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专业人工智能信息服务平台MachineHeart。感谢机器之心对Gartner最新低代码应用平台研究报告的关注和报道。本文要点:Gartner最新报告指出,与全球竞争对手相比,国内初创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于拥有相对完善的产品项目和成功的实际应用案例;扩大产品竞争力。此外,Gartner将中国目前的低代码企业服务分为四类,其中明道云是零代码厂商类别中的三大代表企业之一。----以下为原文----无论是AI、流程自动化(RPA)还是应用开发,最近很多技术都出现了低代码的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低代码应用逐渐成为人工智能平台的“标准技术”。近日,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研究副总裁蔡惠芬与我们分享了她对近期AI技术在中国市场应用趋势的洞察。对于低代码开发平台,深入场景后会缺乏灵活性。创建产品“差异化”对于支持不同的开发者形式至关重要。中国企业低代码应用平台近来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除了国内玩家,一些国际竞争对手也逐渐登陆国内市场。目前,这个市场已经非常细分。国内本土技术提供商擅长提供定制化技术帮助企业客户。与全球竞争对手相比,国内初创公司的主要优势在于拥有相对完善的产品项目和成功的实际应用案例。这些成功案例正吸引着其他企业的IT部门和专业开发人员对自身应用进行智能化改造实践。目前国内大部分服务商都提出了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低代码应用平台”。这种情况满足了当地很多客户的需求。但Gartner认为,技术提供商仍需要开发更深层次的工具,以支持更多专业的开发人员构建“定制化应用”。“所谓‘无代码、零代码’,就是把具体的应用做得很深,这也意味着缺乏灵活性。在追求产品差异化的时候,要尽量支持不同开发者的需求。”蔡慧芬说。Gartner还建议服务提供商实施更加本地化的战略,通过共同的商业价值培育生态系统,以扩大产品竞争力。Gartner将目前的低代码企业服务分为四类:低代码平台应用厂商,支持专业和非专业开发者,代表公司包括Mendix和OutSystems。零代码厂商,在Gartner中被称为公民开发平台,专注于非专业开发者,代表企业有帆软软件、明道、火伴云等。应用厂商在现有CRM、ERP和其他解决方案,例如Salesforce、金蝶和用友。云平台厂商,如阿里、腾讯、百度、华为等。其中,阿里和腾讯通过对现有平台零代码帮助企业开发应用工具。百度、华为、微软为专业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自动生成应用。“当我们了解市场竞争趋势时,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独特性。在这里,本地应用程序和生态系统非常分散,仅CRM公司就有40多家。国内客户非常关注多云和On-Premises支持很多大企业不愿意直接使用公有云,希望通过自建的方式来完成部署。由于国内IT的成熟,客户的类型和需求也非常多样化。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服务提供商会相互合作,”蔡惠芬说。目前,从产品的广度、深度和完备度来看,国内的低代码产品还不处于成熟阶段。因此,分析机构仍无法评估变更业务的盈利效果,但根据业务供应商原有的核心业务,新技术为核心业务提供了更完整适用的产品,这意味着:业务技术供应商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国内用户越来越多地接受SaaS解决方案,能够直接在云端构建应用,直接按次付费。另一方面,专门提供“低代码”应用平台的服务商也在为一些垂直行业提供服务并针对应用场景开发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力,让客户直接应用。”蔡慧芬说。Gartner建议软件服务提供商为各种专业水平的开发人员提供技术,以支持更多的客户和企业。此外,由于不同客户对业务流程在行业场景下的快速应用需求,通用平台厂商也需要加强在特定业务场景下的专业能力。由于中国存在大量第三方企业应用,平台服务商需要加强对第三方应用集成和API的实践。目前,一些传统行业的企业数字化程度不同,低代码产品的普及还需要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建立生态系统。蔡慧芬说:“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从一些重要的场景和行业品类出发,通过时间的积累,取得成功的案例,然后逐步扩展到相关的案例。”原始发布日期:2022年5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