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扫码支付新规今日起生效,每日限额500元,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

时间:2024-02-21 02:06:12 数码发展

4月1日,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支付规范》)正式开始实施。

这意味着条码支付标准化时代已经到来。

但《支付规范》的实施会对移动支付机构、商户和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吗?尤其是,“静态条码支付每日限额为500元”的规定是否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将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支付需求? 《支付规范》内容审查 为了规范条码(二维码)支付业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移动支付业务健康持续发展,央行于2017年12月27日发布《支付规范》。

《支付规范》 主要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

主要措施包括:强调经营资质要求;重申清算管理要求;要求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秩序;规范条码生成和验收,加强商户管理和风险管理。

其中,对商家和消费者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标准化条码生成和接受”。

该措施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对条码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进行分级,即对消费者使用条码支付的交易限额进行管理。

限额取决于风险防范能力。

风险防范能力分级如下: 1、采用动态条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 2、采用静态条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

无论采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单一银行账户或同一客户的所有支付账户及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00元。

《支付规范》除了管理支付限额外,还管理银行和支付机构拓展条码支付特约商户,主要管理特约商户的收款行为。

加强条码支付商户管理的目的是消除有风险的商户,防范和遏制不法分子利用条码支付业务隐藏木马病毒,进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更好维护商户合法权益。

涉及条码支付业务的各方。

《支付规范》在条码支付特约商户拓展、特约商户审批、特约商户信息保留与管理、黑名单管理、实体商户本地化管理、外包业务管理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管理要求,同时规定对于小微商户,同一身份证件、同一收单机构的所有小微商户基于信用卡条码的单日累计收款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每月累计收款金额不得超过10000元;但受理借记卡条码支付不受收款限额限制。

“条码支付限额”对消费者支付有何影响? 《支付规范》一出来,外界就一直在解读分析《支付规范》。

最大的区别在于动态条码和静态条码的解释。

一旦这种解释出现偏差,势必会影响《条码支付限额》的解释。

为了了解“条码支付限额”对消费者支付的影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动态条码和静态条码。

外界尤其是媒体,基本都是通过支付方式来解读动态和静态条码。

一位媒体解读如下: 这个解读例子非常清晰易懂,但这种理解是有偏差的。

所谓动态条码和静态条码的区分,其实是根据客户自身二维码的风险防范能力来分类的。

如果个人二维码只设置静态密码,则为静态条码;如果除了静态密码外,还设置了指纹等其他交易验证,则为动态条码。

静态二维码可以升级为动态二维码吗?能。

主要看你的二维码所属的银行或支付机构能否提供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或者提供生物识别(如指纹等)。

如果是的话,您只需要添加其中之一,您的二维码条形码就可以升级为动态条形码。

至于“条码支付限额”对消费者支付有多大影响,接下来我们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

条码支付的快捷、便利,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外出时不要携带现金,扫描二维码购物。

这种消费行为已经成为可以用条码支付的人们的生活习惯。

“条码支付限额”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出行消费。

“静态条码每日限额为500元。

”这听起来很可怕,但事实是这样吗?事实上,现在很多消费者或者个体户使用的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支付基本上都是“静态条码支付”,所以这个限制对于一些经常需要大额采购的人来说肯定会产生影响。

但这一限制也保护了消费者。

静态条码容易被篡改或变造,携带木马或病毒,与正品难以区分,支付风险较高。

通过风险防范能力分级管理,《支付规范》进一步规范静态条码的使用,鼓励使用风险防范能力较高的支付扫码方式。

过去曾发生过一些不法分子用其他二维码恶意覆盖共享单车二维码的案例,给租用者造成经济损失。

只要你提高二维码的安全系数,升级到动态条码级别,单日500元的限额就与你无关了。

“静态条码每日限额500元”,只会影响缺乏安全意识的消费者。

“收款金额限制”对商户收款有何影响?同样,要了解“收货金额限制”,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特约商户。

在条码支付出现之前,人们通过现金或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支付。

如今,条码支付已经普及,商户收款变得更加便捷。

但开通直接支付通道需要支付牌照。

如果不可能,则只能访问获得许可的第三方组织。

这些商户是第三方机构的特约商户。

特约商户分为线上特约商户和实体特约商户(即小微商户)。

“收款限制”只是限制小微商户,那么这个限制对小微商户的影响有多大呢?对于“收款额度限制”,某媒体对小微商户收款限制解读如下: 诚然,小商贩受“收款额度限制”影响并不大,但小微商户基本上不会因为这个限制而受到影响。

仅当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支付时有效,接受基于借记卡的条码支付不受收款限额限制。

《支付规范》规定,银行、支付机构应根据小微商户风险水平,动态调整交易卡类型、交易限额、结算周期等,加强对小微商户的交易监控。

“收款金额限制”是为了防范套现等交易风险。

《支付规范》对支付机构有什么影响?这个《支付规范》主要是对银行和支付机构的管理要求,保证条码支付服务的交易安全和信息安全。

央行表示,条码支付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条码支付在降低商户准入门槛的同时,也加剧了收单市场的混乱。

2、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和发展的同时,也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3、条码支付依赖开放的互联网和非专业设备进行交易处理,带来一定的技术风险。

此次《支付规范》的实施,对于第三方机构来说是一次重大洗牌。

据媒体报道,市场人士认为,除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少数支付巨头外,还有不少从事聚合支付等相关支付业务的服务商。

这种高风险的混合商业模式将受到关注。

随着监管的进一步深入,未来互助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无限制扩张的局面将彻底结束。

事实上,《支付规范》规定银行、支付机构根据风险防范能力分级,对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进行限额管理。

也是规范这些机构、督促这些机构强化支付工具安全系数、加强风险控制的体现。

提高自身资质,淘汰那些资质不合格、安全系数不合格的机构。

支付市场越来越规范,将很多支付机构拒之门外。