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矿工对于区块链意味着什么?为什么ETM的共识机制会重新洗牌矿工规则?什么样的机制能让矿工享受到公平和收益?本文为星球日报对En-Tan-Mo项目黄皮书的二次解读。En-Tan-Mo为何能吸引大量矿工入驻,不妨从本文中寻找答案。原文转载自|Odaily星球日报矿工是区块链网络安全的守护者。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当时只有PoW(ProofofWork)机制。发行比特币的过程被形象地称为“挖矿”。因此,网络中贡献算力、争夺记账权的节点被称为“矿工”。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矿工,区块链网络的安全将面临风险。后来,PoS(ProofofStake)机制被提出并逐渐得到认可。在PoS公链网络中,持币者拥有投票权。由于投票往往伴随着锁仓,因此选民也被称为“stakers”。投票就像PoW网络中的计算能力,投票率/质押率影响网络的安全性。此时,选民/质押者就是PoS网络中的矿工,是网络安全的守护者。网络给予守护者的奖励是每个区块的发行奖励和记账费。可惜,这份人人都能享有的荣誉,却变得遥不可及。比特币激励机制的异化比特币的发行本质上是对随机数进行简单粗暴的碰撞(随机猜测)。算力越大,单位时间内可以做出的猜测就越多,所以称为PoW(工作量证明,详见本文。)贡献工作来维护网络安全,网络属于每个人。为了赢得区块奖励,矿工消耗大量电力并磨损挖矿硬件。由于中奖概率与算力成正比,矿工就这样陷入了算力至上的不归路。中心化:公平挖矿不再存在中本聪最初设计的计算能力作为工作量证明的单位。原因之一是每个参与者贡献算力共同维护网络安全。这种设计巧妙地考虑了人性:一旦有人拥有网络中超过51%的算力,他就有能力攻击网络,实现双花。区块生产者,从而将他们的利益与网络本身的价值联系起来。他没有攻击网络的动机。中本聪想象的是比特币价格的飞涨和算力行业的快速迭代。为了提高挖矿效率,厂商设计了挖矿专用的FPAG和ASIC芯片,大大提高了挖矿效率。挖矿也成为专业化的产业链,矿工、矿山、矿工,挖矿成为重资产的“投资”。一台价格是普通笔记本几倍的矿机,可以将算力(影响收益)提高1000倍。今天,不可能用普通纸币开采比特币。个人成为节点或参与挖矿变得困难,比特币开始偏离中本聪设想的公平: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比特币的发行权。用户和矿工的区别在中本聪最初的设计中,用户通常拥有一台电脑,连接到网络使用比特币,贡献算力来维护比特币的安全。他既是用户又是矿工。但是现在,普通电脑无法挖矿,购买专业的矿机就成了参与挖矿的前提条件。这将两种角色完全分开,导致比特币开发者、矿工和用户之间出现严重分歧。原来人人都可以发行,只是变成了只有矿工才有的特权。努力回归公平的激励机制。虽然PoS逐渐得到认可,但每条公链都不想回到中本聪最初的设计,让挖矿人人可及、人人平等,而是给予矿工合理的激励。ETM就是为这个理想不断奋斗的公链之一。在其最近发布的黄皮书中,我们可以看到ETM激励机制的一些特点:对中小用户的极端平等和保护。在本文中,Odaily星球日报将对ETM的共识机制、投票和分红等激励机制进行解读。En-Tan-Mo的共识机制称为UPoS,具体出块过程如下:1.通过凸函数映射,将所有投票人的权益(stake)转换为相应的选票:这里的原理就是打压大户权益,鼓励散户。2.结合诸如节点的时间和过去性能之类的因素,计算每个节点选举的概率,并选择101个节点参加每个块生成周期中的块生成竞赛。时间是持有货币的时间长度。持有货币2个月的零售投资者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持有货币1天的大型投资者。3、被选中的矿工一起参与随机抽签(结合混沌排序和改进的PoW),中奖节点有3秒时间出块,3秒内出块不成功则跳过。4.开始下一次抽奖。抽签结果由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决定,很难预测。完成101个区块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基于PoW算力的“公平”最终导致了不公平的结果:公链被寡头统治。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性,ETM的UPoS共识机制有如下设计:人人参与挖矿公平的前提是公众的参与,否则只能对少数人公平。许多新的PoS公链为了性能选择小规模共识。这牺牲了权力下放,使挖矿成为少数人的游戏。在UPoS共识机制中,挖矿是公众的权利。UPoS对节点的门槛非常低。任何账户都可以成为矿工,但只有被选中的101个账户才能出块。被选中的概率由权益转发的投票数决定。用户需要锁定一定数量的ETM,以换取一定数量的投票权(投票权)来为矿工投票。锁定是投票的先决条件。用户通过锁仓获得投票资格。该金额仍存在于他们的个人账户中,但不能用于任何交易。不同于一些公链直接根据排名出块,ETM对节点的选择进行概率化。