是否被缓存通常由文件决定,但如果flush关键字参数为True,流将被强制刷新。打印多个值,设置中间分隔符为“-”-,注意两者的区别print("广州")print("上海")print("深圳")print("广州",end="-")print("Shanghai",end="-")print("Shenzhen",end="-")上面代码的执行结果为:python中input语句获取键盘输入数据的功能是input()函数,input函数会自动将输入的数据转换为字符串类型,并自动忽略换行符,同时可以给出提示字符串。如果需要获取其他类型的数据,您可以执行强制类型转换。input()语法:input([prompt])input()参数:prompt:输入器的提示信息,可选参数age=input("Pleaseenteryourage:")年末,乘坐末班车2019让我们搭上末班车,开启你的Python基础入门新征程吧!CDA数据科学研究所最新Python编程入门课程——Python数据分析师培训班,将为初学者全面打开数据分析师的职业大门。最新班级2020年1月4日开课,不好意思赶快买好船票,扬帆起航吧!报名咨询:1、CDA官网:https://www.cda.cn/kecheng/83...2、微信扫码识别:3、CDA微信小程序(随时浏览最新资讯和优质课程,手机上的任何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