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对程序员的印象是什么。前阵子爱情公寓5出来了,所有的热度都被爱情5占据了,很多人在下面评论说等了这么久,终于来了。然后看到评论里最常见的一句话是,“爱情公寓是我们90后的青春”。
最近刚好放假,正好有时间,就抽空看了爱情公寓5。
看到第三集,张伟打算约诸葛大力出去玩玩,拿了两件格子衬衫,问大家,这两个哪个更好,子乔脱口而出,“我不知道这两个怎么样,不过有点像做IT(信息技术)的。”
然后去参加party,子乔穿着西装在酒吧吃饭的时候,被一些小伙子误认为是投资老板,希望子乔能投资他们的项目。屏幕上的格子衬衫。
其实我们身边或多或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
听说身边的人都是学心理学的,而我脑子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就是TVB的读心神探看到一个有纹身的妹子,就会subc有意识地将它与酒吧、夜总会和其他地方联系起来。看北方人,“你在看什么”,“你在看什么”,“再看看”,“试试看”这几个字在耳边响起,可见学习的力量是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分低能,高智商低情商的人看到一个30多岁还没有结婚的姑娘,会觉得她是个有缺陷的人。看到一个喜欢看动漫的男生,就觉得他是宅男,喜欢看gay剧的人,就觉得她是烂妹子。当他们看到美国人时,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钱,到处都是黄金。当他们看到黑人的时候,他们认为他们只会嘻哈和运动。
你有没有看到,这种固化的刻板印象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举个栗子:
去某宝搜雨伞,或者书包,猜猜你会看到什么
/>相信你已经拿着手机搜索过这两个关键词,然后你会看到系统自动floatsandassociates关键字是雨伞男,雨伞女,书包男,书包女,这是系统根据人们的固定印象自动分类
生活中,我们总觉得男生的风格应该是朋克金属风,比如如黑色、棕色等深色系。对于女生来说,应该是芭比娃娃和袋熊,一般以粉色和红色为代表。
这些刻板印象常常导致我们对他人产生偏见。当我们还没有认识或认识一个人时,很容易直接定义他/她,这会导致我们,很容易造成一层有色障碍,在网络环境中,更容易增加这种障碍和偏见。我知道你不信,我再举个栗子:
现在网络上很流行一个词,叫人性化设计,就是说只要按照一定的剧本,假设好的背景,塑造一个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的形象,那么你的吸粉能力就会大大增加。看来还是没看懂。
没关系,让我更具体一点。比如,如果你是一个歌舞并不出众的明星,那么你可以为自己打造一个容易坚持梦想永不放弃的个性。这样一来,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就会产生共鸣,“啊,这么帅还能这么努力,我们真的没有扶错人”。
再比如,如果你长得好看,但还是比其他女明星略逊一筹,那你就可以养成清纯的性格形象。一上荧幕,自然收获年轻男性的芳心。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网络上报道了一个热议的事件时,我们还没有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可以看到有人理直气壮地说他/她一定是错的,当我们看一个问题,总是容易被自己主观的个人情绪影响,被别人的节奏带偏。刻板印象也是如此。当我们对某些人有刻板印象时,很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所以,刻板印象固然可以让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一个群体,但要想真正了解他的日常生活和现实生活是什么样的,就需要用心去接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他们。看法。
要知道,当90后开始工作时,世界会变得有趣得多。以我身边的程序员为例。他们会唱歌、弹吉他、偶尔去迪斯科和做饭。大米,会照顾女朋友。他们有计划,有自己规律的作息时间,偶尔爱看八卦娱乐新闻,私下偷偷养宠物。他们的另一个身份是铲屎官。
曾经在某视频软件看到一个程序员博主,他每周固定时间更新类似的内容。每次我都以为他会更新分享最新的技术,结果发现他更新的内容大多是关于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一些对时下热点的吐槽。他在视频中表示,做程序员只是一份副业,对他来说,过上好日子才是主要工作。他喜欢在工作之余养猫和研究新食谱。说实话,我挺羡慕这种人的,因为这也是我目前追求的生活状态。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很多程序员圈内人的偏见和误解。有些人认为程序员除了敲代码外,对生活技能一无所知,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但其实,我们只是一群努力工作的人。我们写代码的时候,往往是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我们不喜欢别人打断我们的思考。我们也是一群爱玩的人。我们可以安心工作。您也可以虚心玩耍。
我们既善于表达,又不善于表达。我们善于表达,因为我们会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融入代码和技术中,并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新IDEA。我们不善于表达,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一个不会被打扰的环境,才能不断创造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