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通信工程专业是中国民航大学的优势和特色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设计、研发、运行和维护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设有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不同的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
本科层次的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基本的通信原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微波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民航通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本科层次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波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无线电导航原理与系统、无线电监视原理与系统、无线电通信原理与系统、卫星导航原理与系统等。
4.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雷达原理与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等。
5.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实习实训等。
硕士层次的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较深入的通信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从事民航通信系统的设计、研发和管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研究型人才。硕士层次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或其他外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
2.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检测技术、现代信息论等。
3.学科方向课程: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如无线电导航与监视技术方向可以选择无线电导航与监视系统分析与设计、卫星导航与监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无线电通信技术方向可以选择无线电通信系统分析与设计、卫星通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4.学位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撰写并答辩学位论文。
博士层次的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前沿的通信理论和方法,能够开展民航通信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领军型人才。博士层次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或其他外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
2.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检测技术、现代信息论等。
3.学科方向课程: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如无线电导航与监视技术方向可以选择无线电导航与监视系统高级分析与设计、卫星导航与监视系统高级分析与设计等;无线电通信技术方向可以选择无线电通信系统高级分析与设计、卫星通信系统高级分析与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