它将DPoS中的出块节点从固定的按排名选出的前几名改为按得票占总票数的比例随机选出,使得排名在101之后的矿工也有机会被选中。Regardlessofthenumberofvotes,itispossibletobeelected,whichpreventsthebigplayersfromcontinuingtomonopolizetherighttogenerateblocks.再者,被选中的101个节点需要运行一轮PoW,也就是说即使被选中,也不代表一定会得到验证交易的机会。每个周期出块数为101,每一轮每个矿工根据快速混沌排序确定出块顺序,每个出块时间为3s。如果区块没有按时出块或者区块没有经过验证,继续快速混沌排序寻找下一个区块矿工。每个区块的产生需要至少68个其他矿工签名确认并广播。增加散户的机会,约束大户的权益。这是最能体现ETM对公平挖矿的重视的设计。PoW面临算力中心化的问题,PoS也可能导致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马太效应。这使得散户获得记账权的机会减少,参与系统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在ETM系统中,用户锁定一定数量的ETM后,就有资格投票,但锁定的数量不等于最终的投票权(票数),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转换X=utT(其中T为锁定量,t为时间增益系数,u为抑制权益系数),得到最终投票权益x(票数)。为了防止整个系统被寡头垄断,ETM在这个转换中做了以下几件事:(1)散户的时间增益增加机会这里指的是时间增益t。时间系数t的概念是为小额选民的ETM设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额权益(票数)成倍增长,尾部用户也能脱颖而出获得成功。本次增益系数每24小时自增一次,成功概率随时间增加,投票人成功出块后减半,不影响大生态平衡。(2)权益约束——降低寡头垄断为了防止大户形成垄断,ETM采用上凸函数将持币数量和投票权进行换算,也就是上述的“权益约束”系数u。通过凸函数抑制了资本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去中心化程度。什么是凸函数?该函数的曲线特征大致如下。其带来的效果是,大户的选票越多,越有可能支持大选,但涨幅会小于散户。比如散户A有100个ETM,大户B有10000个ETM。他们都投票给节点花。Aftertheconvexfunctionistransformed,theprobabilityofBbeingelectedisnot100timesthatofA,butmaybelessthan20times.奖励分配:鼓励投票,更鼓励直接参与挖矿无论是DPoS还是PoS,用户都可以通过投票参与出块,但成为节点是参与治理最直接的方式。这就是ETM投票分红机制的思路——鼓励直接参与而不是被代表,也是中本聪白皮书的初衷——每台电脑都是一个节点。接下来Odaily星球日报将为大家详细解读ETM代币发行及分红机制。与比特币一样,ETM中的挖矿收益分为区块奖励和交易手续费。其中,区块奖励占Token总量的48%,共计2.4亿枚,分发时间为6年,逐年递减。6年内占比分别为:12.13%、10.11%、8.09%、8.09%、6.07%、3.51%。观点。具体来说,ETM每产生一个区块,投票人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投票分红。投票分红奖励占Token总量的5%,共计2500万枚。分布超过6年,逐年递减。6年内占比分别为:2.0224%、1.0112%、0.5056%、0.5056%、0.5056%、0.4496%。5%奖励的一半将给予投票给被选中的矿工的选民。根据被选中的矿工数量分成101份后,每个矿工的投票人将按票数比例分配;另一半累积一轮,随机选出一名矿工,矿工的投票人按票数比例分配。每个区块的投票分红奖励总量变化时间如下:综上所述,ETM区块奖励为6-2个ETM,逐年递减。总量的48%分配给矿工;5%分配给投票者,其中2.5%以固定收益形式分配(被投票节点进入101即可领取),其余以抽奖形式分配,即每5分钟绘制一次。给矿工的“粉丝”。这与其他PoS公链不同,后者似乎奖励矿工多于选民。对此,ETM首席科学家AaronYuan回应称,就是鼓励每一位用户都成为矿工,直接参与出块,不需要中介。ETM为此开发了一款一键式挖矿软件。用户只需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即可成为矿工。本软件还有双挖设计:由于UPoSPoW算法兼容ETH,如果节点没有被选为101,也可以利用闲置算力挖ETH。配备独立显卡和i5双核CPU的普通笔记本电脑即可挖矿,充分利用闲置的电脑资源,既降低了挖矿门槛,真正回归大众,又优化了资源配置。根据ETM的路线图,其主网目前正在进行内部测试,计划于今年秋季上线。如果矿工正在寻找公平挖矿的潜力币种和机会,不妨关注一下ETM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